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重要性

2019-01-07 07:54王赛飞
关键词:糖化服药血糖

王赛飞

(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攀升,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具有高致残、致死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糖尿病高患病率、低疾病知晓率、低诊断治疗率、低控制达标率成为我国社区糖尿病管理的现状。笔者作为社区家庭健康团队的一名医师,自2015年~2017年,通过对辖区内管理的300名糖尿病患者的随访和诊疗,对比发现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疾病知识掌握率,服药依从率,血糖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率方面均有显著优势。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慢性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辖区内社区居民,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其中,观察组男86例,女64例,年龄37~85岁,平均年龄(64.45±7.27)岁,病程1~18年,平均(6.54±3.68)年;对照组男77例,女73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2.56±8.68)岁,病程1.7~23年,平均(6.62±3.4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公共卫生项目规范进行管理,由团队医师实施定期上门随访和门诊常规管理,符合住院标准的进行住院综合诊疗,包括完善基础资料、了解患者生活方式、评估有无低血糖表现、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辅助实验室检查及眼底照相、颈部血管彩超、双下肢皮肤感觉等其他检查、评估代谢紊乱情况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方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和效果评价表格。观察过程如下: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①为研究对象建立健康电子档案,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②通俗易懂地为患者解释说明糖尿病的病因、影响因素、发展、控制办法等,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③药物干预。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方法,健康团队的全科医生通过药物指导,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并正确掌握服药的剂量、时间、次数等;④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⑤指导患者规律、适量运动,并叮嘱其运动时需准备好含糖食物,预防低血糖发生;⑥教会患者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自测;⑦引导患者定期进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辅助实验室检查及眼底照相、颈部血管彩超、双下肢皮肤感觉等其他检查和血压监测;⑧每季度汇总一次效果评价表。

健康教育的形式:通过团队医师下村随访,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定期开展专家讲座、门诊患者随访教育、电话随访等方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改善情况。

2 结 果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生活方式改善度、按时服药率、血糖达标率均有改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对照 [n(%)]

3 讨 论

本组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说明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中具有积极应用意义。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发病率高,进展慢,如不能及时控制,对患者的危害会不断增加。血糖控制的效果除了与当前医疗水平、病情程度相关,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规范用药、自我管理以及体征监测也存在较大关系[1]。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2],通过在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帮助血糖达标。我国当前社区建设已趋于完善,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生活在社区,在社区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管理具备客观条件。我院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社区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通过门诊咨询、病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社区医生团队乡村巡讲等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这样的管理比门诊管理更规范、更系统。

猜你喜欢
糖化服药血糖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