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利治疗NK细胞异常复发性流产经验

2019-01-03 22:28陈颖颖赵宏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细胞

陈颖颖赵宏利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两次或两次以上妊娠在28周内停止的现象。RSA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免疫功能障碍、生殖道感染、宫颈机能不全等,其中80%可能和免疫因素有关。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是源自骨髓干细胞、有细胞毒活性的免疫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后可通过不同途径发挥杀伤作用,参与机体的免疫排斥,可杀伤胚胎的同种异体抗原并导致移植排斥反应,其数量和活性的增加与同种免疫型RSA的发生密切相关[1]。

NK细胞异常RSA相当于祖国医学的“滑胎”,目前国内外西医治疗本病多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免疫球蛋白、环孢素A、糖皮质激素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而临床应用受限。中医诊治滑胎历史悠久,接受度高,不良反应少。赵宏利主任医师为何嘉琳主任学术经验继承人、何氏妇科流派主要传承人,赵师临证多年,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用中医药治疗RSA等疑难病症。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其诊疗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脾肾亏虚为本 赵师认为RSA的主要原因是禀质不足。妊娠时母体对胚胎中的异种抗原表现为特殊的免疫耐受,NK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强和数量的增加可以破坏这种免疫耐受,使母体识别胚胎半同种异体抗原的能力增强,则胚胎将遭受免疫攻击而导致流产[2]。赵师认为,母体对胚胎的低免疫保护状态相当于内经所说的“精气夺”,多因脾肾不足所致。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肾精不充,影响胎儿发育;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不足则生化失源,脾肾虚,气血不足,胎失所养,胎元不固,故屡孕屡堕。

1.2 瘀热为标 女性体内主要有两种NK细胞,外周血NK细胞(peripheral natural killer cell,pNK)和子宫 NK 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 cells,uNK)。妊娠后uNK细胞将持续存在于孕早期蜕膜中,尤其在底蜕膜上含量丰富。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发生蜕膜变,这是早期妊娠成功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uNK细胞明显增多,是孕早期子宫蜕膜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淋巴细胞,约占蜕膜组织淋巴细胞的50%~90%,一定程度上影响滋养细胞的侵入、胎盘的形成及母胎界面血管的重塑[1]。由于uNK细胞能够与胎儿滋养细胞直接接触,所以uNK细胞的毒性杀伤作用一旦发生亢进,将直接干扰胚胎种植,并引起胎盘细胞受损和蜕膜坏死,进而导致孕囊受损或发生不规则变形,最终引起胚胎停止发育或发育不良而导致流产[3]。赵师认为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这种异常攻击可理解为中医中的“邪气盛”。笔者观察发现,NK细胞异常升高的RSA患者多有瘀热、情急烦躁、失眠多梦、手脚心热、面部油腻、痤疮多发、小腹疼痛等情况。瘀热的形成一是由于患者素体阴虚阳旺,加之孕后阴血下注胞宫养胎,阴血愈虚,虚火益旺,热灼血瘀;二是患者屡孕屡堕,肾气受损,血行无力而不畅,致瘀血内停,且屡孕屡堕者多有人工流产史,清宫手术损伤胞络,血溢脉外,亦可形成瘀血,瘀久化热。瘀热伤络,血不循经,可见月经淋沥不尽;瘀热上扰阻于脑府,可见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瘀热入络,损伤血脉,积聚成块,可见腹痛;瘀热伤津,炼液为痰,结于肌肤,可见痤疮,瘀热内结,故难以受孕,孕后易堕。

综上,赵师认为NK细胞异常所致的RSA的首要病机为脾肾亏虚,亦与血热、血瘀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病性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多,肾阳虚、肾阴虚、脾虚是病之本,瘀血、湿热、痰凝是病之标,可分为肾虚型、肾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血虚湿滞型、寒热错杂型。

2 辨治经验

2.1 孕前 应辨证审因,预培其损。《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凡治堕胎者,必当察此养胎之源,而预培其损。”[4]36亦云:“凡妊娠胎气不安者,症本非一,治亦不同,盖胎气不安,必有所因,或虚或实,或寒或热,皆为胎气之病,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安胎之方不可执,亦不可泥其数月,但当随证、随经,因其病而药之,乃为至善。”[4]27赵师治疗本病时重视孕前调理,强调预培其损的重要性,孕前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2.1.1 肾虚型 症见屡孕屡堕、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目眶黯黑,或面色晦暗、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苔白,脉沉弱。治以补肾填精、健脾养血。常用五子衍宗丸: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各15g,或何氏育麟方:黄芪、淫羊藿、鸡血藤、怀牛膝各15g,太子参 20g,白术、川芎、香附、郁金、肉苁蓉各10g,当归、熟地、覆盆子、枸杞子各12g,菟丝子30g,蛇床子6g,甘草3g[5]。肾阳虚者方用《傅青主女科》温胞饮[6]41:党参 20g,麸白术、巴戟肉各 30g,菟丝子、山药、芡实、盐补骨脂各15g,盐杜仲10g,肉桂、附子各3g;肾阴虚者方用《傅青主女科》清骨滋肾汤[6]48:地骨皮 30g,丹皮、沙参、麦冬、玄参各 15g,五味子 3g,白术 9g,石斛 6g。

2.1.2 肾虚血瘀型 症见屡孕屡堕、宿有癥瘕、经行腹痛、经色紫黯、有血块,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或涩。治以补肾行气活血。赵师自拟厚胞汤加减:当归、川牛膝、丹参、鸡血藤各30g,熟地黄、杞子、菟丝子各20g,盐补骨脂、柏子仁、桑椹、王不留行子各15g,卷柏、泽兰、鹿角片、龟板各10g,阿胶珠6g,尤适于宫腔粘连薄型内膜者。

2.1.3 痰瘀互结型 症见屡孕屡堕、月经不调、经量异常、小腹微痛、带下量多、舌淡胖黯或有瘀点、脉滑涩。治以化瘀消癥、调和气血。方用《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赤芍、桃仁、丹皮各10g,茯苓15g。

2.1.4 血虚湿滞型 症见屡孕屡堕、神疲乏力、口淡纳呆、腹中绵绵作痛、头晕心悸、面色萎黄,或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治以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方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 9g,炒白芍 48g,川芎 24g,泽泻 24g,生白术、茯苓各12g。

2.1.5 寒热错杂型 症见屡孕屡堕、心烦易怒、两颧潮红、眩晕纳呆、倦怠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尖红或舌体胖大有齿痕、脉寸部浮大无力或虚数、尺部沉、迟或细弱。方用《伤寒论》附子泻心汤加减:制军、黄芩、附子各6g,黄连3g。

2.2 孕后 宜健脾益肾、分型加减。孕后赵师则以健脾益肾、固冲安胎为治疗大法,自拟寄生汤为底:菟丝子20g,肉苁蓉12g,桑寄生、川断各15g。兼实热合用泻心汤或息焚安胎汤:生地黄30g,青蒿、白术各15g,茯苓、党参各9g,知母6g;如兼上热下寒,必要时附子泻心汤;兼虚热合用两地汤:生地黄、玄参各30g,地骨皮9g,麦冬、炒白芍各15g,阿胶珠6g;兼痰热合自拟三青汤:炒竹茹、丝瓜络各10g,桑叶15g,六梅花6g;兼血虚合四物汤:当归、炒白芍各12g,川芎10g,熟地15g。

另外,针对“屡见小产、堕胎者,多在三月及五月、七月之间,而下次之堕必如期复然”[4]36的临床现象,赵师主张保胎需超过前次滑胎时间,并在与前次妊娠相同的农历月份做好避孕措施。

3 病案举例

周某,女,28岁,2017年4月17日初诊。患者于2014年孕67天因胎停行清宫术1次;2015年停经70天,有胚芽无心搏,行流产清宫术1次;2016、2017年各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1次。月经7天/30天,量少,末次月经日期(last menstrual period,LMP)为3月21日。平素冬季畏寒,手足冰有汗,小腹凉,夏耐热,易口糜。清宫术后两侧少腹时隐痛,额头痤疮,口下少许。溲黄,便偏烂,矢气多。舌淡红,苔白略腻有点刺,脉滑略缓。西医诊断:复发性流产;中医诊断:滑胎病,辨证脾肾亏虚、寒热错杂。治拟补肾健脾、活血清热。处方:制军、黄连各3g,黄芩、附子、龟板、鹿角片、阿胶珠各6g,葛根、米仁各20g,当归、川牛膝、丹参、鸡血藤各30g,王不留行15g。共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5月4日复诊。LMP为4月22日,经期发热,余同前。查血性激素、抗核抗体谱、甲状腺类、凝血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TORCH均阴性;NK细胞42.4%。B超:内膜厚度0.5cm,子宫内膜连续性似见中断: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囊性结构,子宫肌层钙化斑,双卵巢卵泡偏多,优势卵泡1.4cm×1.2cm。前方加荔枝核、橘核,共12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6月1日再诊。额头痤疮明显改善,LMP为5月26日,经前腰酸热,经期腹痛2天。5月18日B超:内膜0.4cm,子宫肌层钙化。经期加服桂枝茯苓丸,每次4g,每日2次。

6月15日再诊。患者6月2日行粘连分离术后,自觉咽隐痛如物梗阻至今,余无殊。前方去制军、黄芩、黄连、葛根、附子,加制半夏、川朴、苏梗、茯苓,共13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6月29日诊。LMP为6月24日,经前腰酸热,经期腹痛不显,咽隐痛如物梗阻止。效不更方,前方予14剂巩固疗效。

7月27日诊。近日上唇内口糜,便烂易泻,肛门热。前方去制半夏、川朴、苏梗、茯苓,加葛根、黄芩、黄连、补骨脂,共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9月6日诊。8月4日复查NK细胞18%,8月15日B超示宫内早孕,8月28日B超示胚芽19mm,脉象滑而尺旺。处方:当归、陈皮、炒竹茹、蜜甘草各6g,炒白芍、桑寄生、龙骨、桑叶各10g,炒白术、生牡蛎、苎麻根各15g,砂仁5g,黄芩、黄连各3g,温山药20g。共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之后随诊加减保胎至孕7月余。随访知其孕39周顺产,母儿均健。

按:患者NK细胞异常升高,造成母胎之间免疫排斥,引起RSA。免疫功能异常,责之于正气虚损,肾阳虚,命火不足,故畏寒足冷、小腹冷;脾虚升降失调,化源不足,故便烂、矢气频、咽中如物梗阻、舌质淡苔白略腻。反复流产及清宫病史产生离经之血,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停内,不通则痛,故术后两侧少腹时隐痛;肾阳受损无以蒸化上承,可致虚火上浮,表现出一系列火性为上的症状,如面痤疮、易口糜、舌有点刺等症。辨证为脾肾两虚兼瘀热内阻。治拟补肾健脾、清热活血。方中治疗采用活血安胎之法,用鹿角片、龟板、阿胶珠等血肉有情之品滋补强壮、填精益血;炒白术健脾益气;桑寄生补肝肾、固冲任;当归、川牛膝、丹参、鸡血藤、王不留行活血化瘀;半夏、川朴、苏梗、茯苓行气化痰;制军、黄连、黄芩清虚热。

4 结语

NK细胞数量及活性升高是目前较为明确的同种免疫型RSA的原因之一,是生殖免疫方向的研究热点,学术界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仍在不断探索。目前国内外西医治疗本病多使用免疫球蛋白、环孢素A、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各种疗法的疗效尚有待进一步临床证据支持,且存在价格昂贵、血液感染、肝功能损害等问题,因而临床上应用受限。中药治疗滑胎历史悠久,患者接受度高,不良反应少。赵师临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以脾肾亏虚为本,瘀热为标,将其分为肾虚型、肾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血虚湿滞型、寒热错杂型等证型。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赵师十分注重“上工治未病”的理论,对于本病患者采用“预培其损”的孕前调理,以期降低NK细胞数值,调整患者体质偏颇,提高患者的再妊娠率;孕后则以健脾益肾、固冲安胎为主,并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治疗从整体出发,孕前、孕后均辨证施治,取得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细胞
潮细胞
潮细胞
潮细胞
DANDY CELLS潮细胞
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
中学生物细胞相关知识的解读
潮细胞
细胞知道你缺氧了
潮细胞
Dandy Cells潮细胞 Finding a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