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支轴国家①的战略选择与平衡

2019-01-02 09:00毛宇
西部学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俄罗斯

摘要: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是从原苏联独立出来的地缘支轴国家,其地理、人口、工业发展情况各有自己的优势。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战略选择和平衡,特别是如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等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哈萨克斯坦通过建立单一、世俗、全国的政治权威,加强国家认同缓和族群矛盾,深化与俄罗斯、中国等周边大国的关系,注重与西方及伊斯兰国家的交往,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安全和发展。乌克兰选择激进的以民族性建构国家的原则,有意疏远俄罗斯积极“融入”西方,引发严重动乱和军事冲突,造成了东西部事实上分裂的局面,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地缘支轴国家;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战略选择与平衡

中图分类号:D83/8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7-0049-04

前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均面临独自探索现代化主权国家建构的难题。其中,俄罗斯凭借自身优势在继承前苏联大部分遗产后,逐渐确立起在欧亚地区事务中的核心地位,成为独联体内部发展的“重心国家”。而其他14个加盟共和国,则根据自身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走上了各自独立的发展道路。但时至今日,这些国家在发展状况上却呈现出千差万别,其中更是以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差距最为瞩目。

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曾分别位居独联体国家中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在地缘敏感度、政治体制、经济结构都十分类似的情况下,开始了各自民族国家的探索之路。但经过28年的发展历程,两国却在经济成就、社会稳定、民族关系等方面产生了天壤之别。根据2018年各国公布的GDP统计数据来看,人口超过哈国两倍多的乌克兰,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却低于同期哈萨克斯坦。②它因深陷西方和俄国复杂的地缘冲突,在失去了克里米亚半岛后,还面临着国内东西分裂、境内俄族民众此起彼伏的“脱乌”运动。总部位于伦敦的市场咨询权威机构IHS Markit更是在2018年发布报告称“乌克兰是最脆弱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③

同样面临大国角逐的哈萨克斯坦,却在渡过了建国初“休克疗法”所带来的阵痛后,通过巧妙的平衡外交、和缓的民族政策、务实的经济改革实现了国力和经济的腾飞。也正如前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所说的那样:“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国家,拥有自己的面貌、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地位”。④

本文之所以选取二者作为比较对象也主要是基于现实意义和客觀条件。从现实意义来看,一方面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都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沿线重要伙伴国,是我国“西进”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支点,因此两国内政外交的成果无疑会影响到我国对外开放的成效。另一方面由于两国都处于“敏感地缘”带,在应对大国博弈中的正反经验对于我国研究区域热点中的小国变量,避免陷入“政治陷阱”也有重要意义。此外,从客观条件来看,二者在独立前相同的政治体制、计划经济模式,以及独立后所面临的复杂地缘环境、国内政治改革等问题上的相似点,这也为二者之间对比的可行性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独立伊始两国发展条件比较分析

(一)地理、人口、工业情况对比

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作为前苏联最为重要的几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在独立之初都有相较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发展优势。在国土和自然环境方面,乌克兰作为前苏联重要的“粮仓”,国土面积60.35万平方千米,可耕地占国土面积的56.1%、草原占13.6%,拥有的黑土地占世界黑土地总量的30%,对发展农业极为有利。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272.49万平方千米,可耕地占国土面积的8.9%、草原占68.5%,⑤是前苏联重要的畜牧产业基地。

在人口数量上,乌克兰也一直领先于哈萨克斯坦,截止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乌克兰人口约为4227.96万人⑥,哈萨克斯坦人口总数为1837.6万人。⑦而在民族构成上,两国都属于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乌克兰族和哈萨克族所占比重均不到80%,⑧哈萨克斯坦更是在1989年才实现自1926年以来哈族人口首次超过俄罗斯族,所以两国在独立后也都面临维护民族团结,培养现代国家认同的重任。

在工业基础上,乌克兰作为实力仅次于俄罗斯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上都有雄厚的实力,在食品加工、纺织、制糖等轻工业上有相对的优势。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虽不处于苏联经济核心区域,但凭借丰富的有色金属和油气资源,成为前苏联时期重要的能源基地,在油气勘探、金属冶炼等能源重工业上积累了一定优势。但就综合而言,乌克兰作为前苏联欧洲核心经济区域比起相对偏远的哈萨克斯坦仍然有着重要的发展潜力。

(二)地缘政治环境特点

国际舞台上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除了自身所拥有的客观物质资源和政治取向,外部政治环境同样决定着国家发展的质量。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是前苏联通往世界的重要战略通道,也是冷战期间苏联对抗“北约”的重要海陆堡垒。冷战的终结使欧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乌克兰从前苏联的一个行政区域变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实体,成为联系欧盟和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地缘交叉点,充当了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缓冲区,而这意味着乌克兰必须在东西方地缘夹缝中寻求自身安全和发展。

与此同时,同样脱胎于苏联的哈萨克斯坦,则雄踞欧亚大陆的中心区域,是连通欧亚文明的重要桥梁。通过哈萨克斯坦,可以把欧洲、东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活跃区域连接起来,产生不可估量的政治经济效应。这也正如英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说的:“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支配全世界”⑨。处于欧亚中心的哈萨克斯坦在独立之后面临大国博弈的争端,如何融入新的国际地缘政治现实,保障自身主权和国家稳定,无疑也是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在冷战结束的历史环境下,处于中东欧枢纽的乌克兰地缘压力客观上是要大于哈萨克斯坦。但相比于偏距中亚的哈国,乌克兰无疑更能得到西方和俄罗斯的关注,若能够平衡大国地缘博弈利益关系,那么“地缘支轴”往往更多的会是一种机遇。

(三)独联体“差班生”的“逆袭”

通过各方数据分析,乌克兰无论是在人口、工业基础、地理位置等发展要素上明显优于哈萨克斯坦,因此也“理应”成为发展更好的一方。但政治发展的客观复杂性,深刻制约着后发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后的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虽然都以西方为模板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但乌克兰的“民主化”却并没带来西方式繁荣,在平衡西方和俄国关系上的失误更是造成了国家的分裂和冲突;相反,哈萨克斯坦则通过建立单一、世俗、全国的政治权威使国家权力合法化,在政治社会稳定中促成了国家经济的增长。

同时在外交选择上,哈国有所“依重”地深化同俄国的关系,但也不失灵活地加强同中国、欧盟以及美、日等大国之间的联系。哈萨克斯坦一方面“依托”俄国实现了国家安全、民族关系稳定,减少了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成本。另一方面,则通过多边外交对冲“搭车”俄国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维护了本国的主权。事实也证明,与乌克兰深陷“地缘诅咒”不同,如今的哈萨克斯在各方势力的争夺中反而提升了国际地位,改善了战略环境,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地区政治博弈。

二、乌哈两国与俄关系的“恩怨情仇”

(一)乌哈两国与俄关系的历史概述

从历史来看,无论是乌克兰还是哈萨克斯坦,在1991年独立建国前都没有出现过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如今两国构建民族国家国名中的乌克兰和哈萨克在历史上也只是一种民族和地理的概念,并且两国都始终难以摆脱对周边国家的依赖,在历史上更是多次被周边强国入侵,尤其是近代以来被俄国兼并更使两个国家都不同程度的保留了俄罗斯文化。

地处东欧平原南部的乌克兰,其主体民族乌克兰族同俄罗斯民族一样,同属于东斯拉夫人,并多数信奉东正教,与俄罗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事实上,两个民族虽系出同源,却由于乌克兰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处于一种“中间地带”的位置,其内部文化已然受两种不同“圈层”的影响。从13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乌克兰先后经历了立陶宛、波兰、波兰—立陶宛共和国、哈布斯堡帝国的统治:17世纪中期开始,东乌克兰便一直处在俄罗斯帝国的统治之下。⑩因此,早在15到16世纪左右乌克兰实际上就已经分裂成东西两种不同的文化认同。以第聂伯河为界,西乌克兰地区的居民受波兰、立陶宛两国文化影响,在内心文化认同上是倾向于融入欧洲,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民众笃信天主教;但与此相反的是在东乌克兰地区的民众,由于在长期和俄国的交流中已经逐渐接受了俄罗斯文化认同,其居民也大都信奉东正教。

不仅如此,乌克兰国内民族分布状况也与东西区域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占全国人口77.8%主体民族乌克兰族主要分布在乌克兰西部地区,而在境内人口占比17.3%的俄罗斯族却主要分布于乌克兰工业贸易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这便造成了乌克兰国内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占有人口比重优势地位的乌族在贸易占比上却远落后于人口少于自身的俄族民众,并且这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占有现象,在乌克兰独立以来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伴随着地区、文化、民族差异的不断放大和加深,此外加上乌克兰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生态,也使乌克兰在平衡欧洲和俄罗斯关系时难以有效整合全体国民认同。

与乌克兰有着相似历史境遇的哈萨克斯坦,在独立初同样存在着缓和境内哈族和俄族关系、平衡西方和俄国关系的外交重任。早在18到19世纪,沙皇俄国就凭借武力逐步征服了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地区,自此哈萨克斯坦开始被纳入俄国版图。沙俄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开始在中亚地区推进“俄罗斯”化进程,加上此时俄国本土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大量失去土地的俄族群众开始迁居中亚地区,使得大量俄族人定居哈萨克斯坦境内,并在1926-1989年期间出现了俄族人口高于哈萨克族的现象。因此在沙俄残酷殖民历史以及苏维埃高度集中政权记忆的影响下,哈萨克斯坦同样存在着对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的不满以及去俄罗斯倾向。

(二)獨立后两国与俄关系现状

对于乌、哈两国而言,同俄罗斯在历史上的“互动”,更多的是带有一种“被殖民”下的“悲情”色彩,因此在两国催生出一股“去俄化”的政治思潮,并深刻影响到了此后两国的外交抉择。

但与乌克兰独立后明显倾向于西方所不同的是,哈萨克斯坦在地缘政策上还是优先于俄国,并在现代国家认同建构上选择了以国家性来构建民族性,在保持合适的族群比例的同时,消解掉国家的族群性,努力将不同族群对民族的认同纳入到对国家的认同中,在确保哈族主体地位时也有效缓和了俄族民众的分离倾向。

独立后的乌克兰,因长久以来和俄罗斯在历史上的冲突,使得乌族民众对俄罗斯积累了太多的不满,独立民族国家的建立更是助长了乌族民众压抑许久的民族情绪。而乌族政治精英出于对政权利益的把控,并没有去疏导这种过激情绪,反而在内外政策上刻意去迎合,甚至有意借国内族群关系去平衡俄罗斯的影响。所以在构建国家认同时乌克兰选择了更为激进的以民族性构建国家性的原则,在迎合乌族群众“融入欧洲”意愿,巩固乌族政治精英权力拉大了和俄族民众的关系。

因此,即便从乌克兰第一任总统克拉夫丘克执政开始就主张不结盟、多元平衡外交,但在具体实践中乌克兰的政治精英明显是倾向于西方,从独立伊始就有意疏远俄罗斯而去积极“融入”西方。从1992年拒绝参加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到1994年2月成为原苏联所有加盟共和国中第一个加入北约“和平伙伴计划”的独联体国家,并在同年6月与欧盟签署伙伴关系协定,甚至在1997年10月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建立了具有反俄倾向的古阿姆组织。由于西方国家的政治许诺往往“口惠而实不至”,这一系列过激的向西方“一边倒”政策,不仅没有使乌克兰得到预期的收益,反而引起了俄罗斯猛烈的制裁,并严重影响乌克兰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构建。而此后的乌克兰族群政策也只是在已经断裂的民族关系上进行些许的修复,名义上的统一并不能内化为国家内部凝聚力,使得乌克兰在推行内外政策中同时受到来自国外和国内两种压力的影响。这也不难解释,当乌克兰第二任总统库奇马表现出想要缓和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时,落实到具体政策时往往含糊其辞。2013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更是如此,当东部工业基地顿涅茨克州出身的白俄罗斯裔总统亚努科维奇欲中止和欧盟签署的政治和贸易协议强化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时,随即就在乌首都基辅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最后亚努科维奇被迫下台流亡俄罗斯,乌克兰东西地区自此爆发严重的政治动乱和军事冲突,东部顿涅斯克、卢甘斯克两州事实上处于分裂状态,克里米亚通过公投加入俄罗斯。

与乌克兰政治动荡、民族冲突频繁不同的是,哈萨克斯坦独立建国以后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长期执政下,社会总体上处于稳定前进的状态,在内政外交及国内族际关系的应对上,哈萨克斯坦的政治精英展示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在独立初面对境内主体民族人口数量不足情况,哈政府一方面鼓励境外哈萨克族回归,使得独立以来回迁哈萨克人口超过75万,哈族居民比例在2012年初增长到64.6%。另一方面,则于1995年选择迁都到北部俄罗斯族聚集区城市阿斯塔纳?;以此吸引大批哈族人口迁入,平衡俄罗斯和俄族人在北部地区的影响。事实也证明这一系列政策,虽然使大量俄族人回迁,但也有效遏制了北部可能出现的民族分离势力,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同时促进了哈国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避免了乌克兰东西分裂的悲剧。

在对外关系上,哈萨克斯坦也并不像乌克兰那样“刻板”,在深化与中俄等周边大国关系时,也注重同西方以及伊斯兰国家之间的交往。正如哈政府2014年发布的《2014-2020年对外政策构想》中提到的,哈对外政策虽然优先方向依次为俄罗斯、中国、中亚国家,但是根本原则还是多边、平衡、务实、互利和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对哈国而言,“与周边国家,首先是与俄罗斯和中国在完全信任原则基础上保持互利友好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无论是对于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同盟还是中国倡议的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倡议等,哈萨克斯坦都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势,但同时为避免因过分依赖周边某一大国,哈萨克斯坦政治同时维系着与欧盟、美国、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做到了同为“地缘支轴”国家乌克兰所未曾实现的“左右逢源”,并一度充当了中亚地区撬动大国关系的重要杠杆,提升了自身在区域和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结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国内外诸多要素造成了如今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发展的迥异,但不可否认两国在对待区域主导大国俄罗斯的不同策略仍然是其中重要的变量。诚然,沙俄以及苏联时期并不愉快的“合作”经历,使得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必然存有对俄罗斯的愤懑,独立民族国家的建立又给予了两个曾长期依附俄罗斯的新兴民族国家“复仇”的最好机会。但从现实来看,虽然西方式的“民主”“繁荣”让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众多独联体国家感到“艳羡”,但过往历史发展的足迹并不会随着一段新历史的开始而终结,融入西方式的生活也不意味着要彻底打碎过往所发生的历史。

在融入“现代文明大家庭”过程中,相比于哈萨克斯坦,乌克兰选择了一种更为激进的模式。但相较于摒弃一种“旧思维”,脱离一个“大邻居”对乌克兰无疑是一种奢想。苏联的解体使得俄罗斯在高加索、中亚、西部边界都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并在这些新独立国家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下,俄罗斯自然地失去了许多亚欧大陆地缘政治中的关键棋子。但“即使失去了波罗的海诸国和波兰,一个依然控制着乌克兰的俄罗斯仍可争取充当一个自信的欧亚帝国的领袖。”?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无疑是其地缘安全、重振大国身份最重要的那一道红线。乌克兰政治精英在独立后的外交实践中,却在数次挑战着俄罗斯这一条最脆弱的“神经”,并想借此融入西方大家庭。但“西方路远,俄国太近”又使得乌克兰反而错过了修复国内民族关系最好的时机,加上国内政治的分化、民意的分离,使得乌克兰在现今的状况下下更难去统一国内共识,实现外交真正的平衡和自主。

虽然根据2019年4月21日乌克兰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当选新乌克兰总统,?但由于此前波罗申科政府通过的最新《宪法修正案》,将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视为“不可逆转的战略方针”,加上近年来“克里米亚危机”“刻赤海峡事件”等乌俄冲突的影响,使新一届乌政府并没有多少可以同俄缓和关系的余地。以至于对泽连斯基的当选,与白宫第一时间内送上祝贺不同,克林姆林宫方面则表现出了相对的冷淡,这也为本就紧张的乌俄关系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注 释:

①地缘支轴国家:美国地缘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在其代表作《大棋局》中提出的地缘政治学概念,指长期以来处于东西方大国地缘博弈的中心,有着特殊地缘政治战略意义的国家,其范围会处在动态变化中。乌克兰是最为重要的几个地缘支轴国家,哈萨克斯坦在作者看来在某种情况下也够得上地缘支轴国家。

②56,哈萨克斯坦1842.09亿美元,59,乌克兰1263.90亿美元。

③乌克兰被评为最脆弱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http://kz.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810/20181002798900.shtml

④《哈薩克斯坦2050战略》

⑤CIA World factbook.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resources/the—World—factbook/in—dex.html.

⑥2018年前5个月乌克兰人口减少10.7万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e/201807/20180702767787.shtml

⑦哈萨克斯坦人口总数达1837万人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e/201901/20190102827645.shtml

⑧CIA World factbook.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resources/the—World—factbook/in—dex.html.

⑨Halford J.Mackinder.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New York:Norton.1962(First published in 1919).p.150.

⑩麻洪川,丁梓越,刘绿怡,崔名赫,刘建忠,张晶.乌克兰地缘文化特征及其影响[J].世界地理研究,2017(3).

?现更名为努尔苏丹。

?转引自赵会荣《中亚国家发展历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51页。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极其地缘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泽连斯基当选总统.http://news.sina.com.cn/c/2019-05-01/doc-ihvhiqax6132799.shtml.

作者简介:毛宇(1996—),男,汉族,甘肃武威人,单位为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为中亚国家政治制度。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俄罗斯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失控的乌克兰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