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我国当代背景下的雕塑艺术的文化取向

2018-12-29 09:28戴放
艺术评鉴 2018年16期
关键词:雕塑艺术文化价值风格

戴放

摘要:雕塑艺术作为众多艺术的集大成者,它的发展转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受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雕塑艺术在当代艺术背景下,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当代背景下的雕塑艺术的文化价值、发展历程、进步取向展开探究。

关键词:雕塑艺术 文化价值 风格 取向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9-0186-02

随着时代的发展,雕塑艺术的形态、材质、颜色都在产生着不同的变化。雕塑艺术在美术领域的发展步伐迅猛,使这一艺术文化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

一、我国当代背景下的雕塑艺术的文化价值

传统雕塑艺术指的是美术工艺设计师根据独特的艺术思维,运用雕、刻、塑三种不同的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类艺术作品。雕塑艺术的材质十分丰富,在加工手法上,也包含着圆雕、浮雕、镂空雕等不同的形式。雕塑在人类智慧的进化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旧石器时代,我国雕塑艺术就已经开始逐步发展,并且呈现出了多种形式的雕塑意象。随着文明的发展,后期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伴随统治阶级政治目的的需要诞生出了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秦始皇兵马俑、霍去病石雕等。这些中国艺术宝库的诞生都充分体现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艺术文化价值的取向,有的诞生是由于常年时局纷乱、民众皆苦的时代背景。而佛教文化来世之学、因果报应之说在此契机得到发芽的土壤,统治阶层利用艺术的手段,雕塑的方式,在悬崖中开凿佛教内容,结合壁画彩绘的形式,安抚民心教化群众稳定自身的统治,而大众百姓借此找到精神的寄托,甚而作为供养人自发开凿洞窟或祈求福佑或为亲友祷告。有的则来自墓葬文化的兴起,《荀子理论》中有述: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有意识的营造象征死者的墓穴的形式。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先前死者所用过的物品一般作为陪葬品埋在死者周围。从陪葬品也可以推测出死者生前的许多信息,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帝王墓葬中有十分突出的表现,兵马俑就是其非常典型的体现。文献记载,秦汉时代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秦始皇陵陪葬坑气势宏伟的兵马俑完全是人间世界的写照。兵马俑的艺术风格上,其陶俑严肃紧张的表情身体语言,严谨写实的雕塑手法,也充分体现了秦国作为法制治国严酷吏治的国风民情。秦国兵马俑既是中国传统雕塑写实风格集大成者,也是作为秦代历史的重要文化史料,汉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县境内,是汉武帝茂陵陪葬墓。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名将,自幼能征善战,率军抗击匈奴,排除了匈奴的长期威胁和骚扰,因此威名大振。霍去病去世后,武帝为他修建大型墓冢,至此雕塑艺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体现出为名臣忠将歌功颂德,标榜事迹,教化后人的作用。艺术风格上霍去病墓石刻是汉代以后整个中国古代大型纪念碑雕刻的典范作品,它在打破汉代以前旧的雕刻程式,建立更加成熟的中国式的纪念碑雕刻风格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不像秦始皇兵马俑那样用庞大的兵马来显示其严整的军威,而是采取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之下,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腾飞中,艺术有应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应该体现出现代中国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倡导,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的钢铁之夏创作营活动就是现下中国雕塑艺术创作的一大正能量体现:在大批工业时代废弃的机器和残件,在来自全世界优秀美术院校雕塑艺术家们的创作下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工业城市也随之迎来一次艺术革命。既是对上一辈那个伟大的奋发时代的致敬,也是多元艺术在中国这片开放包容的土地上蓬勃发展的标志。这些雕塑将功能性和美观性融合在一起,使中国雕塑艺术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在世界雕塑历史场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伴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的发,人们的审美方式、艺术情趣不断产生变化。

二、我国当代背景下的雕塑艺术的文化发展现状

在近次对作为当代雕塑教育以及创作实践的前锋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的专访中了,吕品昌教授讲到他的一些艺术思想和经历:为了创作中进一步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进深,曾多次到麦积山、龙门、敦煌等地考察学习,很多人熟悉西方雕塑的写实,而在中国写意的融入成为民族审美的体现。作为西为中用的创作,更多的是对自身文化精神的挖掘,而非简单形式的拼凑。除了对传统文化的探索,还应该综合性的运用材料创作,展现中国新时代的气象与风貌。吕教授的“太空计划”系列作品就是进口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结合了陶瓷、金属等成型材料的元素进行雕塑作品的再创作,他以雕塑的立体空间占据体现人类生存空间的思索与讨论,以陶瓷材料象征太空元件的科技感,以极强的现实主义冲击感,不但引起人直观的思考,也在雕塑中更大胆的引入强烈的时代感。

在实践创造上,中国雕塑艺术和西方艺术在理论上相互结合,构建突出的艺术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一)文化历史的呈现

在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中,雕塑作品往往和城市的文化定位、地理风貌、审美特点相互结合。雕塑作品的呈现也不仅仅突出在宗教场合之上,更多的展示了社会的形象。

(二)创造手法的呈现

从创造手法上看,当代背景下的雕塑艺术形式、题材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不同材质艺术的推进,使现代雕塑艺术中,金属材质、复合材料的应用叠更加广泛。雕塑艺术的创造灵感和组织形式,也依附于具体的材质呈现出了多样的表现特点。围绕不同的雕塑材质,作者在主题的设定上,更加宽泛,逐渐跨越了“宗教”“種族”等设计形式。

(三)内在含义的呈现

一些象征着优秀文化思想和文化成果的雕塑作品,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包含深意的雕塑作品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在城市发展、社会发展和家庭思想的构建下,凸显出了不同的艺术深意。

三、当代背景下雕塑艺术的文化发展方向

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转变。为了探寻中国雕塑艺术和传统雕塑艺术的相关凝结,结合艺术发展规律,实现对雕塑艺术的拓展也就显得更加深远。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文化价值风格
中西的绘画与雕塑
从欣赏的角度略谈雕塑艺术的特点
以东方的视野展现我国古代雕塑永恒之美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佛教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