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应用于现代畜牧业生产的优势及作用机理研究

2019-01-07 01:55唐贺龙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禽畜机理病原体

唐贺龙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农业农村局,063500)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畜牧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高质量的趋势。在传统的禽畜疾病诊断模式下,多采用见效较快的化学制药,这对于防止大规模禽畜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长期使用此类化学药品,则很容易造成药物成分在禽畜体内的有害残留,难以保证优质的畜牧产品供应。在新时期,要想生产出无公害、高质量的畜牧产品,就要求畜牧业利用好中草药的优势,实现中草药与日常饲养及疾病防治的有机结合,推动畜牧业向科学化、绿色化的目标发展。

1 中草药应用于现代畜牧业生产的优势

1.1 科学的理论基础 中草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符合中兽医的基本理论,无论是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还是阴阳学说这些中兽医的重要理论,均已调和、平衡、和谐发展为基本理念,而采用无公害、刺激性弱的中草药是对这一科学理论的实践。

1.2 中草药本身的优质功能 中草药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禽畜的疾病症状,还可以通过平衡营养、调节禽畜身体机能、提高其抵抗力做好对畜牧疾病的防止。中草药本身的构成强调多种原料的复合作用,因此,在预防疾病、缓解疾病、增强禽畜生命力具有极大的功能性作用。

1.3 中草药具有天然、无残留的特性 中草药的材料源于自然生长、合理培育的天然药物,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其已经证明了自身的独特优势。通常来说,中草药的构成成分可以划分为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如低聚糖、蛋白质、纤维素等,在疾病防治中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同时,由于中草药学说强调的平衡及“正气”理论,在将中草药应用于现代畜牧业时,可以在有效消灭病发禽畜体内病原体的同时,有效增强其免疫力,减少禽畜再患病的隐患,很难形成抗药性。

1.4 应用方式灵活 与化学药品较为单一的应用方式不同,中草药的应用方式较为灵活多样。中兽医学讲究辩证的诊治理念,通常是根据病禽畜的身体状况,结合同类疾病的基本特点,选取适合的应用方式,既可以实现一种疾病多种治疗方法,又可以实现一种药方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2 中草药应用于现代畜牧业生产的作用机理研究

2.1 调节畜禽的免疫功能 经过实践及系统的科学研究证明,中草药调节禽畜的免疫功能主要是依托于“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的形式,这契合了调节免疫的实质,即对禽畜体的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及免疫器官进行调节的模式。在调节畜禽体肺、脾等器官免疫功能时,主要依托对植物性神经的调节,由于动物体常常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且常伴有副交感神偏亢现象,通过中草药理论上的“补气”,可以有效地改善相应器官的机能。

2.2 对抗病原体的作用机理 中草药抗病原体的作用机能相对复杂,当前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对中草药抗菌、病毒机理以及抗寄生虫领域。通常来说,中草药对于细菌的抗击形式较为直接,且在实践中发现,复方类的中草药对于细菌的抑制明显优于单一中草药。中草药抗病原体主要依托于其对于禽畜自身免疫机能的调节,通过优化禽畜的细胞及体液免疫,从根源上提高抗击病原体的能力。除了内服的中草药之外,部分外用的中草药成分也可以实现抗病原菌的功能,例如,如果将单一的黄芪直接外用于禽畜体外,那么很难达到理想的抗菌效果,而如果综合利用黄芪与金银花,通过合理配比,则可以大大增强抗病原菌的实效。中草药抗寄生虫的主要形式为体外防治,除了有效抑制寄生虫生长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其自主抵御外来干扰、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2.3 增产机理 中草药调节畜牧业的增产水平,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补气”“健胃”机理,排除生物体内寄生虫对畜禽生长的干扰,中兽医学理论常认为血液是影响禽牧蛋、奶产量及质量的根源,因此,中草药主要通过补充气血,来促进禽畜产蛋量、产奶量的提高。

3 结束语

经实践证明,中草药应用于现代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为畜牧业创造更加科学的生长环境,减少疾病威胁,提升畜牧业的产量与产品质量,满足日益提升的市场需求。同时,针对于中草药作用于畜牧业的机理研究仍需要相关专业人员根据实践,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探寻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畜牧业。

猜你喜欢
禽畜机理病原体
浅析畜禽传染病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途径
给禽畜配制饲料 搭配比例要合理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武汉市禽畜养殖时空分布及其耕地污染负荷分析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