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9-01-07 00:39王立静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大学生教育

王立静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要将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要将立德树人渗透到高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上多下功夫。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紧密的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并鼓励大学生坚定理性信念,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强国贡献力量。

1 目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1.1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在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需求逐渐增大,但是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更高,理想信念作为大学生工作以及生活的指引,高校应该加强重视,但是目前有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学不够重视,对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缺少清晰的认识,因此导致大学生在学习或者以后的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此外,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信息包围了大学生,虽然从年龄上看,大学生心理已经接近成熟,对很多的事物已经能够做出清晰的判断和认识,但是整体而言,大学生缺少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社会阅历,思想认识还不全面,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在众多的信息以及思想的影响中,部分大学生就会产生浮躁心理,对自身没有科学的定位,包括专业素质、技术技能等方面认识不系统,也缺少一定的务实精神和求知精神;甚至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进而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下,大学生应该将自身的理想和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从全面、系统以及长远的角度为自己的发展做出清晰的规划和定位,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难以与国家的大局相结合,规划不长远,甚至部分学生缺少理想信念,对未来,对前途一片渺茫,同时高校在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和指导性也不强,导致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没有足够的认识。

1.2 大学生理想信念受到情绪化的影响

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个性化的教育、特色化的教育等方式,挖掘了学生的个性和特征,但是目前很多的大学生为独生子女,生活在舒适、安逸以及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加上父母的娇惯和溺爱,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理想信念存在情绪化的情况,很多大学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性思考中,没有深入的剖析或者制定科学的发展体系,因此就会使得理想信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虽然部分学生拥有着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并对社会生活有独到的见解,但是在实际的学习或者生活中容易情绪化,缺少分寸,纪律性也比较差,这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设置错误的理想信念,有些学生的理想信念也会受到情绪的左右而动摇。此外,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学时,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理论的讲解层面,教学的方式单一化,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甚至部分学生对理想信念地学习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提升理论成绩或者技术技能就能找到好的工作,理想信念的学习无关紧要,这种错误的认知严重的影响了高校对理想信念教学效率的提升。

2 强化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2.1 有效应用互联网设备

“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方式已经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且因其便捷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社会平台的兴起,在为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同时,也使得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因此有效借助互联网完成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十分必要。比如:教师可以将理想信念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看和学习,这样能够将课堂变得多样化和丰富化,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为了进一步发扬十九大会议的精神,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十九大会议的视频直播,将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制作成PPT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看,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并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中实现个人理想,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此外,部分高校还为学生创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专门网站,并对网站的内容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

2.2 增强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理想信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纠正错误认知,消除情绪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对自身有全面和清晰的定位与规划,并朝着目标努力奋斗。因此,高校在理想信念的教学中应该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导向,为学生介绍并分析国际国内的形势,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征,积极融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消除在生活以及学习中的盲目性,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不懈奋斗。此外,高校还应该为学生构建理想信念教学的良好氛围,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渗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比如:高校可以设置理想墙,让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写在墙上,不断的勉励自己朝着理想而努力;或者高校还可以借助学生会、社团以及校园广播等途径,为学生宣传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并纠正大学生对理想信念错误的认知。这样才能让高校理想信念教学的效率最大化,教学的效果才会更加深化性和持久性。

2.3 深入社会实践,感悟理想信念

针对目前很多大学生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等情况,高校在理想信念教学中还应该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亲身感知理想信念的价值和内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实践中高校还应该融合对大学生“四个自信”方面的教育,将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比如:高校可以让大学生走进基层,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偏远地区的儿童授课,帮助福利院儿童以及敬老院的老人等,这样学生就能够深刻的认识并感受到基层的发展和变化,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此外,高校还可以在假期或者纪念日带领大学生到红色旅游景区、革命根据地等,缅怀先烈,牢记历史和责任,在新时代下发扬革命精神,让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坚定,高校的理想信念教学效果最大化。

3 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高校理想信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能够让大学生坚定奋斗目标,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不懈努力。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教学的重视程度,明确目前在理想信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最佳的方式进行解决,让理性信念教学发挥最大的效果。其次,高校还应该灵活的应用互联网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以及丰富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高校还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同时还需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并深刻的感悟理想信念。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题解教育『三问』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