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猪场疫病防控关键点

2019-01-07 09:01李粉玲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无害化粪污猪瘟

文│李粉玲 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我国以来,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实施了非洲猪瘟疫情拔点灭源的歼灭战、阻击战。从本次非洲猪瘟发生情况来看,一些规模养殖场也在其中,表明养殖场存在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不高、措施不细的问题。结合非洲猪瘟防控期间检查,发现一些规模养殖场仍然存在防控工作漏洞,亟须改进。

一、存在问题

1.消毒方面。从检查来看,规模场在大门处均设置了消毒带,但普遍存在消毒带不足4米以上,消毒药未定期添加更新。有的养殖场除了在大门处设置消毒带外,在场外不远处道路上喷洒生石灰水,虽然有益,但缺少人员监管,常使一些贩运生猪车辆进入场外缓冲区。在人员出入方面依然存在场内人员执行消毒制度不严、不到位的问题。

2.人员方面。尽管在疫病防控期间,非养殖场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的人(次)数得到有效控制,但依然存在场内人员随意走动,工具拉用的问题。特别是饲养人员串舍的问题未引起高度重视,每日消毒、洗澡、更衣制度得不到落实。特别是场内的外出人员入场后,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3.车辆方面。养殖场普遍存在车辆专用运输工具,一般都是通过专用通道转移生猪,但在育肥猪出售时需要借助装猪台设施,使转运生猪进入运输车辆,这样就会存在因车辆消毒不严,增加带毒传播的隐患。

4.管理方面。如车辆消毒不严,出入养殖场人员及随身携带品的消毒、隔离做不好,养殖场粪污清理运输工具的清洗消毒做不好,饲养员空闲串舍、驱虫、灭蝇、除蜱、防鼠等工作做不到位,就充分说明养殖场管理方面存在漏洞,需要加以改进。

二、改进措施

1.严把入场关。第一,确需引入后备猪的养殖场,必须严格遵循来自无疫区、不途径疫区、PCR检测为阴性,运输车辆需经充分清洗消毒且有车辆运输备案登记,并做好隔离观察45日以上,再次检测为阴性的方可入场并群。第二,严格检查饲料来源,查看饲料成分,禁止含有猪源性成分产品饲料入场饲喂。三是对养殖期间购买的兽药和疫苗,均需按照规定保存方式和方法予以贮存,不能直接带入生产单元区。

2.严把消毒关。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适用于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适用于人员消毒。常见消毒药及其浓度是0.8%的氢氧化钠、0.3%福尔马林、3%邻苯基苯酚、10%的苯及苯酚、次氯酸盐戊二醛等。

具体要求:一是对外来人员和猪场内部人员严格按照消毒制度,做好消毒、洗澡、更衣、隔离措施,至少隔离不少于5天;对随身携带食品、水果或不含猪产品成分的礼品,一律进行紫外线杀菌照射15分钟,严禁带入生产区。二是严格消毒管理,包括出入人员、移动车辆、移动生猪、装猪台、转运道路、场区环境、带猪消毒及参与以上工作人员,均要严格落实全方位消毒措施,坚决杜绝传播隐患问题发生。三是做好猪群的流动管理,落实全进全出管理措施,执行“清扫——消毒——冲洗——消毒——干燥——熏蒸”程序,避免因消毒不彻底,导致上下批次猪间交叉感染。

3.严把管理关。一是规模养殖场一般不准饲养其他品种动物,如流浪猫、狗。场内要定期开展灭鼠灭蟑和生猪体内体外寄生虫防治。对场内外和舍内外环境、缝隙、巢窝和洞穴等,用40%辛硫磷浇泼溶液、氰戊菊酯液等喷洒除蜱,消除疾病传播。二是做好养殖场灭蝇灭蚊措施落实,减少蚊蝇数目。可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酶制剂等有助于肠道吸收消化的有益物质,减少氮的排放量;同时,对猪场粪污进行日扫日清,及时运送粪污无害化处理场。三是对种猪加强管理,定期检测,避免因种畜或配种方式问题,引发疾病相互传染。四是加强流动管理,固定后备猪、种公猪、空怀猪、妊娠猪、分娩猪、保育猪、育肥猪分区管理和责任人,严禁相互间串舍和借用生产工具。五是对猪场餐厨剩余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绝不可侥幸饲喂生猪。

4.严把隔离、无害化等处理关。一是抓好疫病排查工作,及时排查、隔离发病猪,及时采取血样送检,查清病因,并按规范程序报告处理。二是养殖场必须改进落实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措施,粪污和生活垃圾及时运送无害化处理场。采取固粪堆积发酵,污水采用氯制剂消毒。三是对病死畜一律实行深埋焚烧无害化处理,并用漂白粉做表层土及运输路的彻底消毒。

猜你喜欢
无害化粪污猪瘟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