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

2019-01-07 00:39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内容专业

张 智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旅游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产业,社会对于专业酒店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很多的高校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增设了酒店管理专业。高校成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中心,这就要求高校人才的培养必须从酒店需求方面出发,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复合素质的提升作为高校的重要目标。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更快的适应实际社会的发展,促进酒店业的不断进步。

1 实践教学要实现的目标和定位

1.1 高校酒店管理必须确立能力培养和独立操作的教学原则,将就业作为教学达成的最终目标。

1.1.1 能力培养和独立操作的教学原则

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能够实现独立的操作。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实习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会职业角色的扮演,并能够独立的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置上有合理的安排,将知识点融入到实践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独立操作的实现,为能够顺利的进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做好前期的铺垫。

1.1.2 实习、就业的教学目的

酒店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先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要先对酒店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做好分析,才能完成高校科学、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1.2 实践教学的定位

1.2.1 注重实践教学和理论教育的结合

高校酒店管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除了要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还要定位好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实践教学应注重理论知识的结合,但又是独立之外的一个教学体系。有些高校甚至由于实践教学无法通过书面考试进行考核,所以根本无法引起高校的重视。例如,教师在进行《客房服务与管理》[1]的实训时,可能仅会安排一到两节的操作课,很多的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到实际的操作要点。在实践教学中,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充分的体现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并制定合理、科学的实践计划,从学生的设计出发,才能使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发挥出作用。

1.2.2 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包含了众多能力的培养,如操作能力、管理能力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到我国来旅游甚至投资发展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在酒店中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能够进行流利的交流和沟通。因此,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注重操作能力的时候,还要加大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能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可以在进入社会后自如的应对问题。

1.2.3 关注课程的实用性,注重教材的选择

高校酒店实践教学很多时候将重点放在了学生职业证的考取上,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部分学生尽管取得了很多的职业性证书,但这些证书含金量并不高。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应将关注点放在课程的设置上,应重点关注课程的应用性,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要符合酒店人才需要实用型人才标准。在选用和编写教材上,要经过广泛调查研究,选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教材,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选用案例要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实践理论。

2 当前高校酒店管理的现况

2.1 校内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从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来看,尽管高校确立了具有实践指导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却还是将重点放在理论的教授上,实践教学也是仅限制在餐饮以及客房等内容方面,其他教学内容涉及甚少。这种教学体系缺乏完整性,不仅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于酒店管理人才的要求。

2.2 校内实践教学的成果不佳

酒店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开展中一定要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由于当前高校中存在着一些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因素,如资金不足等,这些导致了教学设施的匮乏,无法从硬件方面为实践教学的落实创建良好的场所和环境,从而也就影响了教学的最终效果。

2.3 学生实习存在弊端

校企合作是一种正确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理论实践的机会,还能通过岗位实习让学生获得经验累积,但这种做法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企业实习时,无法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这往往导致学生能力不能够得到均衡的提升。再就是,校外酒店企业很多与学校的合作都是短暂性的,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很多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实习,会背负很大的压力,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2.4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能力对于学生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从实际高校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老师都是直接从学校走上了工作的岗位,没有从事相关职业的经验,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酒店管理培养的学生也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3 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3.1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3.1.1 校内模拟室实训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应

随着我国对教育教学重视程度的加大,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多,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做出了整改,配备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示范室及实训室,但依旧还是和真实酒店存在较大差距,在环境的布置及整体氛围上缺乏真实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实训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采取模拟教学法,让学生从模拟教学中获得经验。在开展客房服务教学时,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操作中,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到客房中的技能和要领,还能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操作。对于酒店前厅的实训课程,学生可以以不同的身份进行模拟,来对整个的服务流程进行演练,并熟悉各种单据的填写等,增强学生的经验。

3.1.2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可以成立自己的实训实验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实训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合理教学的开展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高校在成立实训实验室时,可以根据酒店的部门设置来进行实验室的模拟设置,再就是可以通过和一些知名酒店合作,建设固定的实习基地,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场所,还能为酒店提供一个人才选择的良好途径,是一个双赢的发展平台。

3.1.3 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对应

实习是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具体操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将这种实训重视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和操作的结合,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必须给予社会实践足够的重视,并将其列入教学的重要组成,按照必修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来进行考核,才能真正落实理论知识,将其真正的应用到实践中。

3.2 高校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酒店管理人才,因此树立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开设对应的专业课程。从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的课程比重,从而努力提高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水平[3]。由于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将来需要从事的是酒店中、高级的管理,这就要求在高校教学内容设计上既要有酒店管理的理论和技能,又要有学生实际能力的训练。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掌握酒店管理的理论能够适应酒店管理需要同时具有基本的工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操作工作。

3.3 建设良好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效果落实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重视教师的素质培养,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指导缺乏针对性,针对这点,高校应聘请经验丰富、职业素养高的酒店管理工作人员参与高校课程的设置和实训,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并且还能通过这次的邀请,增强教师对管理的认识和经验累积。另外,高校在聘任教师时,可以更加偏向经验的累积,适当的调整聘任的条件,这样可以保证教师不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能有工作经验的累积,可以在学生实训中做出有效指导。

4 结语

总之,专业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实践素养的重要渠道。高校方面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从多个方面开拓实践教学的方法,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探索多个角度、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培养,才能从实践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能够走进社会、尽快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内容专业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