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新机制

2019-01-03 02:07邵荣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红色育人

邵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并强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无数代人同向发力,把理想信念的火种和红色基因世代传承。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孕育的红色文化,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具有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建党98年和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红色文化具有铸魂育人功能。如何构建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机制,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

一、红色基因是最强大的基因,红色文化是最自信的文化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及各个革命老区,为全党铭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树立了榜样。在江西于都,习近平告诫全党,“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革命斗争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红色文化何以让我们自信?因为红色文化本质上是革命文化,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以及在改革开放中创造的革命斗争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鲜明的理想信念特质、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强大的包容创新能力,使其能与文化自信相契合并成为文化自信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斗争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在全国各地,由革命战争年代遗存下来的革命地址、文物,有记忆、有生命、有温度,它们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来路,更昭示着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包括革命年代铸就的优良作风。也正由于中国共产党传承了红色基因,创造和传播了红色文化,才使得其精神感召力越来越强,中国革命道路越走越宽广,追随者越来越多。红色文化所包含的远大理想和崇高精神,凸显了其本质上的先进性,直接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寻。红色基因需要传承,红色文化需要传播,红色事业需要培育红色接班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增强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的凝聚力,从而建立文化自信,培植价值共识。

二、坚持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是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并提出“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方式和教育载体,红色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谱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在育人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乃至交锋日趋频繁,占领文化阵地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如不加重视,“变色”也绝非危言耸听,苏联失去对意识形态的把控就是前车之鉴。红色文化的正向激励与反向抵御作用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赢得青少年就赢得了未来。要在校园形成红色文化氛围,让青少年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用新四军在盐城的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待寻找知识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而文化的价值观教育最主要的是内容。因为教育的内容就是表明我们用什么教育下一代。激活红色文化,挖掘时代价值,培养时代新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既有助于延续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更有助于培育学生爱国奉献、健康向上的精神品格,实践证明,学生是红色文化传播受众的重点对象之一,这个传统不能丢。成年步入社会,几乎都有这样的感慨:常常想起那些儿时读过的红色经典故事以及为国为党为民族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这些经典故事和人物形象,对我们修身、立德、干事、创业的影响是恒久的。所谓幼学如漆,学生时代诵读的故事和记忆的形象,可以在心灵扎根生长,终生难忘。红色文化对品格塑造的影响力不可限量。

三、坚持以文育人,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机制创新

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功能,对培养和教育青少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红色文化进校园的途径较多,各地各学校都在根据当地红色资源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机制创新。

(一)红色文化进课堂机制创新

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传播红色文化的主渠道。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课堂教学的优势,要进一步挖掘和利用红色经典故事和人物,结合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面,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组织编写红色教材和课外读物,在地方教材或辅助教材中植入红色文化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革命英雄人物事迹诵读和讲解。当前,在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方面,要彰显时代特色,拓宽政治视野,提高政治站位,注重理论创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红色文化教育全过程,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出发,丰富和发展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深刻阐释其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要将红色文化学习教育列入学生考核内容。

(二)红色文化感性体验机制创新

全国各地红色资源丰富,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铁军精神、沂蒙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资源条件。而仅有资源还远远不够,实践体验是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方式。要以庄严的仪式感,通过实物和视觉冲击力净化心灵。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名人故居、纪念馆、烈士陵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盐城为例,红色文化特别是进行铁军精神传统教育有明显优势,盐城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丰富,这里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也被誉为“铁军”,新四军在盐城时期軍事斗争及政治、经济、文化、纪律、政权、廉政建设,特别是对党的忠诚,理想信念和为民情怀,都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内涵。全市境内的革命旧址、旧居、博物馆、纪念馆等革命历史文化遗址、设施有248处,是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特有优势。现场体验具有生动性、情境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实物、照片、音频及生动的讲解,辅之游戏等电子产品的应用和实景体验,活化党史、国史等红色故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体悟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先辈们的奋斗可歌可泣,感悟到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要通过推行“一次现场体验、一堂党史国史课、一篇体会交流”的模式(流程),力求每一个青少年每年至少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一次红色教育。要开辟红色文旅线路,将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既接受了红色教育,又观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使其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中,激活红色基因,播下红色种子,找到理想信念的根基,从而达到学思践悟的效果。

(三)造浓校园红色文化氛围机制创新

要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红色文化品牌,使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开设红色文化讲坛、红色故事会、红色文艺赏析等,并以自编自演红色故事小剧目参与互动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红色文化内化于心。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先进的并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开辟校园红色网站或专栏,宣传和推广红色文化,不断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时代感,让红色文化走进生活,使红色文化为主体的先进文化成为校园的主导文化。

(作者单位: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