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草害综合控制技术

2019-01-06 04:54胡德芳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禾本科药害除草剂

胡德芳

(河北省行唐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行唐 050600)

麦田除草要重点针对优势杂草种类,采取以化除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随着小麦生产向轻简化栽培方向的深度推进,化学除草技术的广泛而持久应用成为必然。但针对杂草不断增加的抗药性和禾本科杂草的防治不到位等关键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控草技术,以实现简单高效的控草目的。

1 规范用药提高防效

由于麦田杂草种类繁多,单一品种除草剂无法满足防治要求,同时由于禾本科恶性杂草用药要求高、成本高等原因,故要特别注重规范用药。

1.1 小麦4叶以前和拔节后禁用除草剂。大多数麦田除草剂都是小麦4叶以后用药,到小麦拔节期停止用药。4叶期以前和拔节期过后用除草剂极易产生药害,只有氯氟吡氧乙酸类除草剂在拔节后可以用量减半使用。同时小麦4叶前,还有许多杂草没有出来,防治率较低。

1.2 有机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使用前后7 d不打除草剂。小麦田使用此类杀虫剂至少需要间隔3~5 d,才能使用除草剂,以防产生药害。

1.3 日平均气温低于8℃不能使用除草剂。一般除草剂在低温天气下效果都不理想,最好在日平均气温8℃以上时用药,温度越高除草效果越好。

1.4 干旱天气不用除草剂。多数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均需要一定的土壤墒情,土壤墒情在40%~60%时最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

1.5 大雨前后及冷空气到来前不要使用除草剂。大雨前后及冷空气到来前使用除草剂一方面影响除草效果,另一方面极易造成药害。

1.6 不可重喷或漏喷。使用除草剂一定要均匀喷雾,如果漏喷或少喷防效差,重喷易引起除草剂药害。

1.7 配药采用二次稀释法。施药前先将药剂用少量清水稀释成母液,用药时在药桶内先加入配制好的母液,然后补足所需的剩余水量混匀后喷雾,保障每亩用药量兑水30 kg。

1.8 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以很容易解决2个关键问题:一是规范用药的问题,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以做到用药器械、除草剂种类搭配、兑药方法、用药时间等的科学把握与统一规范;二是成片防治可以减少相互传播的问题。

2 推广种植抗除草剂小麦品种

现今我国抗除草剂小麦品种的选育技术已具备,生产上的主栽品种都可以迅速的选育成抗除草剂品种。其相关品种的试验、示范等工作已大范围开展。抗除草剂品种的推广应用是一个控制麦田杂草危害的新途径,与传统化学除草相比,主要有3个优势:第一,除草更彻底,可以把本品种外的杂草、杂麦全部除掉;第二,安全性高,不易产生药害;第三,适用时间范围广,春季用药也可保障效果。就目前情况看还存在品种少、成本较高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从目前的试验、示范情况看,禾本科杂草危害太重,无法有效控制的地方可优先使用,收效明显。

3 重视耕作措施

3.1 深翻15 cm。深翻可有效控制杂草出土,但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深翻机械,可操作性不强,但大面积种植的专业经营组织每隔3年深翻一次还是很有可能和非常有效的。

3.2 播前控制。对于小麦播前有充足时间的地块可以通过带茬洇地、收玉米后浅旋耕(4 cm)、出草后深旋耕整地(15 cm)进行灭除,对冬前出土的杂草防治效果好,特别是对禾本科恶性杂草防治效果佳。但只有光热资源充足,在小麦播种前半月能收获玉米的区域才能实行,主要用于青贮玉米种植区。

4 人工除草

在杂草发生较轻的情况下,在小麦抽穗前后易于识别时,对杂草进行人工拔除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成本不高,二是副作用小。人工除草是现在繁种田中必须采取的除草方式,与去杂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

5 控制机械和种子传播草害

5.1 控制作业机械传播草害。禾本科恶性杂草由南向北的发展蔓延,主要是联合收割机的跨区作业造成的。而禾本科恶性杂草在一个地方的迅速发展传播也主要来源于联合收割机换户作业时的清仓不净。

5.2 控制小麦种子传播草害。加强种子田杂草的控制,主要是控制节节麦杂草的传播为害。节节麦种子大,在小麦收获时是清理不出去的。虽说节节麦成熟、收获时容易自行脱粒,但还是会有部分节节麦种子混进收获的小麦中,并在繁种田造成传播,因而必须严格控制繁种田禾本科恶性杂草的传播。

5.3 使用精选种子。在小麦种植中,每年种植自留种子的占比很大。为防止杂草通过小麦种子传播危害,应通过风选、筛选等多种方式清除杂草种子。当然购买优质的商品种子更好。

猜你喜欢
禾本科药害除草剂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芦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禾本科植物之王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生物除草剂,馅饼还是陷阱?
果树药害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