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患者应用美罗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价值体会

2019-01-07 07:54蒋维雅
关键词:淋巴癌用药护理人员

蒋维雅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 无锡 214000)

淋巴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临床临床治疗方案多选择化疗治疗,化疗药物中美罗华应用比较广泛,可是用药后,患者临床不良反应较多,患者不易耐受,从而不依从治疗而影响了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淋巴癌患者48为研究对象分组配合不同护理措施,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淋巴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淋巴癌,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情下签署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35~72岁,平均(58.6±4.1)岁;观察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34~72岁,平均(57.1±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美罗华治疗,大多患者第一次输注美罗华后1~2 h容易出现发热、寒战、强直、潮红、血管性水肿、疲乏、头痛、呼吸困难及呕吐、肿瘤疼痛等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例如: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护理干预,具体如:①病情观察。护理人员临床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贫血、感染及乏力等症状,若发现异常要及时上报医师处理。②用药指导。由于美罗华在临床应用较少,患者缺乏对美罗华药物相关知识的了解,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讲解美罗华的药理作用,以此减少患者的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③分析淋巴瘤产生诱因。由于淋巴瘤会引起严重出血、加剧贫血,病情进展严重时还会有危险症状发生。用药后如果患者有呼吸道或皮肤的感染,就会加剧患者的病情。所以,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休息环境,保持患者衣物与床单整洁,以此降低患者感染率。为患者应用雾化吸入的方式,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避免呼吸道受到感染。穿刺部位要合理选择,以浅静脉流质套管针,能有效减少液体的外渗和皮肤损伤,保护患者的血管和局部皮肤。④用药观察。用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给予有效干预措施进行预防,若发生皮疹,应用异丙嗪、地塞米松等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再为患者推注葡萄糖酸钙。患者发生体温升高时可以指导患者多饮用温开水,若体温在38℃以上时要行物理降温的方式帮助患者降温。⑤观察痰液性状。护理人员临床要对患者痰液标本进行收集,观察痰液颜色与量度。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每隔2日行1次雾化吸入治疗,确保患者气道保持湿润状态下,从而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

1.3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用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皮疹、发热及心慌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n(%)]

3 讨 论

美罗华主要成分为利妥昔单抗,针对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人鼠嵌合体,广泛应用于淋巴癌治疗中。由于美罗华为生物制剂,其中包含鼠蛋白结构,再加上其他成分的影响,美罗华治疗淋巴癌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首次用药患者,容易有发热、低血压、心理失常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也会加大临床护理的难度。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以健康教育、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掌握用药准确剂量,对患者行全方位预防护理措施,从而减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保证淋巴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他人研究相符。可见,淋巴癌患者临床应用美罗华治疗过程中配合预防性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淋巴癌患者应用美罗华给予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淋巴癌用药护理人员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身体的5 种表现,可能是淋巴癌的征兆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针对性预防护理在行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淋巴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生活中如何预防淋巴癌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