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

2019-01-05 05:56
产权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区块贷款

财政部将研究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11月12日在《学习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近年来,财政部门牢牢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涵要求,结合完善税制,实施减税降费,加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目前,今年年初既定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已出台实施,加上年中出台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预计全年减负1.3万亿元以上。财政部门将着眼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放水养鱼”意识,研究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安全双轮驱动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11月9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金融科技与信用社会建设”分论坛致辞中指出——

当前金融科技方兴未艾,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不断深入,推动金融业态发生深刻变革并逐步成为信用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挑战与机遇并存、效率与风险相伴,要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规范引导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宗旨,运用科技手段破除金融发展瓶颈,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增强金融普惠能力。以平衡效率与安全为基本准绳,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安全双轮驱动、协同并进。

推动绿色金融向纵深发展需做好三方面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11月8日在北京绿色金融国际论坛发表讲话时表示——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继续推动绿色金融向纵深发展,为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提供持久的动能,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这三方面工作分别是:加快构建标准体系,确保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强化信息披露,提升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凝聚绿色金融的全球共识。

推动改革“补短板”优先解决融资可得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接受中央媒体记者联合采访时表示——

“融资的高山”是多重矛盾和问题碰头叠加的综合反映。一方面,民营企业受外部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在经营层面遭遇困难,会自然反映为融资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风险偏好下降,有的金融机构惜贷断贷,又会加剧企业的融资难度。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长期性难题。我国金融服务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包容性”不足,存在体制、机制上的缺陷,需长期努力以弥补“市场失灵”。对服务民营经济的短板,必须要通过设计实施激励相容的机制安排,切实提高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推动改革“补短板”。

应向民企进一步开放服务业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近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时表示——

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是中国民营企业从萌芽到发展再到壮大的历史。中国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包括所有制的创新,很大程度上都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密不可分。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服务业发展不足。应当更大程度向民间资本开放服务业,如教育、医疗、养老等行业。这样既能激活民间投资增速,又能为老百姓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这是下一阶段发挥民营企业作用的重点。

3年后民企贷款占新增公司贷款比例不低于50%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25%,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超过60%。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它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从长远来看,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应该契合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应比重。因此,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我们也会设定相应的政策目标,让民营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3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房地产步入下行周期 管理部门要有预案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接受《投资者报》特约记者专访时表示——

中国房地产已经步入下行周期,未来能否稳住则显得非常重要。一旦房价下跌,地方财政、土地财政收入会大幅下降,现在地方政府的债务比预期还是要高,如果土地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会进一步提高,对房地产公司来说,现金流会变差,银行的坏账率会上升,房价下跌还会导致居民还贷意愿减少,违约增多。房地产才是中国经济的核心资产,其他资产价格下跌,不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旦房价出现大幅下跌,肯定会出现金融危机。管理部门要有预案,比如房价下跌最坏情况是怎么样?一旦出现如何应对?这样能保证经济不会出现巨大波动。

区块链可以解决陌生人相互信任问题

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魏迎宁11月3日在北京金博会区块链专场论坛开幕式致辞时表示——

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随着比特币的问世引起关注的。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计量技术,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信任问题,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将颠覆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至于区块链技术在发行数字货币之外有没有更多应用场景,实践会给出最有力的答案。我国区块链应用的初步成果,虽不成熟,也令人鼓舞,将来很可能就如同网络支付、网络购物、网络约车一样,覆盖应用、惠及大众。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中国的区块链应用研究近乎与世界同步,处于领先地位,已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我们也有着重要的话语权。

不能把市场的波动看成简单的市场周期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11月1日在第十四届北京中国金融博览会暨2018年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

中国金融最近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从市场到监管,实际上我们一年时间就有一个周期出现,反映了这个市场的不成熟,监管不成熟。政策变化如此之大,市场波动如此之大,超乎想象。不要把市场的波动看成简单的市场周期。应该说由于对金融发展规律的不了解、不深入不系统有密切的关系。金融特别在中国,有三个基本趋势,基本规律要了解。第一就是金融创新仍然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二是金融工具的多元性。第三是金融的科技化,带来了金融业态的多样性。

用税收增长情况来判断有没有减税不符合逻辑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10月18日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家税收收入受GDP、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用税收增长情况来判断有没有减税,是不符合逻辑的。今年以来,税收增长主要原因是经济持续稳中向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较快等。如果没有大力实施减税,在既定的税基基础上,税收增长可能会比当前更高。有的企业税负减轻感觉不明显,可能是由于以前该企业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存在差距。我国未来减税仍有空间,但要找准政策着力点,要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高减税效果,稳定企业预期。同时,要加强财政支出的结构优化,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大力压减低效、无效支出。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区块贷款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