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湘玉教授用滋阴镇潜安神汤治疗不寐病肝阴虚证经验介绍

2019-01-03 09:50辛通通董湘玉
关键词:董老钩藤滋阴

辛通通,余 辉,董湘玉*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不寐,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现代多称为失眠。临床主要以睡眠深度、时间的不足为主,轻者表现为入睡难,严重者彻夜难眠。在传统医学中称之为“目不瞑”、“不得卧”,多认为是邪犯脏腑、阴阳失调所致。《素问》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指出凡病邪犯脾胃,致使脾胃失和,会进一步诱发不寐。戴元礼《证治要诀》又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说明不寐的病因与阳气盛衰有关。心、肝、脾、肾的病变与本病密切相关。如思虑过度,内伤心脾;或体虚阴伤,阴虚火旺;或受惊吓,心胆气虚;或肝失舒泄,气郁化火,上扰心神,上述诱因均可导致不寐的发生。不寐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肝火扰心,或痰火扰心者以实证为主。虚证多以心、脾、胆脏腑虚弱,或水火不济为主。

董老师从老中医许玉鸣先生,是贵州省第一届名中医,多次参与编辑国家心理学专著,她注重前贤医家学说,熟知《皇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从中医基础理论等教学开始,临床验学。董老更是四十余载如一日,为中医心理学默默奉献,对不寐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诊治有明显特色。董老创立的养阴枣仁安神汤[1]体现了她灵活应用经方、重视临床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她立方遣药精当力宏,配伍考量严格,崇仲景之学而不泥,以《伤寒论》的经方为基础治疗失眠病,屡起沉珂。董老对于肝阴虚证型的不寐病,自创“滋阴镇潜安神汤”,治疗效果显著,论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董老认为阴阳的盛衰是引发不寐病的重要病机。如《灵枢·口问》中就有记载:“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寐矣。”指出阳气逐渐下降,阴气逐渐充盛,则入睡。反之,阴气逐渐下降,阳气逐渐充盛,则失眠。睡眠就是阴阳双方的此消彼长,故失眠的病理机制取决于机体阴阳的盛衰变化[2]。不寐多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脏腑亏损,肝血虚衰,多表现为肝阴虚体质,因此肝阴虚是老年人不寐的重要类型。肝阴虚是指肝津液或精血亏虚,阴气亏损,则阳气失去制约,导致机体肝阳亢盛表现,多以入睡困难、烦燥易怒、头昏、胁痛、潮热等症状为主。董老认为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灼耗肝阴;或热病后期,灼伤阴液;或水不涵木,肝失濡养,阴不制阳,虚阳上逆,扰乱心神,均会导致失眠。

2 治则与组方

滋阴镇潜安神汤方含百合、生地、天麻、钩藤、怀牛膝、石决明、炒枣仁、夜交藤、麦冬、白芍、当归、枣皮、川楝子,方由一贯煎、天麻钩藤饮、百合地黄汤加减而组成。方中以生地、百合为君,源于《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原方本为治疗情志病,而于本方中寓意舒情志,滋肝阴。生地正如《本草经百种录》:“专于补血,血补则阴气得和而无枯燥拘牵之疾矣。”入肝经养血,养阴津而清伏热;百合甘寒,功用益阴清热。天麻、钩藤为臣,肝阴虚,阳不受约,肝阳上浮,天麻性甘、平,钩藤性甘、凉,皆入肝经,共奏平肝潜阳。方中麦冬、当归、川楝子出自于《续名医类案》中一贯煎,张山雷评价此方“是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方中当归补血养肝,补中有行,去枸杞加用枣皮、白芍加强滋肝阴养肝血之功,辛凉之川楝子疏肝泄热,达补而不滞。又以酸枣仁、夜交藤入肝经,养血安神。石决明咸寒质重,助臣药平肝潜阳,牛膝引血下行。综上所述,滋阴镇潜安神汤君药为百合、生地黄,臣药为天麻、钩藤,酸枣仁、夜交藤、石决明、牛膝、麦冬、当归、枣皮、白芍、川楝子为佐,以协助君药、臣药加强滋阴、平肝作用。全方重用养阴之品与寒凉之品相伍,补大于攻,立足脏腑、情志、阴阳,共奏养阴平肝安神之功。

3 典型病案

患者佘某,男,74岁,首诊于2018年10月11日,主诉:失眠多梦3+年,加重1月。患者反复发生失眠3余年,近1月其病情加重。其临床表现为:难以入睡,梦多,每晚入睡约2~3 h,烦躁易怒,头昏,右胁隐痛,纳差,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舌边少苔,脉细弦数。中医诊断:不寐——肝阴虚证。中医治则——滋阴平肝安神,中医组方——滋阴镇潜安神汤加减,7副。组方:生地30 g,百合20 g、天麻(蒸服)10 g,钩藤(后下)10 g,麦冬15 g,白芍20 g,当归10 g,枣皮15 g,川楝子9 g,怀牛膝10 g,石决明(先煎)40 g,炒枣仁20 g,夜交藤12 g,火麻仁10 g。每天1副,水煎450 mL,150ml/次,3次/天,饭前30 min温服(其中石决明先煎20分钟,钩藤后下,天麻蒸服)。2018年10月18日二诊:患者诉诸症减轻,入睡5~6 h每晚,情绪稳定,胁痛、头昏减轻,大便质可,原方中去火麻仁,白芍量降至10 g,嘱继服14副。2018年11月04日三诊:患者诉无特殊不适。

按语:患者年老高龄,脏腑虚衰,肝阴亏虚,阴虚化火,阳气上逆,而致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胁络受损,则右胁隐痛,日久耗伤津液,肠道失润而致大便干燥,舌红,舌边少苔,脉细弦数,均为肝阴虚,虚阳上浮之舌脉症,故以滋阴镇潜安神汤加减,达滋阴通便,平肝潜阳之功。

4 结 语

失眠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发病率日益上升,不断困扰着人们生活。董老善用经方治疗不寐,遵循“方证相应”、“病机相从”原则,形成了不寐病特有的治病求本的治疗体系。临床上董老常常教导我们不要仅局限于疾病,更要关注患者本人,特别是失眠患者,与患者良好的沟通胜于良药。

猜你喜欢
董老钩藤滋阴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秋季养生 重在滋阴防燥
“剑河钩藤”上市
秋天滋阴败火的宝贝
钩藤总碱的热稳定性研究
垂垂老矣 念念联之
董必武的几个廉政故事
在董必武身边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