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19-01-06 21:26
福建茶叶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政治

相 明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 13011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着力塑造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意志顽强、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大学生,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后备人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工作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变化和思想表现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构成基本以“95后”、“00后”的新一代为主,这一代人成长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接受信息能力强但是情感多变,并且作为家中独生子女,深受长辈庇护,缺少独自面对困难的经验,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大学正是这一代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互联网大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学生由于心理特征以及思想表现方面由于并不成熟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价值观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有较强的趋利性和退却主义。西方所谓强调个体,张扬个性的价值观也通过各种媒介渗透影响着高校学生,现阶段学生也越来越注重亲身经历、实践体验等体验式教学,对固有的说教式的教育不感兴趣。

2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途径

2.1 思想教育者的内在吸引力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让学生了解思政教育、爱思政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高校的思政教育者们的内在吸引力。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牢固的政治意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让学生觉得可以信服。当今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介高度发达,多民族文化融合碰撞,各种社会思潮都在不断地涌现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极为复杂的社会形势,同时也在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接受信息能力较强的学生群体中伴随产生了具有多种价值追求的复杂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接班人。这些目标要求高校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提高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有吸引力。分层次的进行教育引导,在一些基础性的教育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入手,例如对家庭美德、伦理道德、职业操守的培养;深层次的教育内容要关注于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等,最高层次的教育应该是培养高校学生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这些目标间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多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国际国内最新形势,在课堂上进行热烈的讨论,正确引导、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挥和碰撞,利用社会上榜样和楷模的力量进行宣传,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有吸引力

尽管国内各大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使用的方法略有不同,最终目标都是为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化、行为准则进行规范,为使学生最终获得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期望具有的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和人生目标而运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国内相关教育机构和研究部门应该根据不断更新时代背景以及当代大学生行为和思维特点为中心,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背景的当代大学生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进行课堂教学和日常谈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具有个人鲜明特点的讲课风格和交流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特征鲜明、风格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大学生来说才能具有感召力和渗透力。目前以“90后”、“00后”为主要构成的高校学生的个性较强、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新鲜事物。因此在对这类新兴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尽量改变以传统说教式为主的教育方式,要多采用互动式的教育方式开展交流学习,倾听学生诉求,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教师辅导帮助和学生互助的方式,解决高校学生的思想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得到提升。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针对教育对象不断进行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通过在形式和方法上的创新和改革,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2.3 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要具有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只注重社会总体价值而忽略个体客观存在的观念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的个体价值得到充分的释放,当个人价值得到满足时个体才能更好的为社会贡献力量,社会的总体价值也才能够得到提升。当代的大学生个性独立,思想活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在表达学生个人价值的同时产生教育作用,例如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心理剧大赛等活动,或者进行个性化辅导,为学生制定科学有效的个人发展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和吸引力。

3 基于高校学生心理、思想变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3.1 联系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

让学生具备走上工作岗位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文明人,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是高校教育的关键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把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个人的素质提升与国家发展相联系,通过定期的学业辅导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教育方式引导学生锻炼自主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3.2 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相联系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经受着新事物的不断冲击,他们关注国家社会的最新动态,关心社会市场需求和自己未来前景。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将实践与理论融合,把教育内容与学生需求充分结合。在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及时组织教研组成员进行讨论研究,并进行课堂推广教学,确保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内容能够永葆时代气息。

3.3 结合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教育,加强引导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学生党员、学生党支部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桥头堡,在同学间的以带头示范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产生影响。家庭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家长的教育理念影响学生的态度,也影响着学校的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做事,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此外,学校也应该在学期初或者学期末与家长进行沟通,形成家校共育体系,共同为高校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与新时代的形势和要求相结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情况,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和内涵,改革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事关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