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与副反应发生的影响

2019-01-07 07:54童海青
关键词:副反应依从性肺癌

童海青

(樟树市人民医院内科,江西 樟树 331200)

在本篇文章中,于我院行化疗治疗的42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主要对象,就肺癌患者化疗治疗予以心理护理的干预的价值做详细的阐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于我院行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抓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各21例。其中,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61~79岁,平均(70.08±0.11)岁;观察组男12例、女9例,年龄60~80岁,平均(70.10±0.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所涵盖的护理项目和措施有健康告知、基础护理操作、反应各项生命体征和身体指标的实时监测[1]。观察组的在实施上述护理操作的同时,辅之必要的心理护理操作,主要涵盖的护理项目有:(1)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消除负面情绪和负面影响,促进患者适应能力的提升[2];(2)借助于交流、沟通、启迪的方式完成对患者的针对性心理护理,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3)依据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等步骤,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依从性与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间的出现和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57.14%的依从性,较比观察组90.48%,偏低些;对照组85.71%的副反应发生率,较比观察组52.38%,偏高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化疗依从性、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

3 讨 论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构成的一部分,心理护理,较为常用的手段和方式即为理解和沟通[3]。进行沟通的目的在于正确的正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需求,并让患者明确其需求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无理的,沟通的前提和基础是理解患者,并对患者抱以同情和尊重的态度,对患者的疾病和心理状态表示理解支持,这也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最有效的手段。而在心理护理中,其最高的境界是对患者进行安抚,只有在患者对护理人员持有充分信任的态度,并愿意敞开心扉、开诚布公的向护理人员讲述心理中的苦闷、烦躁、焦虑及其担忧等心理,护理人员才能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开展和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进而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期康复[4]。

本文章中,笔者得到的数据结果显示,对照组57.14%的依从性,较比观察组90.48%要低;对照组85.71%的副反应发生率,较比观察组52.38%要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该结果,可发现,肺癌患者化疗中予以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副反应依从性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晚产褥期与经后放置活性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比较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