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公寓功能及完善路径

2019-01-02 09:38沈怡莹王昱雯王彤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完善路径功能

沈怡莹 王昱雯 王彤羽

關键词:社区养老公寓;功能;完善路径

本文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训练规划项目:“社区养老公寓在社区中的功能及完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9月3日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银色浪潮”出现并迅速升温,中国将是未来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以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育新花园小区的社区养老公寓为例,重点考察养老公寓的内部服务和对周边社区的服务辐射功能,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应的功能提升和完善路径,以期为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生活品质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北京市育新花园社区养老公寓发展概况及服务功能

(一)北京市育新花园社区养老公寓发展概况。公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育新花园小区,占地面积6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407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民办非企业性质的集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部分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养老公寓。该公寓于2014年6月30日在民政局注册建立,成立后受海淀区民政局老龄办以及海淀区养老协会共同领导,由外聘职业经理经营管理并配合街道居委会进行相应工作。最初成立时,育新养老公寓的经费来源为投资人及捐款人提供的注册经费共20万元,目前公寓设有财务部管理收支。养老公寓共建设五层楼,开设50间面积不同、舒适度较高的入住房间,每个房间有2~3个床位。公寓二楼改造为棋牌室、书画室、阅览室等供老年人活动,并设立卫生室,为老人提供基本的保健和康复服务。目前,公寓入住老人共30人,均为育新小区居民,绝大多数为80~90岁的经济独立并且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高校退休教师。公寓内负责养老照料的护理员工共20名,多为养老护理相关专业的专科学院或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被公寓招聘为护理实习生,护理主管负责对实习生进行定期培训及带领实习生开展工作。

(二)北京市育新花园社区养老公寓的服务功能。公寓的养老服务提供通过自身开设和第三方机构支持共同完成,如公寓自身提供有偿床位以及基本护理服务等,对于公寓本身不能提供而老人却有需求的服务,公寓与第三方机构签订协作合同,第三方机构以公寓的名义向老人提供服务,双方根据协议内容共同承担责任。总的来说,养老公寓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内服务和对外服务两个方面,两者服务内容相似,但在提供服务的范围和方式上存在一定区别。

1、养老公寓对内服务功能。主要针对入住公寓的老人,具体服务事项按2015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规定确定,主要包括用餐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家庭护理、紧急援助、日间照料、家政服务、生活陪伴、文体娱乐和精神慰藉几个方面。在餐饮方面,公寓一楼设有老年餐厅,入住老人可以在开放时间进入餐厅就餐,餐饮费按食堂标价老人自己支付,每人每月大约700~800元,凭老年卡付款可减免部分用餐费用,餐厅的菜品也会根据老人们的需求和反馈进行增减更新;在医疗卫生方面,公寓通过与北医三院第二门诊部合作,在老人入住前为其提供身体状况检查,随后在医院建立入住老人的健康档案,根据该档案,公寓可为每一位老人确定护理等级并据此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此外,北医三院还为入住老人提供每周两次及以上的上门坐诊服务,若老人另有配药取药等要求,公寓护理人员提供免费助医服务。同时,公寓内部设有基本医疗卫生设施,包括康复室等;在生活陪伴方面,护理人员为入住老人提供助行服务,如老人需要陪同逛街时,公寓人员会随行陪伴;公寓也会在一些节假日举行文艺活动,内部也设有各类文体活动室,丰富了入住老人的文娱生活。另外,公寓人员也会密切关注老人的心理情绪变化,及时疏导老人不良情绪,为老人排忧解难。

2、养老公寓对外服务功能。公寓还提供部分对外服务,服务对象为公寓外本社区老人,服务内容按照2016年5月海淀区民政局办公室发布的《海淀区养老照料中心(养老机构)辐射区域内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施方案》规定,包括餐饮服务、助医服务、看护照料服务、助洁服务、助浴服务、精神慰藉、教育培训(对老年人及其家属的老年病讲座等)、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对老人的医疗身体状况等信息进行管理)、拓展服务(助行、陪同出门、坐轮椅、上下楼梯等琐碎事项)十项。公寓一楼食堂对外开放,本社区所有老人均可进入就餐,但暂无其他社区老人进入就餐,餐饮费和公寓内老人一样按食堂标价自己支付。此外,该食堂对本社区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该服务推行至今需求大、反映良好。其他对外服务,如助医服务定价每小时40元;看护照料服务平均每天(白天加晚上)150元;助洁35元/小时;助浴服务上门100元/次;拓展服务30元/小时;其他服务免费提供。公寓提供志愿服务、讲座、文体活动,且部分服务辐射整个社区。

三、当前社区养老公寓仍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资金来源不足。这是当前大多数社区养老公寓面临的首要问题。现阶段,公寓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入住老人缴纳的费用和政府补贴,并且想要获得政府补贴,根据《海淀区养老照料中心(养老机构)辐射区域内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施方案》的规定还需要公寓完成规定的服务量。政府对养老服务的服务量补贴分为两种核算方式:一是精神关怀、教育培训、志愿服务三个项目需要开展服务的照料中心或养老机构提供服务方案,方案上详细记载开展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构成、数量、活动内容等信息,根据此信息核定服务人次,如每场次30人以上的,1小时以上的给予2,800元补贴;二是短期照料、助洁、助浴、助医、拓展服务这五个项目按照“标准小时”核定服务量补贴。

目前,育新养老公寓在提供养老服务过程中仍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首先,育新养老公寓作为中小型养老公寓,发展前景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其功能开发也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公寓各项服务中政府补贴的力度不足,从海淀区民政局办公室2017年8月印发的《海淀区2017年养老服务机构辐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来看,政府对养老机构有对外辐射功能的服务提供7~180元不等的补助;对于入住公寓的老人,政府对公寓也有相应的按人数补贴(可自理老人,北京市标准300元/人,海淀区标准200元/人;不可自理老人,北京市标准500元/人,海淀区标准300元/人)以及床位补贴。但是,公寓对外为老服务的补贴申报程序较为繁琐,补贴落实不及时、不到位,导致公寓宁可不去提供服务而主动放弃补助,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资金来源;最后,养老公寓的社会资金吸纳力量不足,没有任何非政府组织的介入,错失了巨大的社会融资市场;最后,养老公寓市场整体缺乏融资保障体系,导致融资供给的总量和效率都受到极大影响,进一步限制了养老功能的开发与拓展。

(二)专业护理人才缺乏。养老公寓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而专业护理人才是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育新养老公寓的人才队伍建设目前遭遇困境。首先,护理专业人才需求大,但人才输出渠道单一、供给不足。目前,公寓内护理人员仅11人,且均为实习生,转正后工资待遇低且责任风险大,社会地位和劳动保障均不高,这导致公寓本身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还要面临现有护理人才流失的问题;第二,公寓内员工结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正式员工数量少且基本为女性,很难完成一些体力强度要求大的工作,也很难照顾到男性老人的需求。由于员工人数不够,公寓内员工既负责公寓内部的服务,又要进行居家服务和参与志愿活动,因此很难达到员工内部专业化分工,大大降低了员工的专业性。此外,公寓内工作人员多为实习生,虽然有一定的学习和职业培训经历,但是在技术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和培训指导等方面仍不够专业化,且相关养老护理培训未按照其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确定,初级、中级和高级护理员的培训学时不清,不能达到《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高级甚至中级养老护理员的要求。总之,专业人才的缺乏与流失,阻碍了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也限制了养老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完善。

(三)第三方机构参与合作滯后。目前,育新养老公寓虽已与北医三院、权金城和其他保洁餐饮类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但第三方机构在参与养老服务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公寓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低,也没有清晰的定位和市场导向,未来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很多优秀的合作商不了解或者不敢轻易加入,大大降低了合作的可能性;第二,基于传统观念,老人们对政府以外的第三方机构持不信任态度,不愿向其提出服务需求,最终导致第三方机构缺乏合作积极性;第三,公寓虽与第三方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公寓只充当机构与老人之间的桥梁,没有更加深入的合作交流,合作形式单一且缺乏互相促进的体制;第四,公寓与政府和NGO之间的合作存在局限性,沟通不畅、渠道不通等问题使得合作效果大打折扣,影响到多元主体效能的发挥。

四、社区养老公寓功能完善路径

(一)开辟多元融资渠道。兴办并发展老年公寓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我国老年公寓不断发展。政府首先要将老年公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给予专项的财政拨款,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并简化财政拨付的程序;其次,要充分考虑老年公寓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开发政策支持,除了在租、税、费等方面提供减免的优惠条件外,还可放宽其房地产开发商在银行贷款的申请,政府按照开发商实际情况予以差额补贴等,以激发开发商开发老年公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政府需要加大开发老年公寓的宣传力度以引起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重视老年人养老问题,从中挖掘并有效利用丰富的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服务。除此以外,公寓自身也承担着重要责任,公寓建设者可让合作方垫资建设,建设者将未来的受益用于偿还建设资金,或用一部分房子产权来抵押建设资金等,通过不断地吸引社会资金力量,打破之前大部分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扶持的局面,为公寓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最后,市场机制也应发挥其最大作用,通过市场调节来达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渠道的目的,充分挖掘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以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多渠道地投资兴办老年公寓,以充足的资金和预算带动老年服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二)加强专业护理人才建设。养老公寓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其养老功能的发展,因此加强专业护理人才的建设非常重要。首先,在人才的培养培训方面,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培养培训体制机制,不断为养老产业输送专业的护理人员,走出养老产业专业人才储备匮乏的困境;其次,养老公寓在工作人员入职前应与其签订正式有效合同,降低其职位风险。对于入职护理员,政府、养老公寓和社会三方应协调配合,通过政策制定、养老行业内人才学习调配、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机制等提升其社会地位,加强其留岗工作意愿;最后,人才队伍的规章制度和服务的规范性方面也应同步提升。在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实行包干制,责任到人,充分保障老人的权利。同时,社会人才服务平台和老年人才服务平台也可以纳入养老护理体系中来,充分发挥社会专业医师护师以及老年人的优势和特长。在护理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在基本服务基础上提供精细化服务,如建立老人生活档案、为老人身体状况做日评估、为老年人制定个人服务套餐等。

(三)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合作。首先,政府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对老年公寓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主体正确看待老年公寓的发展趋势和养老功能,促进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养老公寓的建设。同时,政府应该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为第三方服务机构搭建信任平台,增加老年人对这些机构的信任度,推进合作和服务的深入提供与提升;其次,在与涉老机构的深入合作沟通方面,可以通过多个直接或间接主体,如养老公寓、老年大学、养老服务信誉企业等进行多方协作,通过召开宣讲会、通讯沟通、机构陪同服务等手段,使老人能够有效及时地反馈问题,使多元主体能够共同提供服务,减少服务流之中存在的非持续性、障碍性,充分共享技术资源,发展智慧养老。此外,为了使老人可以通过多元主体中的任何一个主体获得所需,多元主体间要确保沟通顺畅,减少沟通存在的时差性和阻碍性,通过线下线上、分享会、报告会,共同制定发展规划,确定服务定位,最大限度地为老人提供充分充足的完善服务,为老年公寓的功能提升注入创新活力,提高可持续性;最后,政府应充分协调社会其他力量如行业协会、NGO等相关社会组织,让他们参与进来成为新的助力主体,利用其高效灵活的特点来降低老年公寓的服务成本,开发多样化的服务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同昌.面对银色浪潮[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2]任强,沃尔夫冈·卢茨,郑晓瑛.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城市化和教育发展的影响——首届中国老年学家前沿论坛主题讲演录之五[C].首届中国老年学家前沿论坛,2005.

[3]杨莹.中国城乡老年公寓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6.

[4]王文龙.精细化服务在老年公寓管理中的应用[N].中国社会报,2018.3.5(4).

[5]白玫,朱庆华,郭骅,曹卫锋,郭亚晋,谷晓芬.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养老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29(3).

猜你喜欢
完善路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高教领域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路径研究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完善路径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