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定点门诊青少年肺结核患者初治35例分析

2018-12-31 11:35吴俊明
安徽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异烟肼肺结核病利福平

吴俊明

(安徽省胸科医院内科,安徽 合肥 230022)

肺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在入侵机体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疾病,多是由于结核杆菌经呼吸道吸入感染而导致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1-2]。结核菌可入侵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80%),还可以发生在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等[3]。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约1/3的人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支杆菌,其中5%~10%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4]。在我国,由于感染基数相对较高,对所有的潜伏性肺结核感染进行诊断和治疗还不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5-6]。近代时期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抗结核药物不断被研究出来,结核病化疗在临床上的运用更加普遍,其逐渐变为结核病控制的首选方法[7]。笔者分析了治疗的35例青少年肺结核患者。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16年1~8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初治结核患者671例,其中年龄在14~19周岁的青少年结核患者35例,占初治结核病例的5.2%。35例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14~19岁:年龄14岁3例,年龄15岁1例,年龄16岁3例,年龄17岁5例,年龄18岁8例,年龄19岁15例。青少年肺结核患者有长达2周或2周以上的咳嗽18例,在就诊之前已经出现咯血或血痰的现象5例。其他青少年结核患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胸闷或呼吸困难。X线胸片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共4例,其他31例均为继发性肺结核,有空洞形成9例。本研究经安徽省胸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35例青少年肺结核患者及近亲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根据1978年肺结核分类法,35例青少年结核患者中浸润型肺结核(Ⅲ型)32例,其中左侧Ⅲ型8例,右侧Ⅲ型12例,两侧Ⅲ型12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3例。所有病例均通过痰涂片、胸部X线检查,并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检查,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制定的肺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对浸润型肺结核(Ⅲ型)青少年患者采用2HRZE/4HR方案进行治疗,即2个月作为强化期,顿服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和乙胺丁醇(E);4个月作为巩固期,顿服异烟肼(H)、利福平(R)。对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青少年患者采用2HRZE/10HR方案进行治疗。即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作为治疗肺结核病的药物。同样以2个月作为强化期,顿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10个月作为巩固期,顿服异烟肼和利福平。

2 结果

本组资料表明,患者发病呈随着年龄增加患病增加的趋势,以高中学生、大学生为主(17~19岁),35例中,有31例(88.57%)有结核病接触史;35例患者均有卡介苗接种史,仅有10例(28.57%)痰涂片阳性,痰涂片阳性率较低;35例青少年结核患者中有30例(85.71%)患者在发病1个月内确诊,确诊时间较短。在35例青少年肺结核中,32例(91.43%)属于Ⅲ型浸润型肺结核,3例(8.57%)为Ⅳ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表现为咳嗽25例(71.43%)、低热18例(51.43%)、盗汗23例(65.71%),合并症主要为气管内膜结核5例(14.29%),2例(5.71%)为结核性胸膜炎。经积极有效治疗后,34例(97.14%)单次痊愈。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7例(20.00%)、过敏反应5例(14.29%)、肝损害3例(8.57%)和关节损害1例(2.86%)。

3 讨论

2005—2012年安徽省结核流行病特征分析表明,15~34岁间结核病发病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学生是发病率最高的三种职业群体之一[8-9]。通过对35例14~19岁的青少年结核患者的观察,有两个现象值得引起医院、学校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注:(1)该批14~19岁的青少年结核患者在感染结核病严重程度上,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35例青少年病例中,浸润型肺结核(Ⅲ型)32 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3例。Ⅲ型肺结核青少年患者仅需采用2HRZE/4HR方案进行治疗即可,而3例Ⅳ型肺结核青少年患者则均采用2HRZE/10HR方案进行治疗。(2)患病年龄也存在明显区别,35例青少年患者中,年龄为17~19岁的青少年结核患者有31例,占88.57%,患者均为合肥高中和高校的在校学生。

针对青少年结核患者在结核病情特点,结合我院的初治情况,说明青少年肺结核通常无法引起家长和学校的足够重视。在初治之前均伴有长期肺部不适的症状,长期咳嗽、咯血或血痰的现象多见。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胸闷或呼吸困难,主要原因:(1)青少年身体素质较好,发病潜伏期较长;(2)很多发病现象与休息不足,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良相似,在课业压力之下,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学习成绩之上,发病症状在多数人眼中认为睡或吃的不好[10]。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密度大,相互之间的交往也很密切,是发生各类传染病或传播各种流行病此类公共卫生事件的场所,当然也潜藏着发生肺结核病的可能性[11]。因此,将青少年健康体检提上学校的日程势在必行,是保证青少年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报告率的必要手段。其次,学校应该积极开展结核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开办讲座或宣讲会,更要落实病假和追踪制度。作为家长,除了配合学校的相关工作以外,也要安排好学生的饮食和睡眠,为学生的学习打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12]。

青少年结核患者患病年龄存在明显区别,18岁、19岁青少年结核患者居多,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该23例结核患者来自合肥的各大高校,都是以住校为主,在校园内传播结核病风险更大。但是,仅开展入学体检是不够的[1,13]。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还需要做到定期体检。作为一名大学生,也应该自觉学习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活动,强身健体以改善机体的免疫情况,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14]。

结核病不仅仅是单纯疾病问题,也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只有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结核病,不再恐惧结核病,疾病的防治才能更有效。对于不同患病状况的青少年结核患者,因病施药,尽可能的减少副作用给他们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让青少年患者更好更快的痊愈。

(收稿日期:2017-05-10,

修回日期:2018-07-11)

猜你喜欢
异烟肼肺结核病利福平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利福平可改善持续性肝细胞分泌衰竭患者的胆汁淤积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2008—2018年南昌市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利福平对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影响及处理策略
异烟肼,抗结核药咋成了“毒狗杀器”
异烟肼毒杀狗?国外有没有先例
利福平:多面手的抗菌药
肺结核合并重症疾病病人的护理
异烟肼(一)
利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