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探综合方法在竹溪岭钨银(钼)矿勘查中的应用

2019-01-03 02:03哈文
西部资源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波分析

哈文

摘要:安徽宁国竹溪岭地区是多金属矿成矿的有利区块,在前期的预查阶段中未能抓住区内重要的成矿因素和控矿条件,加之物化探工作程度低,找矿一直未取得突破。进入普查阶段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地面高精度磁测和激电测量等多种物化探方法,结合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对综合物化探异常作出解释推断和综合评价。经钻探验证,物化探异常指明了找矿方向,最终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关键词:小波分析;找矿靶区;矽卡岩化

1.引言

皖南地区处于多个构造单元交汇处,位于扬子陆块东北部,横跨下扬子前陆凹陷带、江南造山带及皖浙褶断带。竹溪岭钨钼矿区位于皖南江南古陆东段,北以NE江南断裂为界与长江中下游南缘冲断带相邻,南以江山一绍兴缝合带块与华南板块相连。按现行划分属“钦一杭成矿带”北东段,是有利的找矿地段。

2.调查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2.1地质概况

矿区地层自新至老分别为:奥陶系印渚埠组;寒武系:西阳山组、华严寺组、杨柳岗组、大陈岭组、荷塘组;震旦系:分别为兰田组和皮园村组;南华系:区内仅出露南沱组、深部见到休宁组。矿区地质如图1所示。

矿区内褶皱构造发育,自西向东有龙头庙背斜、小方村向斜和竹溪岭背斜。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方向为NE、NW和近东西构造,矿区内岩浆岩较发育,以花岗闪长岩岩体为主,代表性的岩体有竹溪岭花岗闪长岩体、夏林花岗闪长岩体、龙头庙岩体及花岗闪长岩等,次有花岗斑岩脉、石英脉,在深部由钻探工程控制到二长花岗岩。竹溪岭矿区内围岩蚀变强烈,以矽卡岩化为主,次有硅化、石英岩化、角岩化、大理岩化和金属硫化物矿化等。

2.2地球物理特征

调查区处于宁国~广德重力正异常区与皖南负异常区中的黄山~伏岭重力低值区之间,贵池~宁国东西向重力梯度带的东端。其中皖南负异常区是皖南主要矿产地集中分布区,成矿条件较为有利。在1:5万航磁异常图中,调查区正处于宁国平缓负磁场区与仙霞宽缓异常区的北东走向梯变带上,而仙霞至大里一带断续出现正异常,预示其深部可能有花岗闪长岩基,夏林~竹溪岭一带已出露花岗闪长岩株,调查区位于其上,成矿较为有利。

调查区标本测定: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及灰岩的电阻率Ro( 700Q-m-6328Ω-m),极化率M1(0.5%-11.3%)变化范围较大,含黄铁矿化者极化率较高;硅炭质板岩电阻率1668Q-m-7957Ω-m,极化率2.6% -18.5%;花岗闪长岩为高阻(2089Ω.m-23400Q.m)中高极化(2.3% -8%);含矿石英脉、含矿硅化岩电阻率为1942Ω.m-20314Ω.m,极化率为0. 23% -6.2%,硫化物含量不高。磁化率:粉砂岩、板岩、构造碎裂岩及含矿石英脉均无磁性,灰岩为弱磁性,在1.1-31( 10-5SI)之间,花岗闪长岩有中等磁性(75-1930×10-65SI)。

3.综合物化探方法的应用

3.1地面高精度磁测

本次磁测工作比例尺为1:25000,野外实测数据采集方式为规则矩形网。并利用处理软件绘制磁测△T平剖图、△T化极平面图(图2),同时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地下深部磁异常的特征,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将磁异常分解到不同尺度空间,结合功率谱分析方法,有效的获取地下不同深度的场源异常特征。本次工作将△T磁异常分解为1-5阶细节和1-5阶逼近。采用功率谱分析方法得出一阶至五阶细节场视深度分别为53m、140m、263m、563m、1097m。

从△T化极平面等值线图可看出测区西侧△T场值均比较平缓,多在-50nT-50nT区间;东侧(竹溪岭地区)△T场值起伏较大,正负峰值分别达540nT和-282nT。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岩性的差异。

本次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共圈定了GCI、GC2、GC3局部高磁异常(图2)。

GC1异常由两个椭圆形高磁异常组成,呈北东向分布,且正负异常交错,磁异常梯度线较密集,结合小波分析可看出,该处异常在相对埋深较大时融为一体,且更深部位则消失,推测该处磁异常有构造裂隙通过,主岩体仍为竹溪岭岩体,此处岩体为后期沿断层侵入,且与围岩发生蚀变,成矿条件较好。GC2异常呈近南北向串珠装展布,结合小波细节场源分析,该异常在不同深度均存在,该异常为竹溪岭岩体反应,在异常北东方向出现正负异常△T曲线局部跳跃,推测为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反应,串珠壮分布可能与穿过该岩体的F15断层有关,成矿较有利。GC3异常位于测区的西南部,异常线未圈闭,规模较小,且在深部与竹溪岭岩体分离较明显,推测为南部的夏林岩体影响或者局部出露的岩体所致。

上述异常中,其中GC1和GC2与断裂构造或岩体成矿有关,成矿条件有利。

3.2土壤化探测量

调查区竹溪岭1:5万土壤化探有Ag、Cu、Pb、Zn、Au、As、Sb综合异常面积18km2,异常主要分布在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和断裂带上。

本次工作采用1:1万土壤化探测量旨在进一步圈定异常浓集中心。共圈出单元素异常316个(异常面积

3.3激电测深法

综合地质物化探成果,在竹溪岭村布置2条电法综合剖面(图1),开展对称四极剖面法和激电测深法,目的是验证物化探异常,概略了解已知矿床深部地质特征和构造发育情况。以I号综合剖面为例,对称四极剖面法分别在两种极距中圈出2处异常,均为中阻高极化特性,异常为岩体内外接触带围岩蚀变、矿化引起的异常。为了解地下深部特征,在剖面上开展激电测深法,在剖面41号点到53号点均为中阻高极化特性,且极化体规模较大,异常圈闭较好。后在剖面44号点布置钻空ZK501(图1).不同深度分别见到4层矿体,与测深位置对应较好。因此物探在该区查找岩体、断层和硫化物蚀变有较好的效果。

4.综合物化探异常分析与评价

勘查区开展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与1:5万水系沉积物在同一区段上的异常元素吻合度较高。高精度磁法异常圈定的异常与化探异常套合较好,其中,其中GC1、GC2异常与化探综合异常高度套合,对应的W、Mo、Ag元素异常处于岩体内外接触带上,该处F15断裂为含矿热液的上升、运移、沉积提供了有利场所,说明F15异常断裂及其下伏的磁性异常体是引起化探异常的主导因素,该处银矿体受区内F15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岩石为充填于构造带内的石英脉或硅质脉,总体为向北陡倾斜矿体,钼矿体为矽卡岩型,钨矿体主要为接触交代型白钨矿体。

5.結论

(1)土壤测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确定了主要的异常元素及元素组合,异常受岩体、断裂构造、矽卡岩化影响显著。(2)高精度磁异常GCI和GC2分别与化探综合异常套合较好,该区一系列的断裂构造为导矿、容矿提供了好的通道与场所,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3)大功率激电测深法很好的剖析构造深部特征,结合地质、化探成果,对该区的成矿条件等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明确了该区的成矿类型。(4)综合物化探工作方法相互验证,可以对异常进行更全面客观的评价认识,结合相关的地质工程验证结果,证明了在该区开展综合物化探工作是科学、有效的,对该区找矿有好的指导效果。

参考文献:

[1]蔡连友,翁望飞,韩顺道.皖南南山钨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 .地质调查与研究,2011,34(04):290-298.

[2]陈雪霏,汪应庚,孙卫东,杨晓勇.皖南宁国竹溪岭地区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J] .地质学报,2013,87 (11):1662-1678.

[3]周常委,黄立勇,孙昌一.综合物化探在浙西北某矿区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5,39(04);749-755.

猜你喜欢
小波分析
小波分析在桥梁健康检测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