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方法

2019-01-06 03:38孟思妤孟长明陈昌福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鱼体溶解氧草鱼

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

(1.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453700;2.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属于我国主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也是因为草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我国广大水产品消费者的欢迎。草鱼还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来源广、产量高的特点,养殖业者容易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全国养殖草鱼的面积和规模正在大幅度地增加。

不过,草鱼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细菌性烂鳃病等传染性疾病,往往因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而极大地降低养殖业者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要介绍了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方法,供水产养殖业者参考。

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loumnare)引起的,是在草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细菌性烂鳃病主要是在水温比较高的季节发生,但是,在养殖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一年内的4-10月为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高峰期,而6-9月则为流行高峰期。这种疾病常与细菌性赤皮病和细菌性肠炎病同时发生,因此,也被养殖业者称为草鱼的“三烂病”。草鱼一旦发生细菌性烂鳃病,可以导致大量的草鱼死亡。养殖业者如果能比较好地掌握一些对这种疾病的防治方法,可能降低养殖草鱼的死亡率。

1.细菌性烂鳃的病症状

发病后鱼体发黑(尤其是头部),离群独游,行动较慢,反应迟钝,呼吸不畅,食欲下降,鳃盖中的表皮组织开始充血发炎,并出现“开天窗”情况。

鳃丝上黏液增加,鳃丝肿胀,并粘附有大量淤泥。病情严重的时候,可见鳃盖骨表层发炎、充血、腐烂。

如果取少量鳃丝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无菌水1~2滴,盖上盖玻片,静置约10~20分钟,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细长的滑行杆菌形成的柱状体。

2.引起草鱼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环境因子

在养殖水体缺氧的情况下,养殖鱼类需要靠增生鳃组织以扩大呼吸面积,获取更多氧气。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充足时,鳃组织增生的现象可以逐渐消失,鳃组织的呼吸功能也会趋于正常。但是,如果养殖草鱼长时期的处于低溶解氧的养殖环境中,即便水中溶解氧量上升后,已经增生的鳃组织也很难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致病菌就极易侵袭鱼体鳃组织了,最后导致细菌性烂鳃病发生。此外,如果水体中氨氮浓度过高,也可能致使草鱼鳃组织上皮细胞损伤,降低鱼体的免疫能力,抵抗病原菌侵入的能力消失,也可能导致细菌性烂鳃病的流行。

总之,当养殖环境中水质恶化以及有损伤草鱼鳃组织的现象发生时,由于鱼体免疫机能下降,就为细菌性烂鳃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草鱼长期生活在这种不利的状态下,就极易出现细菌性烂鳃病。

3.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方法

3.1 预防措施:(1)从患病草鱼体内分离细菌性烂鳃病的致病菌,即柱状黄杆菌后,制备成具有抗原性的菌苗,对草鱼实施免疫接种,是预防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2)对于已经发生过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池塘,将池水放干后清除淤泥,让池塘底部在阳光下曝晒7~10天,再按照每亩泼洒150~200kg生石灰,实施带水清塘,一周后试水后再放入鱼种。

(3)在疾病流行高峰季节来临之前,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免疫增强剂(酵母多糖、中草药多糖、维生素C等),通过提高草鱼自身具有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机能,达到抵抗致病菌入侵机体的目的。

3.2 治疗方法:(1)对于已经出现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池塘,全池泼洒二氧化氯制剂,使池水中的药物浓度达到0.2~0.3mg/L的浓度,隔天泼洒一次,连续泼洒2次,旨在消灭和抑制水体中的致病菌。

(2)对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要在明确病原菌对各种抗菌素的敏感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精准用药。需要养殖业者坚持常年在巡塘的过程中,搜集出现不正常状态的草鱼,从体内分离致病菌,利用各种抗菌素进行对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并且将其测定结果记录下来。一旦养殖池塘中的草鱼出现致病菌感染的疾病时,就可以利用在平时的药物敏感性测定中获得的结果,购买对这个池塘中存在致病菌敏感的药物,确定适当的剂量后,根据全塘养殖鱼体的重量,将全天药物的用量拌在饲料中,每天投喂1次药物饲料,连续投喂一个疗程。

猜你喜欢
鱼体溶解氧草鱼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拼品质!拼服务!150万吨草鱼料的湖北,谁能笑到最后?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东平湖溶解氧及影响因素分析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如何保证精养池塘充足的溶解氧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鱼冷冻之前要去掉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