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引证法,增强说服力

2019-01-03 02:04唐惠忠
课外语文·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样样书迷书虫

唐惠忠

【问题点击】

所谓引证法,指的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适时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俗语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引证法的好处是丰富论证的内容,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对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技法指津】

运用引证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要找到确切的事理论据,可称之为“引”;二要对事理论据加以分析,使之与论题充分联系起来,可称之为“证”。许多学生对于“引”颇费心机,但对于“证”往往不够重视;只“引”不“证”,犯了“观点+引语”的毛病。其实运用引证法时,找到确切的理论根据是可喜的,但論据只是材料,它不能代替论证。缺乏论证分析的过程,文章势必苍白无力。因此在列出理论依据后,一定要恰当地加以阐述,要引而有证、引而有析,讲清所引用资料的意思,阐明引用资料的目的。具体说来,“引证法”有三种用法:

1.诠释引证法。即通过对引文的诠释、分析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例如:

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样样不如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拜为老师,是错误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不仅要有“逊雪三分白”的谦逊,而且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雅量,放下架子,不耻相师。

在这段议论中,作者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作了解释分析,从而证明了“要‘不耻相师”的观点,这样一来,论据与论点相融合,不致油水两分。

2.归纳引证法。即从不同角度引用名言,以归纳、证明论点。例如:

古人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写的是沉醉灯影书乡的境界;今人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表达的是对书的情有独钟【对引语加以评析】;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还说“只愿我走到香丘尽处的那一天,有人放几本耐看的书在我棺材里,就是下地狱也没什么了不起”,可见书是她生死相依的伴侣【对引语点睛】。古今中外,书迷、书虫数不胜数【归纳多句引语所揭示的观点】。

语段多方引述古今中外的诗词格言,有力地阐明了“古今中外,书迷、书虫数不胜数”的观点,做到了“引”而有“析”。

3.反向引证法。即从反面引用,间接地证明论点。例如:

常言道:“时间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疤,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时间可以抚平一切,时间可以让人忘掉一切。”这是我们对痛苦的自我解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可是,这并非真理。“曾经沧海难为水”,有些事情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作者先从反面说起,借否定“时间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疤”引出观点“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开头引用的格言,虽然没有直接起到支撑论点的作用,但正因与文章的观点相反,从而使作者的认识备受关注。

猜你喜欢
样样书迷书虫
小书迷
书虫来袭
山里娃
幸福的小书虫
“书迷”妈妈
筷子
我是一个“小书虫”
小书迷
我是小书迷
小“书虫”如何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