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定额制定方法现状与展望

2018-12-29 09:00陈鹏程刘新航
现代企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劳动定额工时定额

陈鹏程 刘新航

提高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水平的前提是企业要有科学的、准确的劳动定额标准。劳动定额标准就是测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正确地选择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是关系到企业能不能“快、准、全”地制定出先进、合理的工时定额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关系企业能不能充分發挥劳动定额对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管理改善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一、常用劳动定额制定方法

1.定性研究类。定性研究类可以分为经验估工法和概率估算法。经验估工法是一种根据定额员的经验来直接估计劳动定额标准的一种方法,具有简便、工作量小的优点。目前经验估工法主要应用于中小企业单件小批量的生产、临时性生产、新产品试制等。但是经验估工法所依赖的是定额员的经验,缺乏理论依据,为了克服经验估工法的缺点,便出现了将数学概率知识和经验估工法结合起来制定劳动定额标准的概率估算法,这种方法更加具有科学性。

2.统计经验类。统计经验类可以分为类推比较法、时间序列法、学习曲线法、动态回归法、静态回归法。这一类方法是指根据过去生产的同类型产品、零件、工序的实耗工时或产量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考虑今后企业的生产组织技术条件的变化,制定或修订劳动定额的方法。相比较定性研究类中的经验估工法和概率估算法,统计经验类中的方法更具科学性,使用也更加方便。这类方法提高劳动定额标准准确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借助模型;另一种是对数据的可靠性方面的加工。比如罗文德等人提出了基于聚类和统计分析的模具工序标准工时制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聚类分析模型对模具产品进行分类,利用统计分析模型对各类别中的工时数据进行了分布统计和显著性检验,得到了工时的统计分布和标准工时,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定额制定的准确性,大多数单件、小批量生产企业常采用类推比较法与经验估工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劳动定额。

3.技术测定类。技术定额类是根据技术资料(设计图样、工艺资料等)对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分析,并且充分考虑到生产实践的经验、先进合理性、科学性等要求,在挖掘生产潜力和使操作方法合理化的基础上,采取分析计算或现场测定制定定额的一类方法。这一类方法中包括工作日写实法、现场测时法、工作抽样和效率评定法。在测时中,由于工作量巨大,因此测时法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测时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比如通过合理地选择工时计算参数计算产品工时、结合工业工程中的相关方法等。工作抽样法是对作业相关要素瞬时观测,调查要素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从而进行工时研究和作业改善的一种时间研究方法。相对于秒表的测时,避免了繁琐的工作量且具有准确度高、适用性好等特点。

4.动作分析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是根据完成作业实际需要的标准动作,从预先制订出的各种标准动作时间中,查出作业时间值加以宽放、最后得到劳动定额的一种方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包括动作时间分析、模特排时法、工作因素体系法等多种方法,其中又尤以模特排时法应用的最为广泛。国内学者郭伏对某公司生产线任务分配、操作方法、工时定额、人员配置及标准产量制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ECRS”四大原则及动作经济原则,运用模特法进行改善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

二、我国企业劳动定额制定方法应用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我国企业劳动定额制定方法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130份,问卷调查所涉及的行业主要有制造业92家、电力行业22家、采矿业7家、交通运输业4家、建筑业1家、通信行业1家和其它行业3家,共130家企业。

调查结果发现各企业对于劳动定额制定方法应用的程度不同。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劳动定额的制定并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大多依靠经验,也就是以经验估工为主。虽然有的企业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凭经验制定后再由工艺部门结合科学测时来验证,最后修订后成为工时定额标准。但是这些企业仍是以经验估工为主,其它方法仅仅是来验证和修正经验估工形成的定额标准。采用科学合理方法进行劳动定额制定的企业也有,且主要使用的是工作日写实和工作抽样,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根据积累的工时数据形成数学模型。

另一方面则是劳动定额制定方法与信息化的融合程度不高。通过实地调研得知,尽管很多企业不是大面积、高水平的使用信息系统来管理生产、报工等过程,但Mess系统在企业生产中得到使用,且Mess系统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应用并不断在改进,但是对劳动定额制定和后续的劳动定额管理的帮助并不是很大。广州的一家皮具生产企业正在尝试采用预定标准动作法并开发相关软件,可是准确度不如现场的秒表测时,但是在劳动定额管理方面开发了微信端的相关系统,方便工人实时查看自己的任务。

在创新劳动定额制定方法方面,已经有部分企业引入了计时器进行现场的工作测时,仅有一家企业利用摄像机进行录像,通过后期的影像分析进行劳动定额的制定,大部分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秒表进行现场实地测时。但是企业对于《劳动定额测时方法》(GB/T 23859-2009)的使用却是寥寥无几,甚至于很多企业不知道这一标准的存在,可见企业虽然都在采用秒表测时方法进行劳动定额的制定,但是对于测时的操作规范上没有形成标准的认知。

三、劳动定额制定方法应用展望

源于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需求,企业对于劳动定额制定方法总的要求是“全、快、准。”在“全、快、准”这三者之间,“准”是关键,在满足一定准确性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劳动定额制定的工作量,加快制定速度,成为了目前劳动定额制定比较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未来劳动定额制定方法应该往以下几个方面去发展和研究。

在提高劳动定额制定的准确性方面,要夯实基础,规范劳动定额制定流程,掌握科学的测时方法,制定方法要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估量到微观分析。

在提高劳动定额制定的效率性方面,要加强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结合。在这方面上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数据模型的建立;二是数据统计分析及检验;三是模型与计算机等辅助工具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加强标准工时模块化研究,例如典型工步、成组模块技术等,以此来提高工时定额制定的灵活性。

在提高劳动定额制定的适用性方面,努力探索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劳动定额制定的规律。产品和工艺虽有千种万种,但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基础方法无非就以上几种,不分优劣,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生产组织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现状和优势,探索新型的符合自己企业的劳动定额制定方法。

综上所述,把握住劳动定额制定的“快、准、全”的原则,结合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借助计算机辅助工时定额的制定,不断探索符合自身企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定额制定方法,这将是未来劳动定额制定方法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劳动定额工时定额
公立医院零修工程预算与定额库编制问题探讨
浅析国有企业如何推行标准工时管理
特殊工时制不能成为企业“变相剥削”的工具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提升劳动定额管理,促进企业人才培养
加强劳动定额管理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工会参与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思考
全国《建筑设计劳动定额》《建筑设计周期定额》报批稿通过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