安徽凤阳花鼓中门歌艺术特征的研究

2018-12-29 09:30张梦媛
艺术评鉴 2018年18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张梦媛

摘要:凤阳花鼓是一种结合了歌曲、舞蹈、器乐演奏和表演的民间艺术瑰宝,以说唱表演为最重要的曲艺形态。门歌又称锣鼓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形式。本文以凤阳花鼓的艺术特征研究为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其门歌艺术特征,以论述凤阳花鼓的传播方式之独特。

关键词:凤阳花鼓 门歌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43-02

一、研究对象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结合了歌曲、舞蹈、器乐演奏和表演的民间艺术瑰宝,以说唱表演为最重要的曲艺形态。很多学者认为,凤阳花鼓形成于明代。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可由一人表演,也可由两人同时表演,由表演者击打小鼓或小锣自行伴奏,同时载歌载舞。凤阳的艺人,在历史上多以凤阳花鼓到各地卖艺,因此凤阳花鼓声名远播。清康熙、乾隆年间,有很多诗文描绘了凤阳花鼓表演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仅剩下唱曲部分“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的唱曲部分,舞蹈因素渐渐淡出。门歌又称锣鼓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形式,流行于安徽省皖中、皖东、皖西一带,相传明末即已形成。过去是穷人沿门乞讨时的歌唱,故名门歌,因内容多叙述近来发生的事件,具有实时传播和即兴创作的特点,故又称“唱新闻”。唱腔结构简单,为四句单曲体,分歌头、歌尾、歌身,演唱时以锣鼓伴奏。

二、选题意义

凤阳花鼓戏的门歌曾经在一段时间里辉煌过,不过其发展并不顺利,其中的原因,一是它只是一种地方戏种,在艺术上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二是作为一种小戏种,政治经济环境对其发展与保护没有引起重视,同时学界也缺乏相应的研究。缺少了门歌,凤阳花鼓就不完整,而人们只是片面的去认识凤阳花鼓,这也是之所以我们对凤阳花鼓认识比较肤浅的主要原因。凤阳花鼓文化的形成,是基于完整的“凤阳三花”之上的,门歌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凤阳花鼓文化的完整性。对于凤阳花鼓这一传统文化,当代社会应当将之继承并不断发展,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审美鉴赏不可缺少的艺术门类。因此,保护凤阳花鼓戏,必须全面而系统的对“凤阳三花”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保护措施,以挽救凤阳花鼓文化。

三、研究现状

对于凤阳花鼓研究已经有较为丰富的论述,主要有: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地方戏丛书》;李荣新的《论明清时调小曲的渊源与发展——以“凤阳花鼓戏”的生成为研究个案》;赵琦的《祁太秧歌唱腔发展的多视角探究》;孙树旺的《凤阳花鼓昔與今》;褚群武、张晓刚的《乞讨人的艺术——论皖中南闹春门歌的审美选择》等。这些资料为门歌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撑。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根据已有的历史文献,初步掌握门歌的基本知识。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项目数据,展现现代人对凤阳花鼓以及凤阳花鼓中门歌的了解程度。

实验法:实地考察凤阳的文化地域特点。寻找当地传承手艺的继承者殷光兰,并学习实践门歌的唱法。

经验总结法:通过研究总结经验和研究成果撰写论文。

五、凤阳花鼓的形成与发展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很多江南巨户迁徙到凤阳府,凤阳位于淮河中下游,天灾比较多,再加上与当地人之间的矛盾,使得江南巨户非常想念江南,但是,朱元璋下令,严禁他们离开,在此情况下,这些人只得假扮卖艺,离开凤阳府,并以打鼓唱曲为生。明清时期,凤阳府一带连年遭灾,出现了“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每年秋后,凤阳府的妇女,只得成群结队外出卖唱,以乞讨为生。在这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身背花鼓的职业艺人,他们流落各地卖唱。至明末的时候,其流传范围已经扩展到多个省,艺人表演时盛况空前。

到了清代的乾隆年间,二人表演的凤阳花鼓被改编成歌舞,并进入到宫廷为皇帝表演。20世纪的30年代,唱片录制的凤阳花鼓十分流行,当时很多上海唱片公司都加入到凤阳花鼓唱片的制作中,并发行了大量的凤阳花鼓唱片。解放后,在影片《大路》《拉郎配》《巨澜》《鼓乡春晓》中,都有凤阳花鼓表演。

凤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也不断创新。在凤阳城乡,花鼓演唱在民间更加普及,喜事要热闹,少不了花鼓表演,有朋自远方来,热情的花鼓演唱是最友好的表达形式。淳朴的凤阳孩子,在节庆时也喜欢跳凤阳花鼓,这一充满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使古城的特色得以保持延续。

六、门歌艺术特征的来源与发展

门歌是安徽土生土长的曲种,源于凤阳花鼓,唱腔以秧歌为基础,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形式,流行于安徽省皖中、皖东、皖西一带。门歌也叫“锣鼓书”,因演出时由演员自击锣鼓演唱故事,民间亦称之为“堂锣书”“神鼓书”。相传明末即已形成。过去是穷人沿门乞讨时的歌唱,故名门歌,因内容多叙述近来发生的事件,具有实时传播和即兴创作的特点,故又称“唱新闻”,其曲调对凤阳花鼓某些唱腔有一定影响。被誉为皖中南民歌的“活化石”,表演者在唱门歌的时候,根据当时的生产与生活场景,即时创作歌词,通过歌词来表现现实场景。例如,“望风采柳”,当见到一户人家的门口种有一棵柳树的时候,歌唱者就唱“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烧酒,五湖四海结朋友”。门歌的歌词大都风趣而幽默,由于就地取材,语言充满了乡土味,表演者大多以走街串户演唱为主,在逢年过节时,则以玩花灯或者是划旱船的形式对唱。新中国成立后,合其名称为“锣鼓书”。“太卜”类似于道场,主要用于驱瘟逐疫。“太卜”仪式采用说唱的形式,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其内容大多是民间传说或者是历史故事,主要是乐神娱民,但与宗教仪式没有关系。“太卜”仪式经过发展,逐渐脱离宗教仪式单独发展,形成传统的说唱形式。

七、走近门歌传承人——殷光兰

殷光兰是门歌传承人,她还未满4个月,父亲就被日本鬼子杀害,母亲也在恶霸土匪的枪下丧命,一位姓王的农民收养了她当童养媳。殷光兰天生有个好嗓子,且记性好,她在劳动中学会了很多“门歌”,掌握了几十种曲调、几百句唱词。

对于诞生于安徽的门歌艺术来说,是殷光兰将它唱到了全国的大舞台。1958年夏天,殷光兰作为安徽省的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曲艺会演。她所演唱的门歌《歌唱总路线》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正是此次演出,确定了门歌被纳入全国曲艺曲种中。《全国曲艺大辞典》中,有了“门歌”条目。与此同时,殷光兰也成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在1958年7月召开的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上,殷光兰受到了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接见并留影,她用门歌声调即兴创作了《唱个门歌表心情》。次年下半年,她被选派到安徽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至无线电厂工作,后于1992年从肥东县文化局退休。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如今的门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很大变化,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甚至有很多年轻人也集体登台表演门歌。这些都让殷光兰对门歌的传承和发展充满信心。退休之后,殷光兰仍然坚持创作,同时致力于保護与挖掘门歌,整理了一大批门歌资料,为门歌发展发挥余热。作为一位门歌艺术家,殷光兰对门歌饱含着无限的深情与热爱,也为门歌的发展与传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八、结语

作为凤阳地区人民思想文化的结晶,凤阳花鼓满足了当地人民特殊的审美需求,随着凤阳花鼓传播范围的扩大,这一音乐门类不断受到各地人民的广泛好评。席勒在自己的美学作品《美育书简》中明确提出:“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们先成为审美的人”。凤阳花鼓的发展与传播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施行着席勒的“美育”理念。作为艺术鉴赏者,人民群众应当不断提升艺术鉴赏的能力。马克思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而中国古代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指出:“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人民群众在进行艺术鉴赏时应当多看、多听、多研究,不断进行实践活动。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花鼓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才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得凤阳花鼓富有浓郁的艺术意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凤阳花鼓下里巴人,满足劳动人民的审美需求,习总书记提出要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让文化走出去。凤阳花鼓的发展与创新就是在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而门歌正是凤阳花鼓中必不可少的说唱部分。花鼓艺术家们要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与文化才能,丰富自己的艺术感知力,继承与发扬凤阳花鼓中门歌这一重要的艺术特征,使得有着东方芭蕾美誉的凤阳花鼓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分析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对话凡高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