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冠心病经替格瑞洛(低剂量)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9-01-04 04:39崔吉峰
关键词:格瑞洛稳定型低剂量

崔吉峰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330)

冠心病是由各类复杂因素共同作用诱发的冠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由于患者冠脉循环发生改变导致心肌坏死,或者发生心肌缺血及缺氧[1]。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目前临床中针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多采取药物疗法,为了进一步提升此类患者疗效,本次研究将分析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院内诊治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52~86岁,平均年龄(67.2±0.3)岁;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7.3±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基础治疗,口服,1000 mg/次,1次/d。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口服,5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则改为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口服,60 m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服药治疗3个月,结束后对其疗效实施评估。

1.3 评估指标

(1)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分为显效:治疗后前胸压榨性疼痛等相关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或消失;有效:前胸压榨疼痛等相关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并未改善甚至出现加重。(2)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和随访6个月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当中经治疗,显效者22例,有效者12例,无效者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7.14%;对照组显效者14例,有效者17例,无效者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是88.5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发生心肌梗死者1例,未出现其他不良事件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85%;对照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发生心肌梗死者2例,卒中者1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8.5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该疾病的病程时间长且容易诱发并发症,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体,对于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2]。临床中多以稳定型冠心病较为常见,在此类患者治疗中主要目的是降低其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并进一步提升其生存质量[3]。目前临床中针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多采取药物治疗方案,氯吡格雷是常用治疗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可发挥一定疗效,然而总体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患者服药治疗期间发生卒中、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然较高。替格瑞洛为非前体类药物,无须肝脏代谢激活,对于ADP介导血小板聚集可发挥良好的抑制效果,同时还能够对血小板发挥持久且迅速的控制作用,逐渐成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首选药物[4]。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通过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该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和随访期间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低剂量替格瑞洛有助于提升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疗中,以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提升疗效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格瑞洛稳定型低剂量
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