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文人笔记拾趣

2019-01-03 02:01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小姨子果戈理陶罐

一、白居易的陶罐笔记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笔记本是一个个陶罐。他平时写诗,写罢后装进陶罐里,一罐装满,再另取一新罐。为方便以后查找,他还在陶罐上贴上标签,分别存放在木架上,经年累月,积少成多,陶罐里的诗稿经过不断的修改加工、编辑整理,便汇成了《白氏长庆集》。

二、梅尧臣的布袋笔记

诗人梅尧臣骑马郊游时,常在背上背一条古色古香的布袋,看到沿途的风光景物,他一边观察一边思索,随时随地地记录、赋诗,写成后便投入布袋中,回家后再苦吟推敲,写成了一首首优美的诗歌,无怪人们称赞他“满腹珠玑,实乃血汗凝成”。

三、龚自珍的竹簏笔记

龚自珍用一个竹簏来储存自己的诗作,这就是他的“竹簏笔记”。公元1839年,诗人辞官回到故乡杭州,在南方逗留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北方,历时8个月,行程9000公里。旅途中,他每有诗作便写在纸上投入竹簏中。旅行结束后,他打开竹簏,整理诗作,共315首,这就是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己亥杂诗》。

四、艾芜的膝盖笔记

当代作家艾芜因家境贫苦,20岁时就背井离乡,到处漂泊,还到过异国缅甸。尽管生活艰难,但他还是顽强地坚持写作。有趣的是,他常将墨水瓶用细麻绳拴住挂在自己的脖子上,把纸片铺在膝盖上孜孜不倦地写他的“膝盖笔记”,山光水色,风土人情,都一一记录其中。后来,他用这些“膝盖笔记”中的素材,写成了震惊文坛的《南行记》。

五、列夫·托尔斯泰的观察笔记

列夫·托尔斯泰身边常带着个笔记本,他说:“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1864年,托尔斯泰开始创作《战争与和平》。有一天,他的小姨子到他家里做客,托尔斯泰一边对她进行观察,一边不断地写笔记,小姨子感到疑惑,便问道:“你在本子上记些什么呀?”托尔斯泰回答说:“记的是你呀!”小姨子不解地又问:“我有什么可记的呀?”托尔斯泰说:“这就是我的事了,真实总是有趣的。”后来,托尔斯泰就把他小姨子的形象写进《战争与和平》一书中去了。

六、契诃夫的卡片笔记

契诃夫开始是学医的。他曾说过:“如果我是医生,那我就需要病人和医院;如果我是文学家,那就要生活在人民中间。”他非常重视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创作素材。1890年,契訶夫到流放犯人的库页岛进行调查,用卡片记录了大约一万个流放犯和移民的生活状况。有一次,他对一位青年作家说:“我用笔记下我的一切见解和印象。其中还没有利用的材料,足够我写五年。”

七、果戈理的“万宝”笔记

果戈理是有名的“笔记迷”。他有一本厚达490页的大型记事簿,名为“万宝全书”,实际上是搜集创作素材的笔记本,里面有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趣闻轶事等,内容极为丰富。出门时,他常带个袖珍笔记本。有一次,他请朋友到饭店吃饭,发现一份很有意思的菜单,掏出笔记本就抄,上菜后他还在抄,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朋友生气地对他说:“你是请我来吃饭,还是请我来陪你抄菜单?”说罢离开了饭店。后来,果戈理把这份菜单巧妙地用到一篇小说里,使小说增加了浓厚的生活气息,那位朋友读后十分高兴。

猜你喜欢
小姨子果戈理陶罐
陶罐会呀会跳舞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坚持写作,一丝不苟
俄乌争夺 文学巨匠果戈理
俄乌同庆果戈理200年诞辰
果戈理四焚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