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2019-01-04 04:39
关键词:预见性针对性病情

王 珂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心内一,三科,河南 南阳 47415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临床比较多见,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表现,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预见性护理要求根据疾病变化特点与发展规律,针对可能会发生的潜在性问题给予准确护理判断[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预见性护理,现在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女12例,男18例,年龄39~84岁,平均(61.29±5.72)岁;对照组中女11例,男19例,年龄41~82岁,平均(61.37±5.86)岁。组间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有差异但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入CCU后中量吸氧,持续观测患者心电、血压、脉搏等指标,施行静脉溶栓治疗等。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AMI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速,及早治疗最为关键,早期救治关乎急救速度与质量。预见性护理工作中会按照科学的护理路径,确保患者得到相应的护理服务,同时还得到针对性的个体护理,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后,增强遇见护理的针对性。护理人员可以主动发现护理中的问题,确保患者平稳渡过急性期。②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心电监护,观察各项体征变化,严格卧床休息,检查床边心肌梗死标志物,建立静脉通路,做好抢救用药准备等。③心理护理:AMI患者在心前区剧烈疼痛影响下会出现一种濒死感,容易引发不良心理变化,因此要深入了解患者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待其病情稳定后加强沟通,了解其心理变化,帮助患者消除心理上的负面情绪。通过相关知识讲解,使患者加深对AMI的了解,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的预防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④并发症预见护理:AMI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心律失常,通常会发生在上午,因此要加强上午的巡视,观察动态心电图改变,一旦发现异常问题及时通知上级医生,做好协同处理。

1.3 观察指标[2]

统计并比较两组AMI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各项指标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或卡方检验(计数数据),计量资料描述为i(±s),技术资料描述为(%),结果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30),心律失常1例,对照组26.7%(8/30),心律失常4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力衰竭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0,P<0.05)。

3 讨 论

临床上AMI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病死率较高,为进一步改善其预后,在治疗AMI时运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避免延误治疗[3]。预见性护理可使AMI患者急家属深入认知病情,以坚持预见性思维为基础,快速对AMI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提前预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制定出护理方案,提前将各项护理措施协调好,确保护理过程的系统化和针对性[4]。本次研究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AMI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针对性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