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梗的疗效与安全性

2019-01-07 07:53普布扎西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普布扎西

(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内一科,西藏 林芝 860000)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冠心病类型是急性心肌梗死,此类疾病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现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较为常用的方法为抗血小板聚集。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进行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108例。其中,对照组男58例,女50例,年龄38~75岁,平均(55.46±1.28)岁;研究组男60例,女48例,年龄39~76岁,平均(56.34±1.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方案,初次及次日服用剂量为300 mg,从第3 d开始调整服用剂量,100 mg/次,1次/d。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实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阿司匹林与对照组相同,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130083;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初次服用剂量为100 mg,然后调整服用剂量,7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疗效判定:①显效: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心律失常、发热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同治疗前先比心电图改善显著;②有效:结束药物治疗后,患者上述临床症状基本改善,胸口疼痛有所缓解;③无效:结束药物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均未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中,4例恶心患者,3例呕吐患者,3例腹痛患者,2例皮疹患者,1例腹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12.03%;研究组中,有1例恶心患者,2例呕吐患者,无腹痛、皮疹及腹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8%,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 [n(%)]

3 讨 论

临床上较为常见且相对严重的冠心病是急性心肌梗死,此类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以过度劳累、便秘、吸烟饮酒、暴饮暴食、情绪剧烈变化等为主,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作用,其可以抑制血栓素,并且可以将抗血栓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血小板聚焦的抑制,单一采用阿司匹林无法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也会产生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是一种噻吩吡啶类药物,其具有抑制血小板活性的作用,与此同时,很容易使血小板膜糖蛋白与二磷酸腺苷结合,进而发生生成障碍,除此之外,患者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因为血小板受到损伤,进而对新受体的生成造成影响。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有助于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使患者冠脉血流发生改变,最终达到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目的。

经过本次试验结果可知,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87.04%和97.22%,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是12.03%,研究组是2.78%,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当中,在改善患者发热及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的同时,有助于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领域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