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对旅游扶贫政策满意度研究

2018-12-29 08:47肖拥军万芸唐嘉耀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精准政策

肖拥军 万芸 唐嘉耀

摘要:农村居民对旅游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能反映旅游扶贫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研究扶贫政策满意度对评估和完善旅游扶贫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五峰栗子坪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年龄、受教育年限、劳动力比例、政策了解程度、收入变化和政策针对性对满意度的影响显著。因此在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要注意加强扶贫宣传、促进扶贫创收、考虑民族特殊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扶贫。

关键词:扶贫政策;满意度;民族地区;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8;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9-0014-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9.0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Rural Residents Satisfaction with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in Ethnic Areas:Based on the Survey of Targeted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Liziping Village,Wufeng County,Hubei Province

XIAO Yong-jun,WAN Yun,TANG Jia-y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The satisfaction of rural residents with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can reflect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and the study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satisfa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assessing and improving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Wufeng Liziping,a multivariate 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age,education years,labor force ratio,policy understanding,income changes,and policy targeting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atisfaction. Therefore,i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ing poverty alleviation,promo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ncome generation,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nd carrying out targeted comprehensive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satisfaction; ethnic region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貧困问题作为人类发展仍需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是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长期关注的焦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家统计局数据[1]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 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 289万人;贫困发生率3.1%,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2]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村脱贫致富。扶贫攻坚,政策先行。要做到精准扶贫,扶贫政策须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并能根据扶贫对象的特征与反馈进行合理权变。在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扶贫政策尤为敏感。因此,在扶贫工作攻坚期,对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政策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及时优化扶贫政策、提升精准扶贫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前人研究回顾

1.1 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

目前学界对“旅游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其一是旅游扶贫的基本理论研究,其二是旅游扶贫的实践评估研究。在基本理论研究方面,邓小海等[3]对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认为旅游扶贫是由旅游精准扶贫识别、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旅游精准扶贫管理构成的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毛峰[4]在梳理各地扶贫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认为旅游扶贫是贫困乡村产业化扶贫的最佳路径和中坚力量,并提出了新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在实践评估方面,吴国琴[5]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设计了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豫南大别山区的4个贫困村旅游扶贫的生态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蒋莉等[6]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汝城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江地区农村居民进行调查,分析了农村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态度。

1.2 关于旅游扶贫满意度的研究

关于旅游扶贫满意度的研究是近年来随着学界对旅游扶贫研究的深入而出现的,目前已发表的文章较少且基本都以定量分析为主。如杜芳玉等[7]以对湘西两个古城镇和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调查资料为基础,从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和旅游开发程度三个方面分析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满意度,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马勇等[8]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恩施州营上村进行实地调查,最终提取公因子发现经济因子中的非政府投资、就业和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汪侠等[9]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贵州郎德镇为例,对贫困居民旅游扶贫满意度进行了定量评价。

1.3 关于旅游扶贫政策满意度的研究

关于旅游扶贫政策满意度的研究近年来开始成为学者们新的关注点,王宏杰等[10]运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宗教信仰、政策了解程度、收入变化以及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等因素与旅游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影响。陈益芳等[11]、范国旭等[12]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出教育质量、医疗改善、评选公平等因素与旅游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是正相关关系。张春美等[13]采用多元有序Probit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年龄对农村居民旅游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有负向显著影响,而文化程度、贫困特征、农村居民的政策了解程度以及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认知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综合目前国内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关于旅游精准扶贫政策满意度的研究相对匮乏,针对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政策满意度的研究有待深入;在政策满意度的测度分析中,多元线性回归在自变量的统一度量方面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多元有序Probit回归是Logistic回归的逆向运用,但一般对结果解释不够直观。

2 研究方法及假设的提出

对于政策满意度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于美国ACSI模型,此模型原本用于顾客满意度研究,由于其具有合理的逻辑结构,结合具体研究要素加以修正以后,对政策满意度研究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是衡量和评价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的重要指标,政策满意度是政策实施情况及效果通过农村居民心理加工后的主观反映。本研究在美国ACSI模型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精准扶贫政策满意度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结合本研究内容,居民期望是指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期望,具体表现为居民对政策的期望越高,则满意度可能也越高,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贫困程度等个体特征因素影响着居民期望。感知质量是指农村居民对扶贫政策实施之后的实际感受,具体表现为对扶贫政策的了解情况。感知价值是指农村居民在扶贫政策实施后对自身所得利益的主观感受,最直接反映在收入变化上,即政策实施后收入增长越明显则满意度可能越高。居民支持度是指农村居民对扶贫政策执行者的支持程度,支持度越高满意度则可能越高。政策针对性是指扶贫政策对于民族地区特殊性的针对程度,即针对性越强则满意度可能越高。

据此,提出了以下相关假设。

H1:农村居民的个体特征影响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年龄越大、家庭劳动力比例越低的居民对扶贫政策的期望越高,一定程度的满足则可能带来更高的评价,满意度可能越高,反之则满意度不高。

H2:农村居民对扶贫政策的了解情况影响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农村居民对扶贫政策越了解,则可能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越高。

H3:扶贫政策实施前后收入变化影响农村居民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收入增加越明显,则可能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越高。

H4:农村居民对扶贫政策执行者的支持度,影响农村居民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支持度越高,则可能满意度越高。

H5:扶贫政策对于民族地区的针对性,影响农村居民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针对性越强,则可能满意度越高。

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计算不同类型自变量对于多分类因变量(满意度)概率的影响,且结果更加直观。因此,对于五峰栗子坪村的调查数据,本文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村居民满意度的视角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该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效性和精准性。

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3.1 数据来源

栗子坪村位于五峰采花乡东南部,辖11个村民小组,267户,总人口950人,其中土家族人数占全村总人数的98%,是一个典型的少數民族乡村。在响应国家和地方旅游扶贫政策下,栗子坪村形成了“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采摘、冬季修心”的特色产品链,发展成为了中国首批乡村旅游模范村。

考虑到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和网络问卷的局限,本文运用了实地调研的方法。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法为辅。调查内容包括农村居民个体特征、对扶贫政策的了解情况、扶贫政策实施后收入变化、对扶贫政策执行者支持度、政策针对性及对扶贫政策满意度情况。调查问卷共发放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量表信度为0.714,可信度较好。

3.2 描述性分析

1)样本个体特征分析。调查数据显示,访问的112户有效问卷中男性所占比例略高于女性;大部分居民年龄在30岁以上,占65.18%;其中职业为农民的占42.86%,个体经营者、旅游从业者和其他职业各占11.61%、6.25%和39.29%;大部分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受教育年限≤9年的农村居民占51.79%;家庭劳动力比例为一半及以下的居民占56.25%;经过扶贫帮扶后,目前建档贫困户较少;农村居民主要通过电视媒体和政策宣讲了解旅游扶贫政策。

2)扶贫政策总体满意度分析。通过简单数据整理发现,农村居民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占54.46%,选择“非常不满意”和“比较不满意”只占8.04%。说明栗子坪村农村居民对旅游精准扶贫政策总体满意度“良好”。其中,农村居民对扶贫政策了解程度、对政策执行者支持程度、对收入变化的感知和对扶贫政策针对性认知情况见表1。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精准政策
政策
政策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助企政策
政策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