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CTA联合颅脑CTP对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脑血流灌注的评价

2019-01-04 04:39孙学勇
关键词:头颈脑组织颅脑

孙学勇,殷 广,赵 焱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 408400)

头颈CTA是临床中常用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的临床检查方法,该方法与DSA之间具有比较高的一致性,在临床中被普遍认为检查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便准方法之一。但是头颈CTA在对颅底动脉环进行检查时,表现出明显不足,常常需要借助颅脑CTP等其他检查方法,以完成综合诊断。本次研究以“研究透镜联合颅脑CTP对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脑血流灌注的评价”作为主要目标,选取40例患者进行研究,先将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所得结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先利用透镜CT血管城墙技术对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底动脉环相关疾病患者进行筛查,选取符合标准的40例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将其分为变异优势组与变异劣势组,并按照是否存在前循环变异将其分成非前循环完整组、全循环完整组。患者的年龄42~67岁,平均(52.47±8.3)岁。其中包括男23例,女17例。患者本人及其亲属在对本次研究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两个小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借助CTP测量患者双侧大脑。对比变异优势组及变异劣势组在TTD(造影剂达峰时间)、CBF(脑组织血流量)、CBV(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血容量)、MTT(平均通过时间)等方面的信息。

2 结 果

前循环完整患者与非前循环完整患者在TTD(造影剂达峰时间)、CBF(脑组织血流量)、CBV(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 区域脑组织血容量)、MTT(平均通过时间)方面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非前循环完整组的变异优势侧与变异劣势侧的CBV(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血容量)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3 讨 论

前循环变异多指前交通动脉缺失、双支重复或段发育不良,而后循环变异则多指大脑后动脉或后交通动脉缺失 或发育不良。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以后循环变异为主要结构变异类型,发生率约为69%,而前循环变异则不足31%[4]。本文按照前循环变异与否将患者区分为完整组与 非完整组,旨在简化复杂的分类,以便进行更准确的统计学分析,进而掌握脑血管变异引发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陈穹在其研究中指出,后交通动脉异常会使后循环血 流灌注显著降低,使脑血流灌注受到影响[5]。笔者观察患 者临床表现发现部分患者有不明原因的晕厥,而且并不存在头颈部血管狭窄等病变,因此可以考虑单侧脑动脉环发育不良的可能。而从表1数据可知,基于前循环不完整这一前提,后循环劣势侧组在CBF上小于优势侧组、在MTT上大于优势侧组,可见前循环可以再分配与调节颅底动脉 环的血流,后循环变异会导致血管管径变细、侧支通路中断,TTD这种对脑血流灌注有着较高敏感性的指标自然会出现明显的、易于对侧组的改变。

综上所述,在颅脑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中联合运用头颈CTA与颅脑CTP能够快速显示出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的具体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头颈脑组织颅脑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Información económica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美国FDA:批准HPV9价疫苗用于预防头颈癌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