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019-01-02 09:44程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对外开放区域经济高等教育

关键词:广西;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广西(东盟)财经研究中心开放性课题(课题编号:2018DMCJYB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0月26日

一、广西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成效显著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教育对外发展环境。近年来,广西出台《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广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总体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2016年,广西与教育部签署了《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助力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人文交流基地和教育国际合作交流高地。此外,广西区领导定期出访东盟国家,建立了与东盟国家高层教育交流对话机制,还设立了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并资助区内12所高校建设了外国留学生公寓楼,提升了来桂留学生的吸引力。

(二)留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品牌效应逐步提升。一方面扩大出国留学人员规模。近年来,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项目每年资助2,000万元,十余年来派出的上千名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后报效祖国,目前已成为广西各行业的精英人士,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广西仍有6,000多名学生在东南亚国家学习;另一方面积极打造“留学广西”品牌。广西招收留学生的高校有29所,留学生国别105个。2017年来桂留学生近13,000人,比2016年增长了17%,其中东盟学生1万多人,创历史新高。广西已成为东盟国家留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地之一和全国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广西与东盟国家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学生跨国就业市场的扩展和商业贸易的往来。

(三)平台建设风生水起,智库作用日益凸显。广西着力打造了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展、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和中国-东盟国家级教育培训中心等平台,各高校紧紧依托平台建设,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形成了办学优势,探索了人才培养、交流新模式。如,广西大学形成了中国-东盟战略研究基地的研究品牌,广西民族大学依托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积极传播汉语言和中华文化,广西医科大学建设了中国-东盟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广西中医药大学建设了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这些高校均发挥了各自学科专业优势,为东盟国家培养教育、经济、法律、卫生等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方面做出了成效。

(四)创新合作模式,办学卓有成效。目前,广西有13所高校与境外知名高校举办18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有6所高校举办7个高等专科教育项目,合作模式逐步多元化。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已为老挝、缅甸、越南等国家举办培训班68期,培训学员1,300人次;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汽通用五菱顺利与印尼合作在西爪哇省成立了“印中汽车学院”,开设两个班为印尼开展汽车人才订单培养。广西高校已在东盟国家建成7所孔子学院,累计57,000多名东盟国家学生注册进行学习,有效传播了汉语和中华文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二、广西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一)对外合作机制尚未成熟,合作办学规模较小,总体水平不高。广西与境外国家、地区教育合作行动框架和一系列合作机制尚未成型,高等教育的跨国质量评估与资格认证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广西高等教育对外合作规模偏小,办学层次偏低。2017年,广西常住人口数量在全国排名第11位,GDP总量在全国排名第17位,但广西仅有18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数量上远远落后于黑龙江(176个)、上海(111个)、江苏(102个)、北京(99个)、河南(91个)等省市。办学层次上,广西与境外的合作办学项目以专科、本科层次居多,缺乏研究生以上的合作项目。

(二)来桂留学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一是来桂留学的学生结构层次较单一,学历生比例不高。广西高校在海外的知名度还不够高,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程度偏低,2016年广西接收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为5,270人,占全区留学生的41.19%,低于全国的47.42%。这些留学生以语言进修和短期交流生偏多,技能型专业学生比例偏少,部分学生结业后选择到其他省市攻读学位;二是出国留学规模总量不大,学历教育数量较少。2016年广西高校在校生到境外高校交流学习共3,638人,仅占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83.8万)的0.44%。

(三)公派出国留学以访学进修为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支撑力不足。目前,广西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多为6~12个月的访问学者,学历教育数量占比较低。且公派出国留学所赴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数虽逐年上升,但仍以财政经费资助项目及广西高校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交流项目和教师培养项目为主。从2016年广西公派出国留学调查情况来看,留学人员中理工农类约41%、医学类约22%、人文社科类约37%,而从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海洋产业、装备制造、金融、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专业的人员较少。

三、广西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构建政府高层合作新机制,服务区域经济新发展。广西与东盟陸海相连,在“一带一路”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广西沿海、沿边地区快速发展,开放型园区平台体系、临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要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期,以东盟国家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加强政府高层互访,积极学习和借鉴东盟国家教育发展经验,推动形成与东盟国家定期交流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拓展教育、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加强双向留学工作,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急需人才。来桂留学方面,逐步增加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名额及奖学金经费,鼓励和支持高校打造“留学广西”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利用糖业、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石墨烯、新能源汽车、中药学等学科优势,单独举办或联合开发针对外国留学生的专业和课程,为外国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出国留学方面,鼓励高校在校生出国研修交流,加大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项目力度,通过与国外高校开展学分转移和互认、联合培养等方式,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国际视野,提高专业研究能力,为广西培养一批生命科学、海洋产业、现代农业、有色金属、新能源、金融等领域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

(三)加大合作办学力度,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多渠道加强广西高校的对外宣传,提升来桂留学生的吸引力,培养潜在留学生群体。加大区域间合作院校师生交流力度,提高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推动广西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引进与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现代能源、生态环保、海洋空间利用、智慧城市、高铁与轨道交通、健康医疗、现代服务业等广西重点发展的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高校“走出去”办学,共建海外院校、特色专业、培训机构。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以泰国、印尼、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为重点,实施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留学生项目和东盟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培养国际化的职业教育人才。

(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营造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孔子学院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了解的重要窗口和增加双方人民友谊的桥梁作用,组织各类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间的活动,促进东盟国家对广西的认知与了解;二是通过广西现有的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培训,加大汉语国际教育等技能型学生到东盟国家学习、实习规模;三是持续推动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以共建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为平台,探索桂港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新模式,提高广西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开放合作的能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麦艳航.东盟留学生跨境教育规模与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5.

[2]王勇辉,管一凡.中国对东盟教育服务贸易:优势、问题与对策[J].东南亚研究,2014.5.

[3]王现彬,程媛.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广西研究生教育发展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7.3.

猜你喜欢
对外开放区域经济高等教育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