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蚕区养好晚秋蚕的措施

2019-01-06 11:41
河南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蚕室蚕儿桑园

河南蚕区一年一般饲养4次蚕,主要以春蚕、夏蚕、中秋蚕和晚秋蚕为主。其中,晚秋蚕蚕期气温由高逐渐向低发展,正好适应了小蚕要高温、大蚕需低温的特点,是4次养蚕时期中最适合蚕儿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我们更应做好晚秋蚕的管理工作。

一、管理好桑园

桑蚕是寡食性昆虫,主要以食桑叶为主。蚕儿所需营养物质,大致可分为空气、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及无机盐7大类。这7大类中除空气以外都来源于桑叶。因此,桑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桑蚕的饲养成绩。桑园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保障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一)适时施肥,合理浇水

桑园秋季施肥一般占全年施肥量的5%,以施N、P、K(30-5-5)复合肥为宜,一般分2次施入,第1次施肥时间在夏蚕结束后施入,每667 m2施15 kg;第2次施肥时间一般掌握在中秋蚕4眠眠中进行,每667 m2施5 kg,可在桑行中间条播施入。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也可在干旱时期结合浇水撒施水溶性复合肥,当遇阴雨天时应撒施复合肥。

(二)及时打药治虫

中秋蚕采叶结束后,要对桑园进行1次药物防治,主要防治桑尺蠖、桑毛虫、金龟子、红蜘蛛等虫害。一般当施药时间与养晚秋蚕收蚁时间在10天左右时喷施77.5%敌敌畏1000倍液,在7天内的应喷施“桑蚕宝”。如果中秋蚕还未完全结束,而晚秋蚕就需要用叶收蚁时,施药应以“桑蚕宝”为主,一般施药2 h后即可采叶喂蚕。也可留足养小蚕的地块后,余下的喷施77.5%敌敌畏1000倍液,或喷施40%DV·辛硫磷500倍液,施药时注意防止药物污染小蚕用叶地块。

(三)留叶与摘心

河南省中秋蚕饲养成绩由于气候原因一般产量低于春蚕和晚秋蚕,故在蚕种放养量上不易多养,以适量偏少为宜,多留桑叶喂足晚秋蚕。因此,中秋蚕4~5龄期采叶应以中下部为宜,多留上部桑叶继续生长。当晚秋蚕饲养到3龄眠蚕时,要对桑树进行摘心处理,促使上部嫩叶快速成熟,同时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为养好晚秋蚕打好基础。

二、做好洗刷消毒工作

蚕病是河南省蚕茧产量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蚕室(大棚)、蚕具和周围环境中,晚秋蚕饲养由于和中秋蚕期相隔时间较近,中秋蚕蚕期的病菌极易感染到晚秋蚕蚕期,如果忽视消毒防病工作,就很容易导致蚕病发生和蚕茧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的洗刷、消毒、防病工作。

(一)共育室(小蚕室)及小蚕用具的洗刷消毒

一般在晚秋蚕种到来前10 d进行,对共育室(小蚕室)、小蚕匾、小蚕网、塑料布、鹅毛、蚕筷、给叶盒、拖鞋、切桑板等进行彻底清洗暴晒1 d并进行物理杀菌消毒,然后在水池中配成1%有效氯漂白粉液将小蚕匾、小蚕网、塑料布、蚕筷、给叶盒、拖鞋、切桑板等进行30 min的浸渍消毒,再将上述物品拿进共育室中,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进行蚕室、蚕具的喷施消毒,密闭门窗一昼夜后,开窗通风换气备用。

(二)蚕室(大棚)及周围环境的洗刷消毒

当中秋蚕茧出售后,就要对蚕室(大棚)及室内设施以及棚室周围及时进行清扫消毒工作。河南省的蚕室(大棚)一般分为地面硬化和不硬化两种,硬化的蚕室(大棚)要冲洗后消毒,不硬化的要尽量把地面病死蚕、血茧等杂物打扫干净后再消毒。第1次消毒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密闭一昼夜后开窗通风换气,棚室周围要先清扫后消毒。第2次消毒在4龄蚕进棚室前1 d进行,用“烟熏宝”消毒,每立方米用 5 g,烟熏一昼夜后经过通风换气即可进蚕饲养了。

三、正确调控蚕室(大棚)

蚕室(大棚)是蚕儿生活的重要场所,河南蚕区晚秋蚕蚕期昼夜温差大,一般在28~27 ℃,不利于蚕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合理调控蚕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空气等是蚕儿正常发育、防止蚕病发生蔓延的关键。主要处理措施如下:

不论蚕室(大棚)是东西朝向还是南北朝向,当太阳升起时外温升高都要打开门窗使室内升温排湿、通风换气。如遇大风天气,可不开或少开门窗。当11:00—16:00外温高时,南向西向门窗可适当关闭,以防桑叶萎凋,但北向门窗应适当打开,以防高温闷气,也可通过设置遮阳网或水帘降温。如遇阴雨天气外温低时门窗就不用打开,但可结合养蚕时间短时通风换气。当16:00时,就应该关闭门窗保温,一般可保持温度在22~11 ℃,确保蚕室内温度不太低,使蚕儿能维持正常的食叶环境,如果上蔟时期温度过低就要加温到25 ℃。

猜你喜欢
蚕室蚕儿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难题
难题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沼气养蚕的技术
促进蚕儿生长发育整齐的措施探讨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