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语音宣教饮食-运动疗法对中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血糖调节的影响

2019-01-07 07:54赵海霞从尤艳季丽娟
关键词:血糖值糖化空腹

赵海霞*,从尤艳,季丽娟

(高邮市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600)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临床研究显示:控制血糖不能单纯依靠药物,还需对患者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方面进行行为干预[1],帮助患者创建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是糖尿病行为干预的最佳模式之一[2]。高邮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利用微信群语音功能宣教饮食-运动疗法对该院健康体检中心确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干预,改善其生活方式。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延缓2型糖尿病进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08月01日~2017年11月01日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确诊为糖尿病前期患者40例。纳入标准:年龄66~85岁;糖尿病前期;熟练使用微信语音功能。排除标准:服用影响血糖的药物或患有可能影响血糖的疾病等。脱落标准:观察组为不参加语音交流且未完成上报情况数累计超过一周或自愿退出者。对照组为自愿退出者。

采用单纯随机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微信群语音功能宣教组,20例;对照组为常规健康教育组,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措施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建立微信群,利用语音功能进行饮食-运动健康教育,要求群内患者每天分享饮食情况、运动过程,干预期为3个月。

1.3 评价方法

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BMI值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BMI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BMI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 果

本课题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BMI值,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BMI值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无明显改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BMI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信群语音功能宣教饮食-运动疗法在中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调节中发挥良好作用。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s)

组别 n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 BMI对照组干预前20 6.69±0.28 6.82±0.23 22.10±1.58干预后20 6.68±0.27 6.80±0.26 22.01±1.59观察组干预前20 6.65±0.24 6.85±0.18 22.48±1.49干预后20 6.07±0.23 6.24±0.24 20.81±1.39

3 讨 论

本课题探讨了微信群语音功能宣教饮食-运动疗法能否有在中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调节中发挥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BMI值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BMI值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微信群语音功能宣教饮食-运动疗法在中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调节中发挥良好作用。

虽然糖尿病史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但生活方式也是影响糖尿病患病与控制的重要因素[4],研究显示,通过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生活方式能够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5],生活方式干预是控制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的有效手段[6,7]。但如果仅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而缺乏有效的督促和监督,患者往往执行力低、依从性差,使得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本课题利用微信通讯手段发挥督促和监督作用,有效地干预了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执行力和依从性,从而发挥了良好的血糖控制作用。

猜你喜欢
血糖值糖化空腹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