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术后颅内出血病因分析

2019-01-05 04:15焦艳英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抗凝溶栓缺血性

焦艳英

(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6)

机械取栓技术的出现,使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提升。该措施的应用使得患者预后得以改善,相比传统静脉溶栓治疗方式,机械取栓治疗时间窗较长,血管开通率较高,在临床中显现较大的开发空间。但机械取栓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同样存在一定的治疗风险,比如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出血及动脉夹层形成等并发症,对临床预后产生直接影响。现就对本卒中单元内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后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卒中单元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人数总计30例,男女人数分别为18例、12例,其中房颤15例(华法林抗凝治疗5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5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为(60±5.32)岁,NIHSS评分8~20分,mRS评分3~5级。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对患者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使患者体内酸碱趋于平衡,保持患者血压稳定,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对心肺功能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无禁忌症、家属签署协议书后,对患者施以静脉溶栓和/或支架取栓术治疗[1]。手术方式:第一,协助其取仰卧位,对患者局麻,必要时全麻。第二,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技术对患者的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并为其置入6F导管鞘。第三,在DSA确定责任血管后,用交换导丝将6F Guiding导管送入颈内动脉,在微导丝引导下,将微导管通过血管闭塞段,造影见血管远端显影,置入SolitaireAB取栓支架系统,取栓次数最多3次,取栓结束后5~10分钟再次造影以判断其血管的通畅情况,闭塞血管血流恢复均达到mTICI分级≥2b级。在确定患者已成功取栓后,再将导管鞘和微导丝撤出患者体内。最后,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手术缝合。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及术后立即复查头颅CT,了解有无颅内出血。

1.3 结果评价

术后即刻及24小时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同时复查头颅CT或MRI,评估脑梗死面积以及是否并发颅内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践利用spss21.0行数据处理,计数概率利用%表示,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均获支架取栓成功,mTICI分级≥2b级,其中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8例,直接支架取栓22例。全脑血管造影明确2例为颈内动脉闭塞,剩余28例均为大脑中动脉闭塞,经过支架取栓术后颅内出血患者3例,均为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其中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2例(2/8,25%),直接支架取栓1例(1/22,4.5%)。

3.讨论

3.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术后颅内出血病因

对3例支架取栓术后颅内出血患者进行分析,能够发现颅内出血患者中,3例均有房颤病史,2例患者在60岁以上,术前服用华法林;1例患者在70岁以上,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术患者颅内出血并发症人数居多。反映出患者的年龄、静脉溶栓及抗凝治疗等因素成为支架取栓术后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对其他原因进行分析还能够发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比例高于没有合并症的患者。因此,在并发症产生原因中可将血糖、血压指标归纳其中。在此类患者施以支架取栓术过程中应当提起重视。

3.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术后颅内出血并发症控制方法

颅内出血为机械取栓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该并发症对患者预后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机械取栓方式相比静脉溶栓治疗,减少溶栓药物的使用,患者并发症产生率降低。针对患者颅内出血问题,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预防,首先,选择取栓装置,目前应用的取栓机械装置分为Solitaire AB、FR、Trevo等几种,但第一种装置相比其他几种脑出血发生率更低。其次根据血管依从性选择合适的支架,患者颈动脉闭塞患者可利用Solitaire6.0mm×20.0mm支架,若患者动脉M1-M2段及椎基底动脉闭塞,可以利用Solitaire4.0mm×20.0mm支架,在捕获栓子过程中,能够减少对血管内膜及其他分支血管的影响;对于发病前抗凝的患者,监测凝血功能,严格掌握适应症;最后应当注重对血压、血糖的管理,现阶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控制范围并无明确规定。因此,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注重年龄、静脉溶栓、抗凝、血压、血糖等因素,脑出血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转归,因此临床应当做好相关并发症风险控制。虽然此结果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中4、2、1出血转化中的病因分析,但是此次研究的病例较少,还需收集更多的病历资料,探寻更多的原因,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抗凝溶栓缺血性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