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2019-01-05 13:53祁文明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布病患上牛羊

祁文明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浦台乡畜牧兽医站 810799)

目前,国内布病疫情还呈上升趋势,布病疫区主要在东北,西北地区,这两个地区养殖户数量比较多。针对布病疫情,相关部门必须注重布病的危害诊断,加大布病防治宣传力度,让养殖户了解布病,增强布病防治意识,降低布病的发生率。

1 布病病原分析

牛布鲁氏杆菌病被称之为布病,属于慢性传染病。具有悠久的历史,一百多年前沿海地区就曾流行过布病,导致大量家畜死亡。在很多年前,人们还不了解布病的特点,只是认为这是一种很严重的传染病。羊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特别是山羊,国内山羊数量比较多,而且山羊的产奶量也比较多,繁殖能力很强,与养殖户接触的时间比较多,传染性极强,危害性非常大。布病细菌透明,呈浅蓝色,在高温下存活的时间比较短,在 100℃下只能存活 1~3min。

2 布病的临床症状

布病的危害性非常大,潜伏期比较长,可以持续20d 左右。妊娠母畜患上布病后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阴唇发红,阴道内流出大量黄色黏液,最后流产,流产胎儿死亡,没有一丝抢救机会。公畜患上布病后会导致睾丸发炎,精子活力大大降低,严重的会导致公畜不孕。除此之外,患病牲畜还会出现关节肿大和疼痛问题,主要出现在动物后肢。人如果患上布病主要是通过接触家畜传染上的,人患上布病会出现高烧,盗汗,头疼,关节疼等症状,孕妇很容易流产,男性出现睾丸肿大、疼痛现象,而且身体乏力,行动迟缓。总之,布病对人体的伤害性非常大,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降低布病发生率。

3 布病的传播途径

目前,传播布病的途径非常多,主要传播源是牛和羊,在牛和羊分娩时,布病病毒会随胎盘、羊水等排出,病菌也可能附着在牛羊粪便和尿液中。布病主要通过牛羊呼吸道传染,也可以通过交配传播。除此之外,吸血昆虫也可以携带布病病毒传染给人类,威胁人体健康。

4 布病的诊断

目前,国内针对布病的诊断方法比较多,细菌学诊断是比较常用的方法,细菌学诊断实际上就是把布病病毒分离开,取流产胎儿的肠胃或胎衣做切片,使用专业的沙黄美兰来鉴定切片染色后,使用油镜进行镜检,诊断人员把准备好的切片固定在酒精灯上并进行加温处理,在切片上滴3%的黄水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到出气泡,然后用水洗干净,再用1%的绿水溶液重复染色1min,再用水清洗干净,吸干切片上多余的水分,再进行镜检,如果可以看到红色病毒就可以确定为布病病毒。

血清学诊断方法也是诊断布病比较常用的方法,而且血清学诊断方法非常多,包括试管凝集反应,补体结合反应等。其中试管凝集反应是国内法定布病的诊断手段,也是应用最多的布病诊断方法。在牛羊患上布病后1 周内需要采集牛羊血液,这段时间牛羊的血液会出现凝集素。诊断人员通过对牛羊血液进行检测来判定牛羊现有症状是否可以确诊为布病携带者。补体结合反应诊断法也是比较常用的布病诊断方法,而且该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敏感性高,能快速检测出牛羊是否患上布病,检测成本比较低。补体结合反应诊断法主要通过采集牛羊乳汁来做环状反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

5 布病防治对策

如果牛羊患上布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四环素可以每天内服一次,每次服用3g。口服VC每天服用2 次,1kg 使用10mg 的剂量。但要想从根源上消灭布病病毒,还是建议将患病牛羊全部杀死,并做专业化处理,避免布病病毒再次传播,可以焚烧并深埋,高温可以彻底杀死布病病毒。

在布病常发区域,国家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牛羊猪检疫,进行疫苗预防接种。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菌苗有布氏杆菌牛19 号菌苗,布氏杆菌羊5 号菌苗,布氏杆菌猪2 号菌苗,不同月龄的牛羊猪所使用的剂量不同,菌苗最长免疫期可以达到7年,主要是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

6 结语

目前,国内布病的发生率非常高,牛羊猪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人畜之间传染。牛羊猪患上布病会出现关节肿大,生殖系统感染等现象,人患上布病会出现四肢乏力,关节疼痛肿胀,高烧,发热等现象,严重的也会致人死亡。布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而近几年国内布病上升趋势非常明显,相关部门必须注重布病的诊断和防止,降低布病发生率。如今,国内相关部门也在加大布病诊断和防治的研究力度。血清诊断方法是国内诊断布病的常用方法,主要通过检测牛羊猪血液来确定是否患上布病。如果发现牛羊猪患病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布病治疗方案。布病对人体伤害性非常大,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降低布病发生率。

猜你喜欢
布病患上牛羊
牛羊各几头
长时间看手机会患上“眼癌”?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草原的牛羊
爸爸总说孩子没出息 阳光男孩最终患上强迫症
"直升飞机"父母让孩子患上了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