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猪从生产发展、环境污染的传统模式到闯出一条绿色养殖新路

2019-01-05 11:32何春慧
养猪 2019年4期
关键词:陆川生猪污染

何春慧

(陆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玉林 537700)

陆川猪是中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属于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也是著名的地方保护品种。陆川猪产于广西东南部的陆川县,明朝万历己卯年(1579年)编撰的《陆川县志》中已有关于陆川猪的记载。1982年《中国家畜品种志》一书中将陆川猪收录为国家级保护品种,使陆川猪名扬广西[1]。近年来随着神龙王、元安元等大企业将陆川猪肉加工成扣肉、腊肠、腊肉、猪肉丁并精包装推向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品牌效应更是在全国名声大震。

陆川猪集名猪、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1]等品牌于一身,自然得到了市场和人们的青睐和认可。

1 陆川猪生产发展状况

1.1 陆川猪生产发展

1982年《中国家畜品种志》将陆川猪收录为国家级保护品种;2000年农业部第130号公告将其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6年农业部第662号公告又将陆川猪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陆川县2007—2013年连续7年荣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陆川猪成为陆川人民的“县宝”。2010年9月13日陆川猪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陆川县被评为广西畜牧业十强县。2009年出栏肉猪163.3万头以上,有3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63家,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猪场57家。母猪6.68万头,公猪428头[1]。自此之后,陆川猪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产业越来越兴旺,它打破了陆川猪的规模限制,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投资力度越来越强,其肉制品越来越多样化。脆皮乳猪、香肠、无皮五花腊肉、炸猪排、白切猪脚、脆皮扣肉、肉丁果粒等,形成了一系列烧烤卤腊系列产品。具有陆川猪肉的特色地方制品琳琅满目,推出的精美小包装食品、干货制品、精美礼盒、真空包装扣肉等,不断涌现在众多食品交易博览会上,进而走入了全国各大城市超市,走进了全国人民的家里,走向国外,海外!就连陆川仔猪也先后进入北京、上海、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陆川猪从保种、饲养到加工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陆川猪特色品牌越来越有名气。2010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格评估论证,陆川猪价值17.98亿元人民币[1]。

1.2 江河污染伤筋动骨!拆猪场

就在陆川猪产业红红火火、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一盆冷水泼来,陆川猪的发展凉了一半。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陆川猪产业发展太快了,环保跟不上,猪的排泄物太多,处理跟不上,对环境和水源污染太严重了,陆川境内的母亲河—九州江受到了污染。2013年监测显示,九州江两广交界处水质断面整体属Ⅴ类水,枯水期达到劣Ⅴ类,丰水期在Ⅳ类至Ⅴ类水之间[2]。九州江的流向是广东省第二大淡水湖—鹤地水库,而鹤地水库是广东省湛江市380万人口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九州江河水污染使那里的人民生产和饮用水也受到了污染,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于是他们不干了!水污染问题被提上了广东、广西两省的议事日程。两省2014—2015年共投入资金6个亿,而后不断追加资金,截至2017年9月广西、广东两省共整合资金10多亿元。将九州江两岸81千米的干流和重要支流沿岸200米以内的1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全部拆除,共计1 553家[2],进行九州江综合治理。这可是对陆川猪生产和产业(每年出栏生猪数百万头,形成产业链,产值高达60个亿)是伤筋动骨的大事,这对陆川人民的收益,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对陆川县的财税收入等,都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1.3 污染整治“倒逼”陆川猪产业链转型升级

2017年陆川猪在生产和产业经过污染整治“倒逼”转型升级,伤筋动骨的阵痛之后,终于通过改进养殖方式、采用新技术等,闯出了一条绿色养殖新路子,成为全国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污染整治之前,陆川猪的养殖是粗放的,没有考虑环境的问题,养殖对环境来说无疑是杀鸡取卵。粗放养殖污染问题突出,陆川猪出名后,品牌效应和生产效益使全县生猪常年存栏量在上百万头以上,致使养殖污染排放量达3.96万吨,氨氮排放量1 980吨[2],污染严重可见一斑。

治污付出伤筋动骨的代价,让政府部门作出了重大决策,积极探索改造,推进生猪养殖模式。

(1)“益生菌+高架床”生态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方式,就是让猪住在“楼上”,猪的排泄物由楼上地板的一道道缝隙渗漏到一楼,进入到配套的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它可全程免冲水,减少养殖污水排放量90%以上。这种养殖方式生猪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比传统养殖可提高15%~30%的经济效益。推动养殖场实施“猪粪尿干湿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循环利用。粪便经发酵、沼气池无害化处理后,就近返还农田。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猪的排泄物排放收集集中,较环保。固体废物作为有机肥料得到最大化的综合利用,较好地治理了养猪业无序排放的污水、废水、臭气等对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环保效果良好,效益多多。

(2)林下生态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方式就是利用陆川林地资源丰富的优越条件,选择在陆川近年大力打造的龙眼、荔枝、橘红经济林下套放养陆川猪,让猪在林下自由活动和觅食。这也是陆川近年打造生态环境养殖的一大模式,也是发展陆川猪得天独厚的优势。橘红林越长越好,经济收益越来越高,而陆川猪生长也更好。因为陆川猪在林下散养自由活动觅食,食料多样性,运动更多,所以其肉质口感比圈养,特别是比大规模饲养场圈养的口感更好,吃起来更有香味和嚼劲,市场销售份额更好,经济效益更佳。2011年春节期间累计销售深加工产品5 000多吨,销售额达4.3亿元。2015年获得无公害生猪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达到200多家。林下养猪企业达300多家。这些规模猪场均达到了国家环保规定的排污标准。2015年出栏生猪250万多头,深加工后增加产值达30多亿元,为陆川猪国内知名品牌再多镀一层金!

2 陆川猪,魅力陆川

陆川猪品牌、陆川猪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之所以如此的坚挺,这与历届陆川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如既往地认准陆川猪是“县宝”,不管遇到多大的难题都坚定实施陆川猪品牌、打造“百亿元绿色产业”、做大做强陆川猪的决策有关。如通过人大议事日程,审议相继出台《关于发展陆川母猪生产的决定》、《关于加强畜牧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发展陆川猪生产的决定》等一系列加快陆川猪绿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2009年起以“绿色产业,魅力陆川”为主题,打造“陆川猪”百亿元产业为目标,举办“中国名猪(陆川)文化节”,每年一届,从不间断。2010年名猪节与全国地方猪种保种与利用培训以及中国地方猪种保种与利用协作组会同时召开。来自国家畜牧遗传资源委员会的专家,国外(挪威、德国、越南)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21个省(市)、自治区畜牧总站负责人、19个大学的专家教授、12家省报以上的科研部、3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38家保种场、130个中国地方猪种保种与利用协作组成员共230多人,共聚一堂,为陆川猪产业发展出谋献策,签约项目22个,签约金额30多亿元。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40多家新闻媒体跟进宣传报道。陆川猪品牌更响,更闪光!

3 讨论与对策

3.1 养猪业增效上升压力变大

陆川猪养殖在连年增效的情况下,其增产效益已显得越来越沉重,这主要是受养殖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尤其是遇到疫病发生流行的时候,养猪效益更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即使你的猪场防疫做得很好,但市场销售无力,该出栏的猪没能出栏,这时候卖不得钱(猪贱伤牧);不卖也亏,上万头的猪场猪要吃,管理人工要付钱,同时人力,水电费也在无形地增加,出现了养猪人的专业术语“猪咬人”。有产、能、销、加工一条龙的养猪企业,卖不出!深加工还可以应付过去。中小企业和散户猪农就亏死了。所以陆川猪的养殖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加快发展的难度也很大。

对策是积极引导强化养猪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积极招商引资,引入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尤其是养猪业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以消除养猪业中出现的市场周期性波动影响。

3.2 陆川猪养殖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就目前城乡经济结构而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资金和国民收入分配地位还是很低的。农村的土地、资金和人才大多都流向了城市。农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附属。金融、企业等投资主体不愿意多向农村投入资金,而地方政府财力又有限,也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农业,尤其是生猪养殖业,农业低附加值、低回报的现实使农民捉襟见肘的少量可怜资金更不愿意过多地投入到养猪生产上来。农村很多空猪栏便说明了这一点。

对策还是“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做强龙头企业,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降低农民散户养猪风险;通过合作社、协会模式进行合作,开展抵押贷款,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散户养猪资金不足的困境。建立起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服务管理,帮助散户依法维权,提升对外竞争力,规避市场风险。

4 总结

陆川猪的生产发展,从小到大,从散户到规模到集约化;从污染到改善环境,到绿色环保;从品牌到特色地方制品,到系列精美制品、礼品;从走进博览会,走进全国各大城市超市,走进全国人民的家里,到走向国外,海外!这改变了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林下养殖方式,将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转移到山上林间,既解决了环境污染的大问题,又构建了长期得林、短期得利、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生产格局。对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陆川猪的养殖为畜牧业做出了示范,闯出的绿色养殖新路。陆川县也不愧全国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称号!

猜你喜欢
陆川生猪污染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下一部会更好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