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基于融媒体平台的展望

2019-01-07 00:39肖伟华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政信息老师

肖伟华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新生代的大学生,是与互联网环境接触频次、频率最多的族群,海量的互联网信息的确让这些学生开拓了视野,不过,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完全不容小觑。高校的思政工作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砥砺前行,所需要处理的可预见及不可预见问题都是全新的用常态化的思维模式根本无法有的放矢的解决。而融媒体平台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为从事高校思政工作的专职老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1 融媒体平台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融媒体平台,顾名思义就是将之前所有传统媒体平台全部融合在一起的基础上,再增加以互联网全新的新媒体、自媒体平台为主的,以视频影像、动态图片信息、短视频等信息为主的平台。

融媒体平台的兴起,与传统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将信息传播的方式从之前的单向且点对面,向双向乃至多向的点对点转型,这样,就让信息的接受者也同时成为了信息的继续传播者,个人对信息内容的意见、建议及主观判断也随着成为全新的信息内容的一部分。

2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方向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高校思政工作也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了转变,之前的思政工作其内容和形式完全立足于课堂环境中,当下的思政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环境所形成和产生的影响。

课堂环境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必须要继续坚持,以此为基础,把互联网环境中的一些信息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融入其中,就能够让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比较精准地分析。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整个高校思政课堂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这其中有很多的知识点,其概念的确是高度抽象的,如果仅凭课堂知识的讲解,学生很难有效掌握知识重点,为了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与实事内容具有密切关联的一些信息提取出来之后给学生进行对比式或者关联式的讲解,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而这样的信息,在融媒体平台上极为常见,有些还有详细的点评与分析,完全可以供学生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基于不同的视角、观点进行参考。

3 基于融媒体平台的高校思政工作发展要点

借助全新的融媒体平台,为高校的思政工作提高质量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引起重视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够让高校思政工作在融媒体平台的助力下从质量到品质都实现提升,形成“双赢”。

3.1 重视但是并不能完全依赖融媒体平台

融媒体平台凭借其在信息传播中的广泛影响力,在学生中的确有较强的认知程度,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基于此,一些从事思政工作的老师,尤其是从事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老师,就习惯于在课堂环境中以这些融媒体平台上的相关内容来代替教材内容为学生进行讲解。

对于学生,这种衔接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这样可以让一些诘屈聱牙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内容丰富的音视频影像信息,然而,这些音视频影响信息中,很多都是自媒体平台发布的,其理论基础视角并不完全符合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甚至有些所谓的“独立视角”,完全与思政教育工作的主旨思想背道而驰,老师如果借用、套用这种知识信息为学生讲解内容,学生所确立的对事物的理解方向就可想而知了。随着中青年教师充实到高校教学队伍中之后,类似这种情况绝非个案,有些已经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形成了所谓的“气候”,作为学校的管理层和行政教育主管机构,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进一步净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环境。

3.2 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深入参与融媒体平台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发育已经趋于成年,但是其心智发育并没有真正地成熟,其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辨识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思政教育的主体是课堂教学,其理论知识的理解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课下,学生在融媒体平台上结合理论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本身就是自我综合能力形成突破的一种表现。从事思政教育的老师应当鼓励学生深入参与其中的同时,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分析融媒体平台上相关内容的理解“切入点”,这样便于学生用理性的态度来分析、理解问题。

譬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学生系统化地了解、认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这种理论的支撑下,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在融媒体这个开放式的平台上有很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不过这种探讨,对于高校阶段的学生而言也是有深有浅,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化地了解,老师是有必要在这期间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不同理解能力参与分析不同内容的。有了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才能够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同时对相关知识要点增强理解能力。

尤为需要强调的是,当学生在融媒体平台上接触一些可能与老师课堂环境中所叙述的相关思政理论存在差异性理解问题的时候,老师应当耐心、细致地针对相关矛盾点进行讲解,这种讲解的论据应当以融媒体平台上的相关内容为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心服口服,否则,就完全违背了老师依托融媒体平台持续开展思政教育的初衷。只有将这些偏激的思想苗头扼杀在摇篮状态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体系才能够得以有效且有序的完善,其未来的职场以及人生规划才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深入且系统化地思政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两方面素养:一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思考问题的方式;二是家国情怀。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学习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是一种思想上的碰撞、思维上的提升,单纯的死记硬背根本无法让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真谛形成全面认识。依托融媒体平台的有效介入,让高校思政教育的论点更为明确,论据更为丰富、翔实,且这种形式也是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老师只需要在利用融媒体平台的过程中把握好适度的原则,不要去过度地依赖融媒体平台,这样就基本上能够达到思政教育的预期目标,从而在素质教育的推动过程中逐步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猜你喜欢
思政信息老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订阅信息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