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采穗圃的营建技术

2018-12-31 09:22王松潘婷陈雪莲郝焰平姜春武徐六一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母株母树实生苗

王松 ,潘婷 ,陈雪莲 ,郝焰平 ,姜春武 ,徐六一 *

(1.全椒县瓦山国有林场,安徽 滁州 23900;2.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肥 230031)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松树萎蔫病[1]。松材线虫以松墨天牛等昆虫为媒介侵入黑松、赤松等松属植物,引起感病植株水分输导阻力增大乃至堵塞,最终导致整株植物的枯萎死亡[2]。松材线虫病传播广,发病快,且防治困难,一旦发病,很快蔓延整个松林,是一种毁灭性的松树疾病,因此有松树癌症之称。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以来[3],松材线虫病在我国迅速蔓延,严重威胁我国松林的安全。2017年秋季松材线虫病集中普查结果显示,全国累计新增县级行政区疫点77个,发生面积总计8.50万hm2,病死木118.95万株。

马尾松(Pine massoniana)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的松属乡土树种,它生长快,材质好,耐贫瘠,是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在建筑、造纸、医药等方面有广泛应用[4]。但同时马尾松也是松材线虫的宿主之一,面临着松材线虫病的威胁。为提高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抗性,2001—2008年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林科院”)与日本技术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马尾松松材线虫病抗性育种工作。该研究以疫区和非疫区优良母树子代为选育材料,通过松材线虫人工接种试验,筛选出抗性马尾松家系251个,单株1 201株[5],在2008年又嫁接家系单株得到的抗性无性系318个。2009—2014年林科院继续对抗性无性系进行抗性分级工作,评定出抗性指数为4、3、2和1级的无性系分别为177个、8个、107个和23个[6],其中5个无性被审定为安徽省省级良种(良种证号:S-SC-PM-001-2016、S-SC-PM-002-2016、S-SC-PM-003-2016、S-SCPM-004-2016、S-SC-PM-005-2016)。2011 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瓦山国有林场与省林科院合作,将评定出的部分抗性无性系移栽至瓦山林场,建立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无性系保存圃。为配合马尾松规模扦插技术研究,推广选育出的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无性系,全椒县瓦山国有林场于2016年开始营建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采穗圃。

1 母树繁育方式

5年生以下马尾松实生苗穗条生根能力强,但随着树龄增长,穗条扦插生根速度下降,生根率也急剧降低[7-8]。选育的马尾松松材线虫病抗性无性系为2008年嫁接,扦插生根率低,生根周期长。有报道称继代嫁接和继代扦插可以复壮落叶松和马尾松,提高其扦插生根率[9-10]。所以营建的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采穗圃的母树有3种来源:一是抗性无性系控制授粉或自由授粉种子培育的实生苗;二是抗性无性系继代嫁接苗;三是抗性无性继代扦插苗。

1.1 实生苗

采集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无性系保存圃和采种园中自由授粉或者控制授粉所得的球果,晾晒后剥离种子。第2年4月,将种子消毒处理后播入沙床,并保持沙床湿润,待出苗后将小苗移栽入轻容器(直径8 cm及以上)中,排列做垄。移栽后,视天气,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在移栽后20 d开始喷施低浓度(0.2%~0.5%)的复合肥,每半月一次。1年后选择生长健壮的实生苗可作为采穗母株。

1.2 继代嫁接苗

4月份,采集保存圃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无性系春梢作为接穗,以腹接法嫁接到1~2年生马尾松实生苗砧木上。第2年4月采集前一年嫁接苗春梢以同样方法继代嫁接,如此重复。选取生长旺盛的继代嫁接苗可作为采穗母株。

1.3 继代扦插苗

5月份,采集保存圃内抗性无性系半木质化春梢作为插穗,以珍珠岩或河沙作为基质,进行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3~4个月后将生根苗移栽大田进行练苗。移栽后每半月施0.2%~0.5%复合肥。第2年采集前一年扦插苗穗条再次进行扦插育苗,如此重复。选取生长旺盛、穗条生根率高的继代扦插苗作为采穗母株。

2 圃地的选择和整地

选择光照充足、靠近水源、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点营建采穗圃。栽植前一年秋季深翻整地,并依地形进行土地平整。

3 移栽

移栽选择在早春。移栽前将完全发酵的鸡粪肥与10%的过磷酸钙混合,撒施于采穗圃。翻土成垄,每垄宽约1.1~1.3 m。在垄上加盖大块泥炭土防草防溅泥。挖穴,规格30 cm×30 cm×30 cm,株行距50 cm×50 cm,品字型。将母株按来源分区栽植。定植后,制作采穗圃定植图,方便后期对采穗圃母树的管理。

4 采穗圃管理

4.1 水分管理

母株定植后立即浇透水一次,其后视天气状况,旱时早晚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排除积水。

4.2 施肥管理

为扦插和促萌,母株一直经历采穗和修剪,会失去大量养分物质,要保持母树的旺盛产穗能力和穗条质量,需要给母株施用足够的肥料[11]。定植10 d后,施肥一次。通过不同浓度复合肥的施肥实验,发现0.3%的水溶复合肥对母树穗条萌发的促进效果最佳。施肥时将肥水充分浇淋到母株根部土壤,注意避开针叶,避免引起针叶灼伤。

4.3 除草管理

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及时除去采穗圃中杂草,避免其争夺采穗母株的养分和阳光。

5 母树的修剪

为保持母树穗条的幼嫩和提高母树的萌条数量,需要对母树进行修剪。修剪方式采用“矮干平台式”[12-13]。在移栽后2个月,对1年生的马尾松苗进行剪顶,留干高度8~10 cm。当萌条生长至10 cm左右时进行采穗扦插。随后对母树进行修剪,保留3~5枝较粗壮且分布均匀的枝条作为一级产穗母枝,剪口下留桩长度2~4 cm,同时保持剪口高度平齐。由于母树萌条是由针叶芽萌发,所以留桩上要保留适量针叶。对于其他过密和弱小穗条则从基部将其剪除,保证产穗母枝的养分供应和生长空间。二级和三级产穗母枝的修剪和一级产穗母枝类似。经过3~4次修剪后,采穗母株的矮干平台结构基本形成,此后采穗和修剪可直接进行水平统一修剪,不再控制留枝数量。每次水平统一修剪剪口距上次剪口高度控制在2~4 cm。

猜你喜欢
母株母树实生苗
不同树龄楸树种质资源的嫁接成活影响因素
闽楠母树与半同胞子代生长的关联分析
文冠果光合作用规律研究
葛沽萝卜成株繁种技术
不同密度木里苔草的母株、子株及生物量的研究
樟子松露地实生苗培育技术研究
美丽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