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教育的科学课堂课例开发策略研究

2019-01-06 03:37程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指示剂案例评价

程英

这几年,STEM的概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大家的视野,并且日益受到重视,优势凸显。与此同时,STEM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并进入小学课堂。我们小学一线科学教师也在顺应教育发展的需求,讨论它、理解它、采纳它、实践它、发展它,也在不断尝试自主开发案例,在探索中积累了一些浅显的课例开发策略。本文基于不断尝试自主开发案例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有关主题来源、内容设计、研究过程、综合评价方面的案例開发策略。

一、主题来源:基于师生需求的自然发生

说起案例开发,我们最头疼的问题往往是:我们研究什么?没有一个好的主题就无从下手。如何才能从无从下手到才思泉涌、游刃有余?我觉得我们最应该关注的还是师生本身的需求。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单元《物质在变化》第三课《变色花》中,学生通过酸碱指示剂认识了物质的化学种类。尤其是在自制指示剂时,观察到指示剂这种神奇物质与不同酸碱性物质相遇时产生的变化,学生流露出了浓厚的兴趣。好奇的他们在课上忍不住问:除了紫甘蓝,其他植物是不是也可以做酸碱指示剂?于是,老师抓住了这个问题,设计了《神奇的指示剂》一课。学生调查研究、设计测试后,提取了某些植物的花、茎、叶、根和果实的浸出液,并且还进一步学习造纸技术,制作成了pH试纸。这个STEM教育的案例只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却能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平台。

因此,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教师善于记录积累,也许能巧妙化解找不到合适主题的困难。学生对哪个点有疑惑,我们就给他们机会自主地查阅资料、分享、设计、研究。只有真正基于师生探索需求并且自然发生的问题才是真问题,才能更好地唤起求知欲望、掀起智力情绪。

二、内容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研究

说到真实情境,我想起了美国STEM概念首次提出的渊源。NASA于二战后在发展科技竞争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STEM式科学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他们总是安排学生通过观摩、体验甚至直接参与项目,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太空先进科技。这些机会非常宝贵,学生通过这一过程收获了崭新的自我,建立了突出的能力,形成了良性的成长,建构了对未来从事科学的兴趣性和志趣性意愿,并在未来有能力承担更具科技高度复杂性的工作。正是NASA的不断探索才使得美国将STEM的规律从相对模糊推进到了相对清晰。

当然,项目式的研究也同样重要。利用综合性的任务或者模仿综合性的任务实施,对于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具有显著而突出的效应的。目前,多数学校的语文、数学、科学等课程通常是分开设置的。但生活中没有单一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早就提出,小学阶段应以综合课程为主。事实也证明,某一门课程或某一个领域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将在其他课程或领域中助你一臂之力。

三、研究过程:基于思维能力的渐进发展

基于思维能力的渐进发展,我思考了STEM教育的课堂推进,也就是学生项目式研究的整个过程。我觉得这可以有相对固定的流程,即: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创意设计、工程制作、测试改进,再发现新的问题、定义问题、创意设计……不断循环,最后得到满意产品。当然,不同的案例中,不同的授课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在流程环节上有不同的侧重点。

例如《喂鸟器》一课中,学生可以先对本地鸟类的生存状况做一个充分的调查,提升信息整合能力。基于调查学生提出问题:城市里鸟儿的食物有些匮乏,能否做一个给它们提供食物的器具呢?接下来定义问题:当地常见的是哪些种类的鸟类呢?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活环境怎么样?怎样吸引它们过来吃食?为什么不同种类的鸟需要不同大小的喂鸟器?为什么喂鸟器的入口有大小之分,食物与基座的距离有长短之分?为什么喂鸟器距离地面的高度也很重要?你设计的喂鸟器是给一种鸟还是多种鸟使用的?这样细致的思考后再设计和制作。完成后也应反思:我掌握了什么新的技术?我还有什么新的想法?测试改进环节再想一想,作品实际测试的效果与预期效果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为什么会这样?还存在什么缺陷?还可以做什么改进?这就是发现新的问题了,可以继续循环往复,最后完成一个满意的喂鸟器。

四、综合评价:指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下,课堂教学任务和评价任务是同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由此,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个STEM案例实施过程是复杂的,因此对应的评价也是全面综合的。评价的综合性除了体现在常说的自评、互评和师评以外,还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评价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日常学科教学的评价往往是在课后,而STEM教育的评价是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我们可以评价设计图纸,简洁易懂、所有结构有标签、尺寸标注准确的设计图纸是我们喜欢的。我们可以评价信息收集方面,信息往往要来自多个出处,并经过系统的整理。我们可以评价学科知识,所有小组成员在陈述中都要能清晰准确地说明作品涉及的科学原理。我们可以评价作品功能,作品应能很好地实现设计想法。

(二)评价激发推进的后续活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互评环节,学生往往习惯性给他人较多的批评,这大大地打击了被评价者后续深入研究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推进研究的后续活力,推荐一种评价方法——三明治点评法,在多次课堂实践中,这种评价方法切实给了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对学生长足发展具有良好的价值。

三明治点评法,顾名思义正如一个三明治一样,第一层面包:狂风暴雨式的赞美。第二层夹心:和风细雨式的建议。建议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输出部分,指出哪里不足,为什么,提出具体明确可改善的建议。第三层面包:狂风暴雨式的赞美。对被评价者多鼓励,提出希望,增强信心。

要特别注意的是,评价需要具体化,不能是概括性的“好”“棒极了”等。

(三)评价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

评价还应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合作能力、演讲水平、科学态度等都可以是我们评价的关注点。对合作的评价可以关注互相尊重、分工合理、工作效率。对交流的评价可以关注语言表达、给予肯定、接受建议等。

STEM研究之路无止境,贵在坚持。作为一线教师,要积极思考与探索案例开发的策略,为小学STEM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发光发热。最终受益的也还是我们的学生,使他们能在STEM教育的浸润下,获得最为扎实、最为有效、最为丰厚的成长。

【作者单位:常州市龙城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指示剂案例评价
自制酸碱指示剂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金属指示剂相关问题的探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紫甘蓝的化学之旅——用紫甘蓝色素做指示剂的实证研究
呼吸末二氧化碳变色指示剂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