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IgA肾病的应用及价值研究

2019-01-07 07:54高青松
关键词:尿蛋白肌酐肾病

高青松,李 明*

(1.长春市第二医院心血管肾病内科,吉林 长春 130031;2.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教研室,吉林 长春 130031)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的IgA沉积为特征的一种肾小球肾炎。IgA肾病为导致终末期肾衰局常见原因,目前尚未有效治疗手段。相关研究显示,进展性的IgA肾病的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增高,因此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对于IgA肾病具有一定作用。为证实以上观点,笔者进行以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IgA肾病患者,患者尿蛋白定量≥500 mg/d,血肌酐<354 umol/L,排除肝硬化肾小球病变患者、肾动脉狭窄患者以及血管性水肿等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0~56岁,平均(37.8±1.5)岁,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2~59岁,平均(39.0±2.9)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备组间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ACEI药物治疗,10 mg/d的苯那普利,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不好可加至20 mg/d,对照组患者采取非ACEI药物治疗,使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等。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3 观察项目

临床治疗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治疗后尿蛋白<0.15 g/d,或者比治疗前下降50%以上;治疗后尿蛋白水平比治疗前减少35%为有效。以上显效及有效患者排除血肌酐升高>30%,和(或)肌酐清除率下降<20%。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

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尿蛋白、血清清蛋白、血肌酐、血胆固醇等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均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2.0中完成计算,t分析计数计量资料,x2分析计算计数资料,组间数据比较后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71.5%,两组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

3 讨 论

ACEI类的药物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因此最初用于治疗高血压,但在临床长期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对于肾脏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在本次治疗研究中,采取ACEI类药物治疗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0.5%以上,显著高于非ACEI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71.5%),提示该种药物治疗可明显保护肾功能,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等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该种药物治疗可降低甚至不利因子水平,进一步保护肾脏,研究结果与刘宏伟报道基本一致[2]。总之,对于IgA肾病治疗,采取ACEI类药物临床疗效显著,保护患者肾功能。

猜你喜欢
尿蛋白肌酐肾病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