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化学除草要点

2019-01-06 05:27确山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李林
河南农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用药量药害药效

确山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李林

一、正确选择药剂

(一)根据麦田杂草类型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使用前应详细了解麦田主要杂草的类型、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特别是禾本科杂草一定要选择针对性强的除草剂。每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有的杀草谱可能很窄,如野麦畏只能防除野燕麦,甲基二磺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很好,但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一般,二甲四氯防除播娘蒿、荠菜和野油菜效果好,但防除猪殃殃效果很差。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最多的杂草种类选择对应的除草剂。

(二)根据当地的耕作制度选择除草剂

苯磺隆、二甲四氯和精恶唑禾草灵等可在各种耕作制度的麦田使用,而甲磺隆和绿磺隆等可在稻麦轮作制度的麦田和一年一熟的春麦田使用,若后茬种植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作物,则可能产生药害。

此外,还要不定期地交替轮换使用杀草机制和杀草谱不同的除草剂品种,以避免长期单一使用除草剂致使杂草产生耐药性,或优势杂草被控制了,耐药性杂草逐年增多,由次要杂草上升为主要杂草。

二、正确混用

为了提高药效、扩大杀草谱,往往需要除草剂混合使用。混用时必须注意各混用药剂的特性,避免造成不良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降低效果或产生药害。使用前应进行试验,确定安全和效果后,再大面积使用,随配随用,不可长时间存放。

三、避免药害

考虑除草剂的残留期和对其他作物的安全性,避免对下茬作物和套种植物造成药害。

四、正确施用

施药前要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说明操作,以保证药效和防止药害的产生。除草剂用量过大对麦类易产生药害;剂量过小,则达不到除草的效果。除草剂用量的大小,要根据用药时间、温度、墒情和土壤性状而确定。如冬前气温高、杂草小,可适当减少用药量。如苯磺隆每667 m2麦田施用有效成分l g,年后应适当增加用药量,每667 m2麦田的有效成分应增加到1.2 g。

五、保证效果

施药前全面检查器械,避免药械故障引起药害或降低除草效果。除草剂应选择在无风或风小时施用,喷雾器的喷头最好戴保护罩,避免药剂雾滴飘移,对周围敏感作物造成药害。喷洒要均匀,不能重喷或漏喷,更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使用量。小麦进入拔节期后不宜再使用除草剂,否则容易产生药害。

六、注意施药时的温湿度

所有除草剂都是气温较高时施药才有利于药效的充分发挥,但在气温30 ℃以上时施药,有出现药害的可能性。苯磺隆对温度敏感,施药时平均气温6 ℃以上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在低温条件下,要等15~20 d,甚至30 d 才能看出防治效果。2,4-D 丁酯在8~32 ℃时喷施效果好,而燕麦灵在12 ℃低温以下喷施则对小麦易产生药害。苗前施药若土层湿度大,易形成严密的药土封杀层,且杂草种子发芽出土快,因此防效高。生长期土壤墒情好,杂草生长旺盛,有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和在体内运转而杀死杂草,药效快,防效好。

七、注意土壤性质和酸碱度

有机质质量分数高的土壤颗粒细,对除草剂吸附量大,且土壤微生物数量大,活动旺盛,药效易被降低,除草效果差,可适当加大用药量。而沙质土壤对药剂的吸附量小,药剂分子活性强,容易发生药害,用药量可适当减少。多数除草剂在碱性土壤中保持稳定,不易降解,残效期更长,容易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若在碱性土壤施药,用药量可适当降低,并尽量提早施药期。

八、提高施药技术

施用除草剂一定要施药均匀,严禁草多处多喷,不重喷、漏喷。对麦田套种有其他对除草剂敏感的作物不能施药。如果遇阴雨天,田间过湿、低洼积水,或者麦苗受涝害、冻害、盐碱害、病虫害及植株营养不良时,不宜施药。除草剂要随配随用,不可久放,以免降低药效。使用过的喷雾器要冲洗干净,最好是专用,以免伤害其他作物。

猜你喜欢
用药量药害药效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4种杀虫剂对草莓叶螨的田间药效研究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