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原理中动画造型理论和实践

2019-01-07 00:39赵舒婷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制作者艺术设计动画

赵舒婷

(山东协和学院计算机学院,山东济南250107)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动画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先后制作出《火焰山》、《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九色鹿》等经典动画,并以此积累了大量的动画造型经验及艺术设计理论,然而2000年后,我国动画产业逐渐进入了衰退期、精品作品日渐稀少,出现了严重的粗制滥造问题,然而到2017年,以《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为代表的动画作品,再次推动了我国动画行业快速发展,并在动画造型理论应用中,提出诸多动画制作经验及观点,为我国动画产业的腾飞奠定了鲜明的基础。然而动画造型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问题,却成为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问题,将极大地影响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步伐。

1 动画造型实践与理论的普遍性

在艺术设计原理中,动画造型实践与理论具有较为鲜明的普遍性。虽然理论知识对动画造型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忽视实践而大谈理论,终究难以创作出优秀的动画。而动画造型设计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视觉艺术程式,需要通过生活体验与实践考察,才能将动画形象生动而灵活地展现出来。然而没有理论的引导,动画制作者所设计出的动画作品将是缺乏说服力与思想内涵的,因此,需要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才能设计出最具审美价值与思想理念的动画角色造型。可以说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整体,是动画从业者提升动画造型设计能力的重要媒介。崔朝媛(2015)认为理论与实践虽然存在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然而在理论的应用过程中,理论便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动画制作者的潜意识领域,从而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所以说实践又是理论内化的重要推手,是提升理论价值的关键渠道。而赵奥克(2017)则认为理论形成于实践,并对动画实践进行有效的补充与完善,是艺术家在实践中对经验及知识的提取,因此实践是理论形成的土壤,是相互发展又相互协调的系统的整体。可以说动画造型理论是对动画造型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动画实践过程的概括,同时也是对动画造型审美特征及特点的归纳。

2 动画造型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动画造型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对推动我国动画产业具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为有效探析理论的应用与实践,提升国产动画的质量,需要从理论层面对动画造型设计进行把握。在动画造型设计理论的特征层面上,首先是全面性。动画造型设计必须以角色的性格、思想、文化及阶级为基础,通过合理的人物设计,使观众能够把握角色在动画中的角色地位、性格特征及重要程度,其次,是工艺性特征,动画制作者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动画效果的各类材质,通过运用多种工艺材料(剪纸、木偶、金属材质),提升动画造型的呈现效果。在艺术技法层面上,首先,动画造型理论主要要求制作者对动画角色进行简化,将无法体现角色性格特征、身份特征、社会阶级的细节特征进行简化,以此使动画角色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譬如在形体结构的简化中,需要制作者对动画角色的运动规律进行掌握,以此使角色的简化工作更加合理、科学。其次是“少即多”原则,制作者需要用最少的动画元素体现并表现动画角色的性格特征及外在形象,以此方便观众记忆(《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然而少即多,并非是追求动画的过度简化,而是使用最为有效的细节表现角色、呈现角色并发展角色。最后在夸张层面,夸张是赋予动画角色生动、幽默特征的重要手段,能够使动漫角色更富表现力与生命力,即通过凸显角色的个性化特征,使人物更加灵活生动。

3 动画造型设计理论的实践思路

在动画造型设计理论的实践应用中,我国相关学者及专家主要提出两种实践方法,首先是姚乾(2013)的直接应用法,这种方法主要指制作者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吸收,并直接将其应用到动画制作的环境中,从事使动画造型理论逐渐转化为动画设计原则。譬如在“变形”理论中,动画设计者往往需要增强动画表现效果,提高动画氛围感,因此需要采用变形手段,使观众体验到巨大的视觉冲击。然而在直接的应用过程中,动画制作者却往往因理论研究的不深入及知识应用的不扎实,导致变形技法难以真正发挥重用,甚至造成角色单一无趣。甚至不断不重新分析“变形”理论,对其中的“位移、加减、伸缩、组合、归纳”等技法进行理解与应用,从而在反复实践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有效内化。然而这种实践方式,较为笨拙,对制作者的智力水平及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动画制作人缺乏扎实的鉴赏水平,将导致创作者进入创作误区,从而难以自拔。而崔朝媛(2015)认为动画造型设计理论的实践过程,应是在不断理解、鉴赏、应用中得以实现的,即动画制作人需要通过大量的鉴赏活动,对我国优秀动画作品进行观摩与分析,并从学术角度出发,探析优秀动画作品如何应用理论方法及创作技巧地,进而在对现有理论的审视与分析中,加深自身对造型设计理论的理解,提升理论实践的有效性与实效性。虽然此种理论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然而需要制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否则难以从实践过程中,提升对动画造型设计理论应用质量。

4 动画造型设计的实践分析

动画造型设计主要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及方法,制作出拥有生命力、个性特征及思想意蕴的角色形象,此外还包括围绕角色形象的外部环境,然而从广义层面出发,角色造型设计又包括场景、动作、服饰、道具及形象等层面的设计。为有效探析动画造型设计理论的实践规律,本文以角色设计为例。首先根据动画作品的世界观、历史环境、人文气韵及风格表现等角度对角色的整体形象进行勾勒。其次,根据角色在情节发展中的紧急程度、重要程度,对角色进行形象定位,即脸谱化过程。再次,依据角色的性格特征、社会阶级、富裕程度、理想信念,对角色进行简化处理,即在脸谱化基础上,保留能够体现角色性格、财富、阶级、理想等有意义的细节。最后对角色进行符号化处理,挖掘角色给观众的第一印象,进而利用夸张或变形的方式,突出角色的外在特征,使其逐渐成为角色的“特征符号”。此外,在动作设计、服饰设计等层面,需要从角色的价值观、思想底蕴等层面出发,也可结合角色的过往经历,使角色更加生动活泼。

5 结语

本文重点研究艺术设计原理中动画造型理论的内容、实践的思路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价值与意义,进而通过动画造型设计理论的应用分析,引导动画制作者有效地应用动画造型设计理论,提升动画的制作水平,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制作者艺术设计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星.云.海》
《花月夜》
我的动画梦
卷雪茄
网络表情包的版权保护研究
纪录片伦理问题的几个维度
古人怎样制作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