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儿科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019-01-07 07:54
关键词:儿科细节实验组

丁 鹏

(郑州大桥医院新生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进入我院儿科并患有流行性感冒的患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4例,年龄3~14岁,平均(8.5±3.1)岁,患病时间3~7 d,平均(5±2.0)d,采取常规管理;实验组男11例,女16例,年龄2~13岁,平均(7.5±2.8)岁,患病时间2~7 d,平均(4.5±2.1)d,采取细节管理。观察患儿年龄与患病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仅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药物管理,给予患儿相应的帮助,不进行心理管理和注意力引导[2]。

1.2.2 实验组

依照计划给予细节管理,其管里方式为(1)心理管理:对正在治疗的患儿进行性格分析,精神评估,同时与患儿的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患儿的心理敏感点。儿科管理中经常要面对为患儿输液,喂药以及测量心率和体温等基础操作,有些患儿年龄较小,对治疗项目存在抵触心理,其表现为(哭闹,畏缩,躲藏)等,为了降低患儿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应用注意力转移法,应用具体的故事情节编排治疗过程,降低患儿的抵触心理,提高治疗过程的有效性。(2)树立主动沟通意识:在患儿进入儿科将要采取治疗措施前,主动跟患儿以及家长打招呼,降低患儿的心理防备,增进与患儿之间的熟悉度[3]。同时,待患儿接受治疗后,采取口头鼓励的方式,加强患儿对治疗的接受度,提高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3)实施细节管理:在患儿群体中,部分儿童性格内向,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无法对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舒适度进行详细叙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不断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主动询问患儿有没有不舒服,并让年龄较小的患儿用点头或者摇头的简单方式进行表达,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意外事故,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通过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总满意指标=十分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儿采取细节管理的满意度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在护理后的满意度 [n(%)]

3 讨 论

为了提高患儿对治疗的接受度,提高治疗的有效性。要充分应用儿科管理中的针对性护理方法。从改变治疗环境入手,应用注意力转移法或者有针对性的心理管理,能够全面提高儿科管理过程的治疗效率,并且能降低患儿的恐惧心理,提高治疗过程的舒适度。本文结合进入我院儿科并患有流行性感冒的54例患儿,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管理,实验组患儿采取细节管理。研究细节管理在儿科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最终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儿采取细节管理的满意度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细节管理具有有效性。

结合全文,儿科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能够在儿科管理中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儿科细节实验组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