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书下注释商榷

2019-01-02 09:00庄文锦
西部学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脚跟神明本义

摘要:通过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劝学》一课的文言注释的分析,发现其中有三则注释存在一定的问题:题目“劝学”之“劝”是“勉励”的意思,教材失注;“吾尝跂而望矣”之“跂”是“企”的通假字,教材漏注;“圣心备焉”之“圣心”应注为“通明的思想”更为妥当,教材偏注。

关键词:苏教版;文言注释;商榷

中圖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8-0097-03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给当代人的阅读与学习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文言文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为辅助教学,教材编者们会给每篇古诗文课文配以若干文言注释,帮助师生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章大意。语文教材作为教学范本,编者选择的文言注释以稳妥为基本原则,大都是经过了长久的考察与订正,得到普遍认可,具备相当的权威性和准确性的解释。然而,由于时代久远,汉语语言的变化的复杂与多样,仍有一些文言字词句在解释存在一些可待商榷的空间,而由于解释不同,对古诗文的理解就会出现差异。荀子的《劝学》是一篇经典的古代说理文,被各版高中教材收录为必修课文。《劝学》是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版本)与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版本)教材的共通篇目,笔者对比了苏教版和人教版两版教材为本课搭配的书下注释,发现其中存在些许差异。而本文以苏教版为主要探讨对象,笔者搜集查阅相关文献,对其中的三则注释进行了探讨。

一、“劝”之失注

古代文言文的题目往往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直接点明文章主旨,“劝学”一题就是典型。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鼓励人们要努力学习,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也是一篇精彩的古代说理文。文章的核心在于题目中的“劝”字。但苏教版教材对本文篇题的注释仅涉及选文的版本信息、荀子的生平简介这类文化常识的补充,对题目中的“劝”字并未加注。笔者认为,不注“劝”字有所不妥。

人教版教材对标题“劝学”中的“劝”作注为“劝,鼓励”,这是“劝”字的本义,见《说文·力部》:“勸,勉也。”[1]699“劝”字原来的繁体字形为“勸”,是形声兼会意字,从力,雚声。“雚”为象形字,表示“鹳”鸟,这种鸟有逆水觅食的习性,故古人造“勸”字表现此鸟力争上游的样子,用以表示“鼓励,勉励”的意思[2]1015。后来,人们觉得这一字形比较繁琐,在宋元时期,左边的“雚”被简化为符号“又”,造出“劝”这个简化字形并沿用至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勉之而悦从亦曰勸。”表示“劝”多用于积极的鼓励,而不用于消极的劝阻。[3]416“劝”表“鼓励”义在先秦文献中十分常见,如《易经·兑卦第五十八》:“说之大,民劝矣哉。”《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4]257但现今常用的“用道理说服”义是从本义引申而出,但这一后起义的使用更为普遍,逐渐超过本义,变成现代汉语中“劝”的主要含义。所以,若不对“劝”字加注,学生很容易望文生义,误以为“劝学”中的“劝”是“说服”的含义,把“劝学”理解为“劝说人学习”。

当然,如此解释到现在看来也并非不通。但文言文注释需要用“回到历史现场”的态度与方法进行考察[5]。查阅与《荀子》同一时期的文献可知,“劝”在先秦时期已出现了“劝说”的含义,不过,当用“劝”表“劝说”义时,大都是地位较低之人对地位较高之人进行的“劝说”。比如《国语·晋语六》:“郤至使人劝王战,及齐、鲁之未至也……己劝君战,战败……”《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陈文子曰……重丘之盟,未可忘也。子其劝行。”《韩非子·外储说上》:“欲先知王之所欲置以劝王置之,于是为十玉珥而美其一而献之。”[4]257这一用法直至汉代依旧未变,《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其大臣乃复劝王毋下三国。”[6]2006《史记·商君列传》:“劝秦王显岩穴之士。”[7]2235显然,这与荀子写作“劝学”的语境和目的并不相符,故“劝学”之“劝”只能解释为“勉励、鼓励”。

而苏教版教材不注此字,应是考虑到“劝”之“勉励、鼓励”义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古义与今义并无不同,所以省去不注。但正如上文所述,由于“劝”的另一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更为常见,极有可能让学生产生误解,且此误解在现代语境中解释篇题依旧可通,却已偏题目原意远矣。故笔者认为,“劝”字有标注的必要,需要加注。

二、“跂”之漏注

“吾尝跂而望矣”中的“跂”字,在2008年6月第5版的苏教版教材中注为“跂(qì),提起脚跟”,而在2014年6月第6版的教材中更改为“跂(qǐ),踮起脚跟”,最新的2019年6月第8版教材依旧作注为“跂(qǐ),踮起脚跟”。可见,教材对“跂”字的注释在字音和字义上都发生了改变。这不免引起笔者的疑惑与关注,为何编者要作此更改,更改后的注释是否就是准确的呢?

“跂”字的本义指多出的脚趾,见《说文·足部》“跂,足多指也。从足,支聲。”[1]84《庄子·骈拇》“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4]2211中的“跂”就是此义。“跂”字在《汉语大字典》中有五个读音,分别为“q픓qǐ”“q씓jī”“zhī”[8]1535。读“qǐ”时有3个义项,第2个义项为:“通‘企。踮起脚跟。”读“qì”音时,义项为“垂足坐”。[8]3689而查阅《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今汉语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辞书,“跂”在表示“踮起脚跟”或“提起脚后跟”的相关义项时是“企”的通假字,都读“qǐ”。

“企”字是典型的会意字,甲骨文的字形为,上部分是一个站着的人形,下部分特别画出了人的足趾以示突出,《说文·人部》:“企,举踵也。从人,止声。”段玉裁注:“跂予望之。”[1]1459表示“踮脚而望”的含义,后引申为现今常用的“盼望、希望”义。“通假字”作为古文中最为常见的用字现象,判断通假字的重要标准就是两个字在古代的读音相近或相同。据《康熙字典》:“跂,《广韵》丘弭切。《集韵》遣尒切。并与企同。”[9]1201可知“跂”与“企”古音相同。而“跂”通“企”的用法在先秦的其他文献中也能找到,如《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马瑞辰传笺通释:“跂,即企之假借。”《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陈奂传疏“跂,俗企字。”[4]2211可见,“跂”在表示“踮起脚跟”的含义时是“企”字的通假。

所以,“吾尝跂而望矣”的“跂”在表示“踮起脚跟”的含义时应读上声,苏教版教材的编者将读音由“qì”改为“qǐ”是正确的,但还应注明“跂”为“企”的通假字,加上“跂,同企”(苏教版教材注通假字的术语为“某,同某”),注义为“踮起脚跟”。

三、“圣心”之偏注

由于语文教材的范本性质,被选入教材的文言注释基本是已被大众广泛认可的解释。所以,即使教材版本不同,大部分共有篇目的文言注释大都只是在表述的语言有细微的区别,在主要内容和意思上一般并不会产生过大的差异。但笔者详细比较了人教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对《劝学》的注释,发现在“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上,两版教材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不同:人教版仅注“神明”“圣心”两个词,分别注为“神明,指人的智慧”,“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苏教版未单独注词,而注全句,解释为“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从句子的翻译中可知,苏教版将“神明”一词解释为“精神”,将“圣心”一词解释为“圣人的心境”。所以,两版教材在“神明”“圣心”两个词语的基本意思上已产生了比较大的异议,那为何会产生如此之异?这两种解释何者更为妥当呢?

笔者对这两个词首先从造字的渊源上进行了一番考证。“神”、“明”二字在上古时期多是单独使用。“神”字由“申”字孳乳分化而来,初指风雨雷电等气象之神,后词义扩充,变成了受到古代先民祭祀崇拜的造物主的代名词,见《说文·示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1]10随后,“神”字由此引申,逐渐发展出精神、智慧,世事变化难测等意思。而“明”字产生的时间很早,可见于甲骨文、金文,但《说文解字》并没有收录“明”字,却收了“明”字的异体字“朙”,释义为:“朙,照也。从月,从囧。”“明”的本义为光照、光亮,是先民见日月发光而造。由于当时可发光的自然物只有日月星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故先民们将日月星辰视为“明神”,“明”有了神的含义。“神明”一词大致出现在东周时期。人们把“神”和“明”组合在一起,用“神明”来泛指天地间的一切神祇。如《左传·襄公十四年》:“民奉其君……敬之如神明……。”随后,又因人们对世间万物产生了哲学上的思辨考察,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神明”一词发展出更为丰富广阔的抽象内涵。比如在诸子文章中,“神明”或与“德”相系,或成为人之精神的代名词,或可用来表示超然的智慧。[10]

同样,从造字的发展变化来分析“圣”、“心”。《说文》收“圣”与“聖”字。《说文》:“圣,汝颍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1]2756“圣”是古代方言,表示掘土的含义,与文意相差甚远,略去不论。《劝学》中的“圣”义其实来源于古“聖”字,在甲骨文中,“聖”字“象人上着大耳,从口,会意。聖之初谊为听觉官能之敏锐,故引申训‘通,贤圣之义,又其引申也。”[11]231《说文·耳部》:“聖,通也。从耳,呈声。”《字源》:“聖、聲、聽三字同源……意义乃有别,然古此三字亦互相通用。”[12]1047从上述材料可知,“聖”字本义指听觉敏锐,后引申为明智、通达。如《尚书·洪范》:“睿作圣。”《老子》:“绝圣弃智。”王弼注:“圣,智才之善也。”[4]1835故“圣人”一词在先秦时期往往指聪明通达的人,与后世“神圣伟大的人物”的意思并不相同。[13]138再看“心”字,“心”是最初的象形文字,甲骨文的字形就像人的心脏,本义也是指人的心脏器官。但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于是“心”的含义从心脏这个身体器官引申出了思维、思想、感情等丰富的意思。

但为文言文作注,不能局限在字源的考辨,还需联系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进行解释。教材所选的四段文字仅是《劝学》篇的前一部分,而且是在原文并不连续的几个语段,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也割裂了原本的行文逻辑,难免会出现对部分语句的理解感到迷惑的情况。两版教材的编者出于不同层面上的考量为这句作了注释,人教版“人的智慧”“通明的思想”的解释是在认知层面上论学习的重要意义,而苏教版教材“精神”、“圣人的心境”的解释则从个人道德修养的层面上讨论学习对人的道德修养的作用。苏教版把《劝学》一课被安排在“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单元,编者应是为了契合单元主题而作此注。所以,笔者认为,人教版和苏教版对“神明”的解释都有一定的依据,但从《荀子》后面的篇章来看,人教版对“圣心”的注释更贴合荀子的原意,比如在《荀子》后面的篇章中,有《荀子·儒效》:“知之,圣人也。”杨倞注:“通于学也。于事皆通,则与圣人无异也。”[14]125《荀子·解蔽》曰:“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也。”[14]407可知,荀子以知言圣,故苏教版的“圣人的心境”过于意译,建议改注为“通明的思想”。

为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作注是一项十分困难且繁琐的工作,在数量如此庞大的注释中难免会存在些许问题。笔者经过考证,对现今苏教版《劝学》一课的文言注释提出了一些质疑和建议。广大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更加细致、谨慎地对待书中的注释,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考,能够运用多方资料进行考证调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完善文言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2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3]王力.古代汉语(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宗福邦等.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韩涵.教材中古诗文注释的改动及其原因——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9(8).

[6](汉)司马迁.史记(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汉)司马迁.史记(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汉语大字典[M].汉语大字典出版社,1997.

[9](清)张玉书等.康熙字典[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10]张磊.“神明”考释[J].湘南学院学报,2018(3).

[11]何金松.人类画廊[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2]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13]詹鄞鑫.华夏考-詹鄞鑫文字训诂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作者简介:庄文锦(1995—),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单位为苏州大学,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脚跟神明本义
羊的吻
“脚跟疼”小心足底筋膜炎
拓展游戏
岭南那些与水相亲的神明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
倘若,这世上有神明
大连书家之张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