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18-12-31 08:05
关键词:中华时代素养

艾 敏

(1.安徽新华学院 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合肥 230088;2. 徽商职业学院 思政部,合肥 2300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标志,是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一种文化能否延续下去,不仅取决于文化本身的内在张力,还取决于它如何被传播”[1]。2009年新浪微博开通,随之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营销等一系列以“微”为标志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并迅速席卷全球,互联网的新时代——微时代已经不可逆转地到来。微时代“微”传播凸显了从未有过的“大”力量,它以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以及碎片化、瞬时性和裂变式多级传播模式等特征,迎合了大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求新、求快的特点,他们是“微”事物最忠实的拥护者和绝对的用户群。因而,探讨微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问题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时代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影响

文化传承的本质是对思想观念和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微时代的到来,客观上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新的条件,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产生了新的影响。

(一)丰富内容,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提供了新资源

“信息爆炸”,这是近年来人们常用的词汇,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今社会信息如爆炸一般快速发展和传播的状态。据百度百科介绍,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 940亿封之多;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互联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其提供的信息数量之巨大,内容之丰富,超乎人们的想象,从天文地理到衣食住行,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娱乐,中外古今无所不包,只要需要,任何人几乎都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微时代是一个信息的“大”和“博”时代。在此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微”传承势必在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和实践中发挥着更为积极而有益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借助微平台获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快捷和广泛的传播,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另一方面,它又因不断丰富而得到更广泛传播。人们通过各种微平台广泛获取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施以教育;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爱好兴趣,通过他们喜爱的微平台自主浏览和下载相关内容,在微环境中耳濡目染,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使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二)拓宽渠道,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搭建了新平台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多种微传播媒介的出现增加和拓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播的路径和渠道。目前,以微博、微信等网络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迅捷,日益成为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今天,人们已经把互联网形象地称为学校教育的第三课堂,与传统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并驾齐驱,共同传道授业解惑。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依然是主渠道;与此同时,多种微平台后来居上,越来越成为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大有超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趋势,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开辟了新的渠道。微媒介传播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征,决定了只要拥有一部移动终端设备,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发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和发表观点,影响他人或受他人影响。比起传统媒介“一对多”传播模式,这种“多对多”传播模式大大拓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渠道,为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三)提高效果,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增添了新方式

微传播平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有明显的增益作用。首先,微平台被大学生广泛接受和喜爱。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传统媒介相比,他们更认同和喜爱微媒介。其次,微平台具有超强的大众沟通力。与传统的精英传播模式相比,微时代草根性传播特征造就了一个全民传播时代,信息传播更快、易、广,因为“无数的小人物以微形态和微行动参与到传播中来,他们发出的声音低调却有力,最终凝聚成不可小觑的力量”[2]。而且,随着传播互动性的增强,受众也更加广泛。第三,微平台满足了大学生阅读获取信息方式的需求。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特征在微时代更加明显,微传播信息内容简洁,形式新颖,感染力强,契合了当今快节奏生活人们对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要求。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传播不仅使青年大学生更有机会和尽可能多地接受到,而且也因其形式生动形象、短小通俗而更易深入人心,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增添了新方式。

二、微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存在的问题

微时代对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是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这里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文化冲击,导致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影响力不够

所谓“微”文化,是指随着微博、微信等微平台的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我们真切感受到,微时代微文化正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在不经意间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近代随殖民主义入侵而来的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华传统文化;改革开放后,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西方文化再次汹涌而来,国内呈现出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则更加频繁。

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方。微时代多元文化带来的多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塑造、行为选择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 4G 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海量信息使大学生能够多维度了解社会、观察世情、交流思想。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引导,不同价值内核的文化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他们对原本文化思想的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产生偏差,文化自信缺失,这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足够影响力,难以在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中发挥强大的支撑作用。

(二)“微”教育欠缺,导致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吸引力不足

所谓“微”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以微博、微信等为主要载体,适应微时代信息传播特征,随时随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显性或隐性教育的教育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是大学生文化素养养成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的主阵地,对优秀文化教育的重视与否直接而长久地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就高校来说,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越来越突出,使得高校把专业技能建设作为硬指标、硬任务放在重中之重,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作为软指标、软任务被边缘和弱化。

进入微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微”教育欠缺,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和实践中吸引力不足。大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快,对信息的接受和选择以及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一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者没有及时认识到微教育的快捷、广泛等特点,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微变化,缺乏应对微时代开展微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三)“微”手段滞后,导致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实效性不强

微时代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转化创新,赋予其内容和形式以时代内涵,使之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引起他们的共鸣,进而取得实效。然而在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并没有很好地与时俱进,方式和手段落后于时代潮流,不能满足微时代要求。一是在内容上,不接地气,脱离大学生实际,过高过空,僵化冗长,缺少思想性、艺术性。二是在形式上,呆板陈旧,新颖性、生动性不足。三是在传播方式上,缺少对微时代大学生需求和阅读习惯的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表达方式单一,不讲究传播艺术,传统的居高临下的说教依然是主要手段和方式。

与此同时,蜂拥而来的外来文化宣传花样不断翻新,特别是运用微手段标新立异,千方百计迎合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两相对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手段特别是微手段滞后,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效果被大大削弱了。

三、微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对策

习近平曾就宣传思想工作强调,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3]。这也为微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指明了方向。

(一)抢占阵地,强化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微”融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认识把握大局,顺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做好工作。我们要树立责任意识,抢占微时代思想领域阵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有责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自身塑造成为顺应时代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论述,明确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4]。2017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指出:“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5]。“三个迫切”既表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深刻的忧患意识,也点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3]。我们要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既要巩固传统的思想文化阵地,也要抢占“微阵地”,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充实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教育和实践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队伍,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微”力量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关键是学校要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当前,特别是要培养有新兴媒介观念和能力的“微”队伍。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文件中,明确要求把掌握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操作技术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必备能力。

建好“微”队伍,首先要重视微设计,统筹虚拟与实体课堂、线上与线下教育与教学,安排好课程内容和形式,增加对文化素养教育方面软硬件投入,细化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传播工作方案,结合好大学生学习生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上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建好“微”队伍,培养“微”思维。教师要主动适应微环境,掌握微时代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注重交流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及时性,与大学生无障碍交流、无代沟交心,做到大学生在哪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就在哪里。建好“微”队伍,要开展好微主题活动,加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微文化建设,开辟网络文化素养教育课堂,发挥团委、学生处和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充分利用“微”元素,在传播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校园精品文化和流行文化,在高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覆盖。

(三)借助媒介,增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微”实效

再优秀的文化一旦缺乏或失去有效传播平台和渠道,也难以深入人心,取得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高效的传播平台与传播渠道。从传媒学原理看,信息传播效率越高、内容越丰富、获取难度越低,民众越倾向于主动了解、探索并传播目标信息[6]。微时代改变的不是信息的内容,而是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微传播以粉丝、关注、评论、转发、@等形式使传统的信息生产、传播和阅读三个过程一体化,信息在生产的同时也在被传播、被阅读,再加上去中心化的多级传播模式和草根性特征,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效率。微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融入广受青年人关注和喜爱的微博、微信等微平台,借助快速高效的微传播渠道,必然增加其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和实践中的实效。从这个层面上说,微时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最好的物质基础和最高效的技术手段,增强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实效。

借助微时代多种微媒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真正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把握住他们的“微思想”, 琢磨透他们的“微心态”,关注好他们的“微变化”,疏导通他们的“微情绪”,契合准他们的“微需要”,变居高临下的灌输为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二是宣传教育者要积极参与微平台建设,主动搭建各种形式的微平台,并且能够成为微领域相关技术的行家里手,熟练运用和自主经营各种微媒介。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转化,使之新颖可感又生动形象,以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和意义进行深入思考,以弥补微时代碎片化、浅阅读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刘彤,陈锦宜.新媒体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N].中国教育报,2014-9-24(6).

[2] 成晓丽.微时代微传播的特征及影响[J].青年记者,2012(2):41-42.

[3]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1).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6).

[6] 杨祖平.用新媒体聚合国民向心力[J]. 人民论坛,2017(7):76-77.

猜你喜欢
中华时代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