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应用

2019-01-07 14:14涂思思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技能型专业技能会计专业

涂思思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1 引 言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与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各类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着力培养具有现代专业技能与从业素质的学生供给企业。反观当前政府部门与实习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反响发现,政府缺少对现代学徒制应用的积极引导,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也不甚感冒[1],三方之间强烈的反差表明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会计教育中的应用存在较大的阻力,很多试点性的成果不切实际、不具有推广价值,难以引起利益方的强烈关注,对于企业“用工难”、“招工难”等问题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效果。

2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2.1 实习内容空洞单一

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安排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内容时通常会兼顾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特殊性,尤其是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其多涉及到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密与商业机密,且企业财务数据的核算、管理、监督、统筹、分配调度等多为连续性的工作[2],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时间通常短暂,短时间内无法接手此项工作,企业后续也存在较为困难的延续管理问题,因此,企业在设计会计学员实训内容时通常会安排一些表面、粗浅、基础性的工作,如粘贴会计凭证、收集整理员工差旅发票等,甚少给与其有技术深度的会计实践工作机会。

2.2 缺乏科学的考评机制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向企业输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在校生并获得在企实习经历,企业面对这类学徒制学生通常缺乏科学、合理的能力与实习成效考评机制,一方面由于以经济效益为先的企业难以安排技术骨干或高层管理从事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与考评工作,另一方面,不同企业对高职会计学徒制的考评标准与考评内容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的考评方案[3],在缺乏考评机制以及规范化培训管理的基础上,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效果难以客观度量,学徒制实践质量难以保障。

2.3 教学设计不切实际

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多采用“2年在校学习+1年企业实践”的模式,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多接受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熏陶,虽然高职院校也会安排专业技能实践课程,但受到教育教学环境的局限性,学生所接受的技能培训在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上均与企业要求存在落差。而1年企业实践期,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环境多集中在企业,以往学习的理论知识因未能加以及时的实践巩固而有所模糊淡忘,致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中难以融会贯通、相辅相成。

2.4 “校办工厂”成为主流形式

在企业响应度不高的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为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应用,为给学生一年的实践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通常会建立“校办工厂”校办工厂模拟真账实训环境[4],这种工厂或为学校单独成立,或与企业联合成立,其业务以给企业或单位代账为主,并以此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内容。但是,代账业务知识面与技能均相对狭窄,无法覆盖企业全部财务工作,偏离现代学徒制的初衷,也难以达到较好的会计实践效果。

3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会计教育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3.1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现代学徒制是本质上是一种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应当由政府部门主导或积极引导,高职院校与企业配合参与,将高职院校的在校技能型人才输送至对口企业,以解决学校“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一项双赢制度。因此,现代学徒制有赖于政府部门从上至下的贯彻及其在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但是,我国正式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起源于2014年,且推行方式以试点工作为主,政府虽提倡却不占据主导地位,仅从政策层面对高职院校与企业实行现代学徒制加以鼓励与支持,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以及激励性政策尚不完善[5s]。

3.2 企业积极性与参与度不够

企业是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方,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校生提供实习环境与锻炼岗位,但是当前我国高职会计教育中的现代学徒制仍然以高职院校为主体,高职院校作为主导性力量主动向社会企业寻求学生实习合作,未能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主动性,致使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未能真正构建起平衡、稳定的生源输送关系以及实习培养机制,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源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难以在短时间内适配企业的用人需求。

3.3 “僧多粥少”现象普遍

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其每年输送的学生数量众多。相较于现代学徒制所面向的中小型企业实践单位而言,高职院校的生源供给与企业的用工需求存在较大的落差,尤其是对于会计这类非产业技能型岗位,中小型企业难以提供批量的实践岗位供其锻炼,“僧多粥少”的现象在高职会计现代学徒制应用中较为常见。

4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会计教育的应用途径探索

4.1 政府积极引导扶持

政府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运行期的引导方与扶持方,应当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与本地企业的沟通合作,以实践环境与实践岗位为交流核心,鼓励双方共建校产联合体,打破当前“企业冷,高校热”的现代学徒制应用现状。此外,为向企业输送更具实用性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举办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训课程,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如报税系统培训、会计从业基础知识宣讲等培训活动,从理论结合实践层面加速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与实践技能提升。同时,对于积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企业,政府应当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弥补企业在实行现代学徒制时的资源付出与经济支出。

4.2 企业深度参与渗透

在现代学徒制应用中,企业应当转变观念与培养模式,在观念方面,企业应当将高职会计现代学徒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培养以及招才引才的基石,利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本企业的实践机会培养对口型财务人才,填补企业专业岗位缺口,解决企业“用工难”、“招工难”的问题。在培养模式方面,企业应当放开胸怀为实习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训环境以及更具技术难度与实用性的实践岗位,以“零距离上岗”的要求对现代学徒制会计专业的学生加以客观、量化的考评,一方面可以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为本企业以及社会培养标准化会计人才。

4.3 高职院校全方位教育改革

高职院校作为现代学徒制应用的生源输送方,需要注重对会计专业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夯实,做好与企业实践内容的知识衔接与理论体系构建,根据企业的实训环境与实训要求适时灵活的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环节,使得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得以充分挂钩,素质与能力得以双重提升,切实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为企业输送更为适配、更为高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5 结论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就业难”、企业“用工难”背景下创新衍生出的高职教育热点模式,其在高职会计教育的应用有赖于政府部门的积极强势引导、企业的观念转变与主动参与、高职院校的全方位教育改革与理论夯实。只有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三方协同合作,方可保障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会计教育的应用成效。

猜你喜欢
技能型专业技能会计专业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供给侧改革驱动下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措施分析
新时代高职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