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代诗歌对茶文化的呈现

2019-01-07 00:39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天目龙井茶饮茶

苑 赫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 132000)

1 明代茶诗所具有的艺术特点

我国茶诗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唐朝时期茶诗已经十分成熟,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主题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的茶诗都达到了顶峰。在经历过宋元时期的繁荣发展之后,唐朝茶诗对明清茶诗仍旧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从明清茶诗的自身发展来看,这一阶段的茶诗可以称之为第三个高峰。具体而言,明代茶诗所具有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代茶诗数量极多。明代时期,茶文化在社会中已经十分普及,而文人群体则是茶文化的重要受众,这为茶诗数量的持续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人群体所创作的茶诗具有多元化的种类,如长篇茶诗以及在茶画中题写的茶诗等。从前者来看,蔡复一所创作的五言长篇茶诗所具有的篇幅达到了一百四十四句之多,这是明代长篇茶诗中的重要代表。从后者来看,茶诗与茶画艺术的融合,有效提升了明代茶诗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在推动茶文化与艺术协同发展方面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另外,明代茶诗所具有的主题也十分广泛,无论是茶叶的采摘、烹制还是茶具、茶人等,在明代茶诗中都具有体现,如高启所创作的《采茶词》、文徵明所创作的《煎茶》、陈继儒所创作的《试茶》等,从不同的方面对当时社会中流行的茶文化进行了展现。

其次,明代茶诗具有较高水准。明代时期的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在多样化的社会矛盾影响下,文人不得志成为了明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之一。许多文人所具有的政治抱负难以得到施展,转而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自身的志向,而自古以来,饮茶与艺术创作之间一直具有紧密的关系,这也决定了茶文化成为了明代才子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主题。明代茶诗水准较高的原因在于明代许多才子都才思不凡,在著名的“吴中四才子”以及公安派的“三袁”之外,徐渭、王守仁、宋濂、于谦等人也具有很多优秀的茶诗流传。如徐渭不仅创作《某伯子会虎丘鸣谢之》等茶诗,而且曾仿照陆羽创作了《茶经》,虽然这卷《茶经》没有得以传世,但是却也体现出了明代文人对茶文化的了解与理解之深,而这也为茶诗创作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 明代茶诗对茶文化的呈现

2.1 明代茶诗对茶叶的描写

在明代时期,兴盛的茶风为茶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爱茶的文人通过自身创作的茶诗作品对当时多样化的茶叶品种进行了呈现。具体而言,明代茶诗中出现的茶叶品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阳羡茶。宜兴阳羡茶一直备受文人推崇,苏轼曾写道“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明代茶诗也有描写阳羡茶的内容,如文徵明所创作的《相城会宜兴王德昭为烹阳羡茶》就对饮用阳羡茶的场景进行了描述,从这一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明代文人群体十分喜爱阳羡茶;二是龙井茶。虽然龙井这种说法出现在松原时期,但是龙井茶作为茶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湖游览志》,而这一作品著于明代。当然,明代茶诗对龙井茶也不吝赞美之词,如在吴宽所创作的《谢朱懋恭同年寄龙井茶》中,吴宽这样写道:“谏议书来印不斜,忽惊入手是春芽。惜无一斛虎丘水,煮尽二斤龙井茶。”由此可见,明代文人对龙井茶所给予的赞誉甚高;三是六安茶。六安茶不仅具有清香甘鲜的特点,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此,六安茶也是明代文人群体较为爱好的一类茶叶。杨爵所创作的《雪茶》,对六安茶做出了这样的描写,即“六花烹作六安水,瑞气都留玉盏中”,这种在雪中烹茶的场景别有一番意趣;四是天目茶。浙江天目茶在唐朝时期就具有较大的名气,这种茶叶也经常出现在历朝历代的茶诗当中,如唐代皎然所创作的《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寄元居士晟》就对自己与友人共饮天目茶的场景进行了描写。在明代时期,天目茶已经成为贡茶,在社会中的名气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文人群体丢天目茶的描写也屡见不鲜,如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云雾茶》中都对天目茶进行了较多的描写。

2.2 明代茶诗对饮茶环境的描写

文人群体对茶的推崇,不仅是因为茶叶具有不容忽视的药用与食用价值,而且也是因为饮茶活动能够为茶人带来良好的精神享受,从而推动文人群体修身养性。在此背景下,文人群体十分重视通过塑造良好的饮茶环境来营造意境,从而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早在唐朝时期,文人群体就通过茶诗体现出了自身对饮茶环境的重视程度,如灵一所创作的《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刘禹锡所创作的《西山兰若试茶歌》等,都体现出文人群体对清净环境、对搭载然以及对空灵意境的推崇。这种意趣对明代文人产生着深刻影响,如朱权通过《茶谱》提出了宜饮茶的环境,即“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具体而言,从明代文人群体对饮茶活动的室外环境要求来看,朱权所提出的几种环境,都是明代文人群体在饮茶活动中所推崇的室外环境,这种选择体现出了明代文人“身心俱旷,饮啄自适”的追求。当然,一些文人并不满足于在山林名泉中开展饮茶活动,而是通过泛舟出游等形式寻求物我两忘的意境,如王问在《煮茶图》中对这种饮茶环境进行了呈现,而这也体现出了明代文人群体高雅的审美意趣;从明代文人群体对饮茶活动的室内环境要求来看,许多文人爱茶甚至达到了嗜茶的地步,而一个专门用于饮茶的茶寮,则成为了这些文人日常生活中的“标配”。如许次纾所创作的《茶疏·茶所》,对饮茶地点的选择以及室内环境的布置等进行了较多的论述,朴素自然、井然有序,是许次纾对茶寮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另外,也有一些文人会在书房中品茗,雅洁、幽静则是这些书房所具有的主要特点。

3 结语

综上所述,明代茶诗在数量以及创作水准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而通过对明代茶诗做出研究,则能够对明代社会茶风做出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明代文人群体对多样化的茶叶种类以及饮茶文化做出了较多的呈现,这不仅体现出了明代文人群体对茶的喜爱,而且也体现出了文人群体十分重视通过塑造良好的饮茶环境来营造意境,从而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由此可见,明代茶诗是明代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推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天目龙井茶饮茶
摹古不为终点,出新才有未来
——浅谈天目窑传承与创新,黑与青
陈磊作品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杭州龙井茶园
龙井茶
ILFE智意扫地机 天目X660
天目药业5次重组均失败仍要重组 公司靠拖欠薪水美化财报“保壳”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