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宣教对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2019-01-04 04:39刘继伟
关键词:人际心血管满意度

刘继伟,刘 娟*

(湖北省荆门市康复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临床表现为紫绀、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血管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且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但常规的护理方式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1]。有学者指出,院内宣教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基于此,我院选取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院内宣教对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2~97岁,平均(71.23±3.91)岁;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63~96岁,平均(71.41±3.9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院内宣教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①在患者住院期间为其开设培训班,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培训;②利用讲课、图片、发放健康宣教手册的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心血管的类型、致病因素及其他影响因素,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③生活不良行为宣教:针对部位患者存在着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进行宣教,着重向患者说明不良生活习惯所带来的危害,并提供一定的指导;④夜间护理:保持患者住院期间环境安静,使患者保持心态平和,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夜间护理,对未掌握知识的患者再次进行宣教,提供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健康生活的影响,其中,①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②健康生活方式:其中包括自我实现、人际关心、营养情况、健康责任、运动锻炼。评分越高,患者生活方式越健康。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 22.0统计软件展开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方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实现(27.25±3.00)、人际关心(27.38±4.00)、营养情况(28.53±2.73)、健康责任(24.82±2.66)、运动锻炼(20.39±3.62),护理满意度42(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自我实现(22.89±2.89)、人际关心(24.61±3.25)、营养情况(25.96±2.18)、健康责任(20.68±2.51)、运动锻炼(16.06±3.07)。护理满意度32(7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屈诊等研究指出[2],院内宣教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干预后,患者的生活品质大大提高。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健康方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院内宣教可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疾病知识讲解,并及时提供心理指导等,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疾病认知,进一步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健康方式,有助于使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满意度大大增强。

院内宣教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可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人际心血管满意度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搞好人际『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