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职工安置

2018-12-29 09:00王卓
现代企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供给职工

王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项科技的发展生产水平受到了较强的推动与提高,进而为我国各类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基础,不断推动着传统产业的改革,并进一步促进其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而产业升级转型势必会使得大部分生产企业逐步向清洁能源、新能源等顺应当今全球经发展潮流的能源需求方向前进,从而降低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对传统能源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对造成裁员、安置等一系列的员工问题需要去解决,而传统的员工安置模式并不能适应当前安置形势,需要根据现有安置措施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符合当前煤炭企业发展现状的安置措施,以解决员工安置问题。

一、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供给侧结构改革是目前我国针对经济新常态发展所提出的一项重要经济改革政策,其改革内容主要从产能过剩、产业升级、新兴企业发展扶持这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通过改革实现在适度扩大生活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对原有的生产要素分配模式进行调整,并有效提升生产资料的供给质量,便于有效满足人民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发展。而煤炭企业作为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措施的主要实施目标,所受到的改革影响相对较大,且改革措施的实施主要从煤炭产业企业结构的整合重组及缩减煤矿数量为改革重点进行实施。随着上述两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势必会为煤炭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及员工安置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煤炭企业现行职工安置措施及安置难点概述

1.现有职工安置措施。现有的煤炭企业安置措施,主要分为外部与内部两个主要方向。内部安置主要包括员工内部退养、内部岗位调动及托底安置,作为对员工实施安置的主要措施,外部安置措施则主要根据职工意愿及实际情况采取辞退、外岗招聘及下岗再就业培训为主要安置措施。但上述各项措施在实际实施中,受到企业资金、员工技能水平、认识水平及经济状况的影响较大,无法确保为每一位职工实现有效安置,具有较强的安置措施局限性。

2.安置措施难点分析。在煤炭企业的传统生产模式中各项生产环节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均较大,且职工间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及工作能力具有的个体差异较大,而现行的职工安置措施均属于较为平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没有考虑到职工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因此,在安置措施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难点较多。第一,待安置职工人数较多,而安置岗位较少。人力资源作为传统生产模式下煤炭企业进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主要措施是针对产业的转型升级及去产能问题进行改革,势必会造成大量职工需要被安置,且煤炭企业职工基数较大,而所能安置的人员数量较少,企业易因安置问题与职工产生纠纷。且企业安置对职工条件也具有较高的限制和要求,不仅要符合安置年龄要求还需要符合内部安置要求,致使大部分职工无法获得安置平等性。第二,外部安置难度较大。在传统的煤炭企业发展中,基层职工人数在职工构成中占有绝大部分比例,且大部分职工在基层中的工作年限较长,技术能力较为单一,且此类职工年龄均偏大且文化水平及思想方式较为陈旧,导致大部分待安置职工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的生产就业技能,且由于年龄、文化水平及思维方式转变能力的限制,使得二次就业难度与阻力均较大。而部分年轻待安置职工,虽具有一定的年龄、学历及能力优势,其所学专业的限制对于二次就业同样具有一定的限制和影响。第三,安置资金不足。煤炭行业的发展早在2012年起便受到了经济发展转型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部分企业存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且大部分企业需通过贷款、抵押等资金流方式获得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的资金。这就导致企业无法拨付足够的资金用于职工安置及职工二次就业培训,且部分企业甚至存在降低内部安置员工社保缴费、工资等方面福利的情况,引发安置员工的不满。第四,社会保障缺失或不到位。受到企业经济发展因素的限制,部分企业或存在无法按时为员工上交社保的情况,而大部分待安置职工再就业困难较大、且再就业后收入与薪资水平均无法得到保障,或导致无法确保社保费用缴纳的连续性,从而降低职工的社会保障性,对其安置之后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第五,职工构成复杂,缺乏用人规范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煤炭企业为降低成本输出,提高收益,会选用临时职工参与作业,且所有临时職工均为基层作业人员,而企业在进行职工安置时,这部分员工无法被予以合理的安置,为企业的员工安置问题留下隐患。

三、煤炭企业员工安置原则

对于煤炭企业在供给侧改革结构下的员工安置,应遵循国家颁布的煤炭行业去产能改革意见进行相应的职工安置安排,做到在促进企业自身供给侧有效改革保证产值的同时,做到与产业升级转型相结合,并积极与政府政策相适应,与政府合作,充分发挥职工安置在煤炭企业中应有的作用。

1.各煤炭企业应根据市场发展机制及自身发展势态,对造成自身产能过剩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并采取有效办法予以调整。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各地市场中所具有的市场调节作用,并与煤炭企业积极合作,根据企业改革进展进行职工安置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确保各项政策的实施有效性,并积极安置员工基本社会保障,对于条件困难的安置人员应及时予以救助。

2.煤炭企业需根据自身经营的实际状况以及需安置职工的自身能力水平、专业性及文化水平制定科学安置计划。在符合规定、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员工各项条件安排相应内部或外部安置,尽可能的实现职工的安置要求及需求,保障安置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针对煤炭企业职工安置现状所提出的对策

1.加强职工内部安置活性及审核。要加强煤炭企业所具有的职工内置活性,首先,需要企业加快自身产业升级转型速度,增强企业生产环节中所具有的科技性和技术性,从而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的年轻职工提供内部岗位转型的机会,减少外部安置职工人员数量,避免人才流失。其次,企业应积极对产业转型升级后的旧有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采取融资、招商等对策,开发自有资源的二次利用价值,从而为职工创造二次就业机会,拓宽其发展前景。

2.确保被安置职工各项权益。在进行职工安置前,企业需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及自身生产发展实际,对安置员工进行思想工作,帮助其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充分了解,并积极组织和安排符合二次就业培训条件的职工参加相关座谈及培训,帮助其掌握多项技能并转变旧有就业思想,积极求变,以正面、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到煤炭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去,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为自身二次就业创造机会。但实现上述对策的前提是企业积极与政府部门相合作协调,确保安置员工的各项社会保障权益得到有效保证。

3.完善职工安置安排。煤炭企业需要对传统职工安置中的内容条款进行调整修改,应将原有的笼统安置要求及条件根据职工所在部门的在生产中的作用及时调整修正,并在充分了解职工发展现状及安置要求的情况下,对安置人员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考量,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及发展前景确定安置人员数量安排,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规划。另外,需要确保职工安置安排的公平性和均衡性,通过安置部门的设立,对具体的安置安排进行实施,并可与员工就安置安排问题进行合理诉求范围内的协商,尽量满足协商职工的安置需求。与此同时,加强职工安置的透明化操作,有利于安置的有效实施。

4.安排相应二次就业岗前培训。对于确定予以外部安置的员工,企业应该征询其再就业发展诉求的前提下,组织职工接受二次就业岗前培训,拓展职工就业面,帮助其掌握新的就业技能,确保其能够在安置后的较短时间内获得稳定就业机会。具体培训时间应根据员工安置情况进行安排,可采取面授或实践方式予以培训。

五、结束语

职工安置是各煤炭企业面对当前供给侧结构调整中去产能改革实现的首要条件,就需要企业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认真对职工安置问题进行考量与解决,并从自身发展情况和职工自身发展前景着手,对安置安排予以综合性考量,确保职工安置实施的有效性,在有效加快企业升级转型,扭亏增赢的同时,为企业职工的安置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公司)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供给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