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格的培养

2019-01-06 02:14袁浩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小学体育教学

摘   要: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主要表现为气质、性格、能力等。小学体育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相应的体育运动知识、技能以外,还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内容、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在分析学生人格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就体育教学所要培养的学生人格内容,以及培养路径进行重点探讨,以提升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人格培养

作者简介:袁浩,湖北省武汉开发区水洪小学教师。(湖北  武汉  430000)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5-0131-02

小学体育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运动理论、人体生理卫生知识以及简单使用的运动技能以外,还注重对学生自信心、优美体态和良好体育精神的培养,系统化的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具备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恒心和毅力。体育教学所重点关注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实际上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基本架构,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塑造与学生身心成长相匹配的人格。将人格培养纳入到体育教学是近年来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初步共识,在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小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1. 人格培养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学习思维和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在接受系统化、规范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以外,还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了解不同的社会现象,在获得丰富的生活阅历的同时逐渐形成对世界、人生的认知。同时,小学生在生活意识、观念等方面尚处于开发和成长阶段,缺乏全面、客观、理性的认知,这很容易造成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的畸形发展。因此,学生需要通过相应的人格培养课程和活动参与来获得心理、道德方面的认知,形成初步的思维判断能力。

2. 人格培养是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内心期望。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发生转变,家长意识到孩子除了要学习好、成绩好以外,还要拥有良好的性格和优越的品质,具备适应发展要求的思想与技能,为将来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希望学校在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人格进行专业化、有效化的培养,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实力,赢得未来的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增强人格培养的效果至关重要。

3. 人格培养是学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人才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社會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生的人格品质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的人格素质水平偏高,会提高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缺陷,则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学校培养具备良好人格的学生。基于此,学校要将人格培养纳入小学教学工作中,推动学生人格的稳定发展,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

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的积极功能

体育作为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内容,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人格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体育教学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1. 体育教学为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创造了条件。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除了要准确理解自己在团队中所承担的职责之外,还要努力与其他同学合作,以更好地完成学习和训练目标。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到具备积极的活动参与意识和行为的重要性,并主动与同学或老师进行更多的协作,从而收获体育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比赛中的不同角色,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参与意识的重要性。

2. 体育教学为学生毅力的提升提供了机会。体育除了具有运动意义以外,还具有深刻的品质塑造功能。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刚开始可能会对体育课产生恐惧、厌倦的心理,遇到各种体能测试或者项目比赛会退却,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因此,科学的体育教学活动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向学生展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纠正学生对体育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不同难度的训练项目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锻炼,使学生逐渐形成敢于直面挫折的心态和能力。例如,在一些户外体育课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度偏大的项目,让学生在多次尝试后取得成功,向学生传递遇到挫折时要坚持的观念,通过这种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3. 体育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保持一种含蓄、谦虚的态度,不太愿意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考核、训练等活动开展教学,不仅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还能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展示实力和技能创造机会与平台,使学生具备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体育训练过程中,那些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往往更喜欢表现自己,这可以为更多同学了解自己创造机会,与更多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形成良好的成长“朋友圈”。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路径

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人格方面具有积极、突出的作用,但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策略加以引导。从体育教学的实践层面来看,学生人格培养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对待体育教学中的人格培养。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体育教学中人格培养的认识和认同度会直接影响人格培养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以人格培养为主题来设计、开展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为学生人格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人格培养的深层次研究与探索,更好地理解人格培养的内涵和价值。

2.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否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直接影响人格培养的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在把握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点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激发学生参与的意愿和动力。例如,在开展短跑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接力赛来吸引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团队赢取胜利,增加学生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3. 注重体育教学的均衡化。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除了要借助顺境条件下的教学与训练以外,还要注重学生在逆境条件下的自我决策和行为能力的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挫折性的训练,使学生逐渐形成乐观、积极、理性、成熟的人格品质。就目前而言,体育教学均衡化的开展主要侧重于教学内容方面,即除了开展常规的体育教学以外,还要适当地设置一些挫折性的训练项目,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不断总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坚强的信仰和良好的毅力。例如,在对学生跑步能力进行训练时,除了常规的跑步练习之外,教师还要适当开展400米、800米赛跑,让学生在长跑训练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

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家长的期望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在。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参与意识、行为毅力和自我表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科学对待体育教学中的人格培养,也要注重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开展均衡化的体育教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兵.论小学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12-213.

[2] 孙伟.谈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31.

[3] 张春艳.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239.

[4] 陈英.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8,(16).

责任编辑   於   青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小学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语文在塑造职校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优势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高校思政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格的养成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