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文化渗透下高职英语的教学实践

2019-01-07 00:39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跨学科意识英语教学

周 薇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引言:

跨学科文化渗透是一种高水平、高层次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秉承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意图通过学习迁移和内化,在多学科之间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跨学科教育实际上是多学科互帮互助的合作,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完善人格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尊重其它国家的文化,要使学生理解热爱中国的文化;要使学生适应当下国际交流合作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因此,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承载了培育学生英语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重要的任务,而跨学科文化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锻炼思维,完善人格,实现育人的目的。两者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架,推动整体教学地提升。

1 高职英语跨学科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1.1 顺应英语教育改革的潮流

过去我国的教育是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是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核心素养培养的片面教育。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了英语教学有四个核心素养,分别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不仅是拥有牢固的英语基础语法知识,更是学生要拥有能够理解和表达他人意图,情感和价值观的能力。文化意识就是学生对中华和其它国外优秀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思维品质则是要求学生的思维要具有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通过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自我监控,实现自身英语意识的培养和学习效率的提升。而跨学科文化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跨学科文化渗透,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在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学科文化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2 挑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应试教育和唯分数论下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授”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英语教师教授的英语知识仅仅围绕着课本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进行讲解,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对听、说、读、写四个环节进行机械重复教学,单元模块化的对单词、语法以及枯燥无味的翻译和写作进行教学,磨灭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跨学科文化渗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将知识融合,涉及众多学科。例如当前的英语阅读,其涵盖科技、科学、文化、经济、地理、娱乐、生活等内容,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视野开阔与英语学习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

1.3 适应科研和社会发展需要

研究中,跨学科合作已经成大趋势。科学研究越来越具有组织化,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全面综合,因此在科学研究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用某一单一的学科对问题进行研究只会片面地回答问题,学科封闭研究就犹如闭关锁国。就目前而言,英语在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文献阅读和论文撰写。同时,英语专业也逐步与其它专业进行合作,例如英语与心理学进行项目合作,探讨语言与心理发展等。此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地提高和经济地快速发展,中国国际化水平也随之提升,这也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各行各业都要提升英语水平,而英语工作者也要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满足社会对英语工作者的需求。

2 高职英语跨学科文化渗透现状

2.1 跨学科文化教育意识薄弱

跨学科文化教育意识淡薄是目前高职英语跨学科文化渗透教学存在的重要思想问题。重专业,轻人文,重单一的英语词汇、语法、写作、听力等基本英语技能,轻英语跨学科文化意识和英语人文素养,导致高职学生只关注基本英语技能的学习以应付考试,而缺乏英语知识的应用和英语文化的探究,因此培育的学生英语技能过关,但综合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2 跨学科文化渗透方式不成熟

在跨学科文化渗透中,传统的“传—授”型、灌输型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尽管当前教育资源发达的高职学校已经有教师开始针对教材进行了跨学科文化教学,并且也设计了相应的任务,但是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无法将英语教材内容很好地与跨学科文化教学很好地融合一起,因此目前在高职英语跨学科文化教学仅浮于表面,满足于形式上的教学,尚未形成完善的跨学科文化渗透方式。

3 高职英语跨学科文化渗透实践

3.1 提高跨学科文化意识

为了高职学生更好地与世界接轨,更好地适应社会,当前高职英语教育要着眼于英语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再重新审视当前我国高职英语的人才培育体系,是否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以此高职教师要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的。对于教师而言,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眼界和思想,要从更大的格局看待高职英语教学,理解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学科文化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树立跨学科文化意识。具体的措施有包括邀请专家进入高职院校进行跨学科文化教育专题讲座和外派高职英语教师外出访问和学习跨学科文化教学模式等。

3.2 建立英语跨学科文化教育团队

首先,高职院校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可以招聘英语跨学科文化教育专业教师。意识的转变和跨学科文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实长期的实践和理论学习,然而这一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因此可以采取聘员的方式,以其为核心组建英语跨学科文化教育团队。其次,增强高职院校内的英语教师跨学科文化教学水平。在专业教师带领下,开展培训、试讲等,形成专业英语跨学科文化教学模式。

3.3 提升英语跨学科文化教学设计

跨学科文化教学方式当前不成熟,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偏形式轻感受,与教材联系不密切,融入生硬,既不利于基本英语技能的学习,也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要提升教学设计,将跨学科文化与英语教学更好的融合。

3.3.1 利用关键词在导入环节进行渗透

在课程设计中,尽管导入环节不是课堂重要内容,但是也发挥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通常在英语导入环节,教师会采用观看视频提问问题、做游戏等形式进行课堂导入,营造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但是诸多英语教师会为了赶进度或者急于讲知识或略导入环节,对于可以进行跨学科文化渗透的知识更是一笔带过。因此教师在认真解读课本基本知识,将课本中关键词进行跨文化渗透,让英语知识变得有趣而新奇。例如在高职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 unit4《I’ve tried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教师通过提问问题“Which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do you take when you go to school?”来引出交通方式,通过match的游戏让学生对交通工具有直观的认识。此处教师可以提问“What is the most convenien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China?”,围绕交交通工具引出高铁,介绍一下高铁的最快时速和目前我国高铁的建设情况,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

3.3.2 在课堂任务中渗透话题

课堂任务是增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重要环节。诸多英语教师将课堂任务环节视为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环节,忽视学生在其中的跨学科文化渗透。此外,英语教师错误的将跨学科文化渗透限制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即仅关注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等。因此在任务环节无法涉及跨学科文化渗透以及片面的继续跨文化意识教育。事实上,在任务环节,教师要创设出适合进行跨学科文化渗透的语境。还是以高职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unit4《I’ve tried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为例,教师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比如设置不同的目的地城市让学生选择交通工具,并且说明理由。在这一任务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明确目的地在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省份,这时教师就需要渗透世界和中国地理知识,比如省份的分布以及交通干线等,掌握了目的地的位置后则可以根据路线制定交通方案,用英语描述选择的交通方式和路线。

结束语:

跨学科文化渗透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学科文化教学与英语的融合对学生视野的开拓、身心的健全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高职英语中进行跨学科文化渗透不仅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服务了其它各个学科。在未来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跨学科文化渗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增强教师的跨学科文化意识刻不容缓,组建专业跨科学文化教学团队,设计完善的教学教案,以提升目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跨学科文化渗透。

猜你喜欢
跨学科意识英语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