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粮食生产现状及对策

2019-01-06 05:27焦作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关静丁云杰
河南农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焦作市农技优质

焦作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静 丁云杰

焦作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王辉

一、粮食生产现状

小麦、玉米是焦作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据调查统计,2018 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8.25 万hm2,粮食总产达到206.9 万t,较2017 年增产2.5 万t,连续8 年稳定在200万t 以上,粮食单产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全市夏粮种植面积14.96 万hm2,秋粮种植面积13.33万hm2。高标准粮田建设是粮食丰产丰收的基础,全市已建成高标准粮田11.29 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8%,为粮食生产持续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粮食高产关键技术措施

(一)大力培育推广良种

良种是粮食优质高产的基础。焦作市是黄淮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全市有39 家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3个,选育了平安9 号等小麦新品种和怀玉20 等玉米新品种。承担的省级优质小麦种子基地面积稳定在6.67 万hm2以上,占全市麦播面积的37%,生产优质小麦种子4 亿kg。

(二)全程强化病虫害防控

病虫害防控是粮食优质高产的保障。焦作市现有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95 个,从业人员1190 人,拥有植保施药机械4380 台,日作业能力6700 hm2,及时对病虫发生趋势预测预报,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应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黏虫等病虫害的能力明显提升。

(三)搞好测土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通过科学测试分析,确定施什么肥、施多少、怎么施,改善农民的施肥观念,达到提高耕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的。2017 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8.25 万hm2,比2017 年增加11.6%,共提供作物配方72 个,农作物化肥施用率降到1%,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达85%,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

(四)抓好耕地地力培肥

2017 年焦作市商品有机肥施用量1000 多t,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95% 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60%以上,推广“规模养殖+沼气+社会化出渣运肥”模式,年产沼液沼渣380 万t,提升了沼渣沼液有效利用率,有效提高了全市耕地的有机质质量分数,改良了土壤物理性状,培肥了地力。

(五)做好农技推广服务

农业科研成果只有落到田间地头,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实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区域站建设,为农技服务人员延伸到基层服务提供平台。通过培育科技示范户、示范基地,对接科研院所,对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多元化推广服务,为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的示范推广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开展“科技人员包村行动”,429 名科技人员分包1734 个行政村,组织粮食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农民落实机械深耕、种子包衣和肥水调控等技术措施。

三、目前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农业生产的科技力量、队伍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种粮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

随着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趋于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接受,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需提高管理水平

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弱。

四、推进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扶持,加强粮食高产攻关。推广粮食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降低种粮成本。不断改善农田基础条件,培育高产品种,加强粮食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研究。抓好高产示范方、示范户及攻关田建设工作,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科技服务。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培训,通过集成粮食作物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深松、配方施肥、种子包衣、氮肥后移、科学浇水、防冻防倒、一喷三防等技术,扩大和促进先进技术应用,为粮食生产持续高产稳产提供有力支撑。

(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是农业走向专业化的关键。通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规模化种植,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机械化、专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训,办好农业职业教育,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接受职业教育,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创办新型经营主体,做乡村振兴的领头人;支持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参与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管理,做乡村振兴的骨干。让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加强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三)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促进粮食优质发展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围绕“四优四化”,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市场对优质小麦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焦作市作为“小麦优质之都”,应推进小麦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小麦供给质量。加大优质专用小麦种植的扶持力度,扩大种植面积,重点扩大强筋小麦生产,实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增加抵御自然灾害和抗病虫害能力,确保其真正优质专用的品质。加快培育性能更加优良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做大做强种子产业,稳定制种面积,提高制种质量,加快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做好农民知识培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农民作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水平。培训内容要以实用为目的,努力解决当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创新培训形式,以田间为课堂,直接面对农户,现场示范,现场实践操作,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在培训过程中运用农民习惯认知的通俗性语言,让农民听得懂、愿意听。通过系统的培训,引导农民进行正确科学的栽培管理,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管理观念,促进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使农民能够在面对突发问题时有一定的处理能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

(五)加强农技队伍建设,重视人员知识更新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意识,直接决定着农业科技转化的程度。要把先进的科技知识传授给农民,把实用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要有一支责任心强、技术精湛的农技推广队伍,全面提升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推广能力。积极配合省、市部署的知识更新集中培训,安排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及时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手段,切实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高级专家,推进创新型团队建设,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高农技推广工作经费的保障和投入水平,完善农技推广考核和评价体系,保证农技人员农技指导时间和精力,促进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有效开展,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水平。

(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发展绿色高效农业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是实现绿色高效农业的根本要求。着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关键技术,积极推广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和新型肥料使用技术,降低化学农药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重大病虫害防控上,加强事前预防,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加强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环保农药,提升农产品品质。在施肥管理上,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高配方肥到田率,倡导高效环保肥料科学施用,实施秸秆还田,持续提升土壤肥力。

猜你喜欢
焦作市农技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骄傲的汉字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当上演员的小鸭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小羊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焦作市两会用图》首次亮相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